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仿
【摘 要】 從教十幾年來,每每站在三尺講臺,我總會感慨:我們用心在上課,不正如在精心地植樹嗎?是啊!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不正是闡述了教書育人與植樹造林之間的緊密聯系了嗎?一堂課,由許多要素構成:教師、學生、文本、語言、評價、情感等等,就猶如一棵樹的根、莖、葉、枝、花、果。所以,我覺得,若想學生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我們語文教師作為種樹人,就應該用心上課,精心植樹。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粗淺的感受: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若能把課上得輕松自如,這與教師的個人魅力是息息相關的。花盆里長不出蒼松,要讓樹苗生根、成長,必須要有肥沃的、營養豐盛的土壤。而教師的課堂魅力無不為學生的成長補充著養料,端端正正的板書、標準流利的普通話、親切溫潤的語言、充滿激勵的質疑、揮灑自如的教態……無不彰顯著教師身后的語文魅力,擁有這樣的魅力會讓人欽服,也會促使樹苗快速扎根,靜待其成長。
【關鍵詞】 語用訓練;模仿;想象;動情
從教十幾年來,每每站在三尺講臺,我總會感慨:我們用心在上課,不正如在精心地植樹嗎?是啊!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不正是闡述了教書育人與植樹造林之間的緊密聯系嗎?一堂課,由許多要素構成:教師、學生、文本、語言、評價、情感等等,就猶如一棵樹的根、莖、葉、枝、花、果。所以,我覺得,若想學生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我們語文教師作為種樹人,就應該用心上課,精心植樹。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粗淺的感受:
須根,應駐扎在魅力的土壤里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若能把課上得輕松自如,這與教師的個人魅力是息息相關的。花盆里長不出蒼松,要讓樹苗生根、成長,必須要有肥沃的、營養豐盛的土壤。而教師的課堂魅力無不為學生的成長補充著養料,端端正正的板書、標準流利的普通話、親切溫潤的語言、充滿激勵的質疑、揮灑自如的教態……無不彰顯著教師身后的語文魅力,擁有這樣的魅力會讓人欽服,也會促使樹苗快速扎根,靜待靜成長。
花葉,搖曳在導讀的氣韻里
一課一樹,每個環節命脈相連,汁液流轉,一枝搖,百枝搖,一枝一葉總關情,它是“活”的。一堂語文課,教師的導讀卻是點睛之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得以入情入境。無論是低段、中段還是高段的語文課堂,都離不開學生的讀,如:朗讀、默讀、齊讀、分組讀、角色讀、讀字、讀詞、讀句、讀段……而這一系列的讀,都離不開教師的“導”。如果教師的導讀恰到好處,就猶如樹苗搖曳多姿的花葉,這無不為課堂增添光彩!
果子,成熟于細心的栽培后
樹木猶如樹人,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立人”。所以,對學生的教育不可以敷衍了事,一定要細心栽培,才能結出果子。所謂細心,除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我認為還應該重視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和好習慣的培養、教學的精心設計、單元整合與課堂遷移、問題的巧妙設疑……記得王尚文老師說過:教師,教給學生的只有自我。是的,或許我們的課堂只能在學生的生命樹上結出個青澀的果子,甚至可能連個果子也沒有,只在他們的心田播了一顆種子,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我相信,通過教師的細心栽培,總有一天,這顆種子一定會倔強地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
教學是一面通達靈魂的鏡子,教師要多照照這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才能更加清晰地地看到自己真實的語文教學面目。于是,站在這面鏡子前,我又重新發現:原來,語文就是在育人,用心上課,關注課堂的生命成長,就猶如精心植樹,培育茁壯的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 李娟. 上課如“煲湯”[J]. 中外交流,2016(10).
[2] 張容. 用心雕琢每塊璞石[J]. 科學導報,2016(2).
[3] 陶彩芬. 享受語文教學的樂趣[J]. 新課程·教研版,2011(15).
[4] 羅述. 用心上課,用情感人,以理服人[J]. 文理導航(上旬刊),2014(12).
[5] 林美如. 用心澆灌 靜候花開[J]. 新課程,2017(28).
[6] 張海燕. 用心才能成為優秀的教師[J]. 山海經,2016(3).
[7] 盧麗君. 用心書寫美麗的教育夢[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