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婷
【摘要】隨著經濟的繁榮,內部審計在我國得到巨大發展,然而由于其產生的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大家對內部審計的認識還存在一定誤區。本文作者從轉變對內部審計本質的認識、轉變對內部審計職能的認識和提高內審人員綜合素質三方面來談談自己對內部審計發展的一點新的思考,以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服務于公司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內部審計 轉變 認識 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到全面發展,而內部審計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也取得長足進步。內部審計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機構設置、人員配備逐步到位,內部審計理論、內部審計方法日漸完善,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框架體系,為規范企業經濟活動、推動經濟向前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筆者感到很多人對內部審計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我們與國際內部審計的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廣大內部審計工作者和所有關心內部審計、重視內部審計的人一起努力,以促進內部審計的進一步發展。下面筆者就我們內部審計的發展,談談自己一點新的思考:
一、轉變對內部審計本質的認識
我國內部審計的產生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198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審計署頒布《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若干規定》,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國營企業、事業組織應建立內部審計監督制度,以健全內部控制,嚴肅財經紀律,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在國家政府部門的組織、推動和指導下,許多部門、單位根據國家要求,相繼成立了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從此在我國發展開來。因而我國內部審計的產生和發展是由政府主導的,這與西方內部審計產生和發展的根源——企業外部競爭的壓力和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有著實質性的差別。正是這種情況使得許多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誤區,簡單地認為內部審計的存在是外部監管的需要,內部審計的工作就是監督、查錯、挑毛病,存在一種對立的情緒。其實內部審計從本質上來說并非是存心“挑刺兒”,而是為公司領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服務,為公司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的。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2004年修訂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專業實務框架》中指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及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它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評估及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以協助組織實現其目標”。該定義明確了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和職業發展目標,就是通過確認及咨詢活動增加企業價值,這也正印證了內部審計大師勞倫斯·索耶的話:“內部審計師是內部咨詢師,而不是內部的冤家對頭;是家中的賓客,而不是街上的警察;他不僅要尋找那些或大或小的錯誤,而且要為改善業務活動提供指南;他不是處分眾人的事后諸葛,而是鞭策人們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他不僅關心該做的事是否做了,而且關心事情是否做得妥當。”
二、轉變對內部審計職能的認識
從以上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現代審計的職能范圍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業務監督、事項確認、經濟評價,還突出強調了旨在增加公司價值而進行的管理審計,以為公司領導提供咨詢性的增值服務,因而就要求我們在思想理念上由傳統內部審計向現代內部審計轉變。
(一)完善內部審計職能,發揮監督與服務作用
傳統內部審計重在監督確認,在加強經濟監管,嚴肅財經紀律,健全內部控制,減少損失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內部審計的評價、咨詢、服務作用卻往往被忽視。而現代內部審計強調監督與服務并重,內部審計人員應在監督的基礎上,重視評價與建議的作用,同時針對公司的需要,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在戰略經營決策、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提出有價值的管理建議,扮演好咨詢與顧問的角色,為實現公司的價值增值服務。
(二)拓寬內部審計領域,向管理審計轉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易日漸復雜,競爭日趨激烈,領導更重視公司運行的效率和對風險的把握,而內部審計作為“內部咨詢師拓寬審計領域,發展管理審計,是發展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必然要求。管理審計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對公司的組織機構、戰略計劃、經營方式、人力物力資源的利用情況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效果等進行確認與評價,進而發現公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控制經營風險,改善管理環境,挖掘發展潛力,實現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服務,以實現公司的價值增值。
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現代內部審計理論對內部審計的職能和發展領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當然相對應的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這種發展的需要,我們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在精通財務會計、審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經營管理、風險控制的知識,熟悉公司經濟運行情況,注重培養自我的復合型專業技術;另一方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審計價值觀,不斷更新審計理念,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勤于思考,善于創新,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內部審計工作中,為公司“新川渝、新煙草”戰略和嬌子“126”發展目標的實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編譯.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專業實務框架[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
[2]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編譯.索耶內部審計——現代內部審計實務[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2]王紀綱.試論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定位[J].審計,2008,(7).
[3]李文超.當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與思考[J].現代商業,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