甘偉,任小松,任小春,江曉波
(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四川 達州 635000)

近年來,川東地區養牛業取得了空前發展,形成了以蜀宣花牛為特色的規模化發展道路。然而,牧草產業發展卻無法與之相匹配,草料緊缺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冬季優質牧草嚴重缺乏。為滿足養牛所需,各養殖場通常會從外地大量購買青貯飼草,造成養牛成本大幅增加,養殖效益下滑,挫傷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影響和制約了養牛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要真正實現牛業由大變強的跨越式發展,必須解決好草料問題。
1.1 肉牛存欄發展迅速,草地超載現象嚴重 以達州市為例,全市 200頭以上的奶牛、肉牛養殖場多達300多個,其中 500頭以上的奶牛、肉牛養殖場達 30個。而達州市2015年總產草量僅為95萬噸,超載近50%,肉牛業與草業發展嚴重不匹配。
1.2 產業資金缺口大,項目實施難度大 川東地區多為貧困縣,地勢以山區為主,工業欠發達,財政開支有限,上級要求各級政府財政應匹配的資金難以兌現,導致農業項目實施難度大,實施效果難以達到項目方案要求。
1.3 牧草規?;啡保N植布局不合理 川東地區多山區丘陵,生產要素分散,糧食作物種植比重大,飼草料作物種植比重較小。牧草種植呈點狀分布,規模小,品種類型少,難以形成商品化生產。農戶種植牧草只夠當季鮮味,牧草青貯無法滿足。
1.4 傳統養殖模式比例高,缺乏種草養畜意識 當前,川東地區傳統小規模散養比率仍然較高,多數養殖戶依舊采用傳統飼養方式,種草養畜比例小,飼草資源利用率低,不能在夏秋季節提前采購飼草進行青貯,冬季常以飼喂干稻草或購買青貯飼草為主,大幅增加了養殖成本,肉牛冬季生長速度慢,嚴重影響了養殖效益。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牧草產業發展 從項目、資金、規劃、技術等多方面加大種植牧草政策扶持,積極引導牧草產業發展。各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圍繞牧草產業化發展,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保證持續有效的資金投入和推動牧草研究推廣。相關部門需提前貯備好牧草種子,根據農戶飼養量、農田狀況、氣候環境、飼草品種特性等因素免費提供牧草種子,如飼用苧麻、黑麥草、雜交狼尾草、紫花苜蓿等均適合在川東地區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定期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實地指導種植、收割、青貯、飼喂等關鍵技術。對草產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投入一定的專項資金,減少市場風險,推動牧草的利用。對農戶種植牧草、購買小型牧草加工收割機械、建設青貯池及貯草棚等給予財政補貼,提高農戶種草積極性。
2.2 加強產業督查指導,突出具體落實情況 為抓好優質牧草種植,各級政府應早落實早安排,依據地方自身特征,制作合理的牧草種植規劃,提前布局冬季牧草貯存,并將具體種植任務落實到相關主管部門,再由主管部門派出干部專向負責。市縣政府組織專門的督查組,定期開展農業產業建設督查,并將督察情況進行通報,將干部任務落實情況與獎懲掛鉤,避免各級部門在產業建設過程中的弄虛作假現象。
2.3 加強牧草產業技術培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大牧草技術培訓力度,推進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應用,促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廣大農戶的種草技術,增加種草養畜收益,提升牧草業整體發展水平??蓮哪敛萜贩N選擇、牧草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收割、青貯加工等各個環節對農戶開展培訓。
2.4 抓好示范點建設,規范牧草栽培 通過建設牧草生產示范基地,搭建牧草推廣體系平臺,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新途徑,依靠產業引領,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借助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發展時機,在示范基地上緊密結合,在技術上相互支持,與科技人員加強合作,在產業布局上合理銜接,共同解決當前牧草產業中的技術問題。同時,牧草示范點的種植工作也應引起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開展示范基地建設過程中,各示范點需具體標明實施地點、時間、面積、實施單位、示范點技術負責人等,便于進一步規范管理,并接受各部門督促檢查和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