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玲
【摘要】非洲國家原材料價格的暴跌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后果和風險,以及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本文都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非洲 原材料價格 崩盤 后果 風險 措施
原材料(不只是石油)市價的崩盤向非洲傳達了一個緊急的信號:非洲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資源。(阿雷恩·傅雅斯)
2015年原材料價格的暴跌導致非洲樂觀主義情緒大幅下降。顯然,造成最大影響的事件是每桶石油價格的斷崖式下跌(從2014年一季度110美元跌至2015年平均每桶53美元)。大量從非洲出口的其他商品也幾乎都受到同樣的蕭條影響,只有茶葉和可可粉的價格在上漲。鐵、黃金、煤、銅、鎂、磷酸鹽、豆類、咖啡和棉花等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均下跌5%60%,原因就是作為非洲大陸的第一貿易合作伙伴的中國放緩了發展節奏并且從大量消耗原材料轉向經濟型發展模式。
隨之而來的是對原材料出口國經濟的消極影響,首當其沖的是石油出口國。而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國家的發展速度還不及石油和天然氣貧乏的國家。因此阿爾及利亞2015年的經濟增長率(3%)要低于摩洛哥(4.9%)和埃及(4.2%)。甚至在撒哈拉的南部,不依賴石油發展的埃塞俄比亞、剛果(金)和科特迪瓦的經濟都遙遙領先。
一、什么后果
這些貶值造成的第一個后果就是涌入非洲的資金流量下降。經合組織(OCDE)經濟學家亞瑟·敏薩特表示2014年有1810億美元(1490億歐元)資金未投向非洲,相比2013年下降6%。石油大國不可避免地會遭受這種短缺之苦:南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埃及和利比亞。帶來的后果就是貨幣嚴重貶值。亞瑟·敏薩特還指出,從2014年6月到2015年年末,加納和南非的美元外匯損失25%,安哥拉38%,烏干達和贊比亞則高達45%到80%。
另一個后果就是對公共賬戶的影響。從1990年代結構調整中恢復過來的非洲正在復蘇,赤字增加。而且,石油出口國再次表現出了嚴重的國家赤字:阿爾及利亞每年財政赤字都在增加(國內生產總值的13.7%),而摩洛哥卻在不斷降低(國內生產總值的4.3%)。當前貿易差額的負數余額卻在增長,表現好的國家有:莫桑比克(國內生產總值的41%)、尼日爾19%、阿爾及利亞17.7%,剛果(布)15.2%、埃塞俄比亞12.5%、多哥10.6%、突尼斯8.5%。
即使在石油尚未達到占出口總額最高95%的國家,如阿爾及利亞或安哥拉,目前都收緊了預算,然而這會給經濟增長和就業帶來各種風險。利伯維爾、羅安達都對預算進行了調整以量入為出,財政支出主要針對社會管理支出最少和政治風險最小的領域。以安哥拉為例,主要投入教育領域。
公共投資也在減少。阿爾及利亞已停止了公務員的招聘。埃及、毛里塔尼亞、馬里、科特迪瓦、尼日利亞都減少甚至取消了電力和能源的補貼,這種常用的“精明”的做法在油價收入減少時能保證其價格不變。
二、有何風險
非洲的未來顯得很不明朗,因為它已變得脆弱不堪,并面臨著三大風險。第一個風險:原材料價格的新一輪下跌,原因在于市場投機或者是因為中國的需求減少。專家表示幾乎所有的原材料產品市價將在未來兩三年內開始回升,但速度緩慢。每桶石油的價格在2020年以前不太會回漲至63美元。
第二個風險:資金成本的上漲。美國聯邦儲備局將會加息(目前接近0%),目前美國經濟已經重新復蘇。加息會對非洲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非洲所需要的資金在市場上將會變得更稀少,因為投資者更喜歡將資金投向回報率高、更加安全的美洲市場。二是資金成本更高。美國利息率的提高將導致全球市場資金利息率的升高。非洲國家將更難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資金。由于難以承受的貸款負擔的加重,管理能力較差的非洲國家將再次陷入財政困境。
第三個風險:社會政治風險,不屬于經濟風險,即薩赫勒地區的不穩定狀況,這迫使一些恐怖主義的受害國在國防上不斷增加預算,而這與必須用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預算相比已經很低了。尼日利亞的石油收入銳減,且不得不增加軍事開支以對抗博科圣地而面臨的財政困難向乍得或喀麥隆預示了剪刀效應。
三、應對措施
“這些風險是已知的,但并不是很容易控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部副主管羅杰·諾德將風險分為三類,他解釋說,“隨著借款能力的急劇下降,各個國家擴大國內收入至關重要。有一些尚未開發的財政潛力符合聯合國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但是增加稅收還不夠。“經濟的多樣化勢在必行,減少對就業機會少的采掘業的依賴,并減少國際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羅杰·諾德補充道。“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必須融入到價值鏈中,如埃塞俄比亞或肯尼亞。需要通過改善商業環境和基礎設施來提高生產力,同時還應保持靈活的匯率”。
最后一點就是要減少男女之間的不平等,其原因不僅僅是出于公平。國際貨幣基金計算顯示:收入水平低下的國家如果五年內不平等性減少1%,經濟就會累積增長0.2%。
非洲將會通過改善這三個方面而發展起來,更具有挑戰的機會就是加快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