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妹
童謠(tóng yáo)是有韻的詩歌形式的兒童故事。兒童傳唱的歌謠。晉葛洪《抱樸子·勖學》:“夫童謠猶助圣人之耳目,豈況《墳》《索》之弦博哉?”大多童謠是依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下來,或者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2008年6月7日,童謠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童謠伴隨著一代代人的快樂成長,童謠是兒童的心靈雞湯,對發展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一定的語言發展的支持性環境。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近年來進行了利用民間童謠發展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一、借助民間童謠發展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價值探尋
幼兒園大班是幼兒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特殊階段,在幼兒的成長發展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升入小學后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的“基石”。假如在幼兒園期間,幼兒的語言能力低下,不善于與他人進行交流,進行溝通,極易養成孤僻的性格,導致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缺乏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自信。幼兒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不僅關系到現階段幼兒成長發展的狀況,更會影響到幼兒日后的性格。通過民間童謠發展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來實現幼小銜接,讓幼兒形成自信、樂觀、開朗、愛交流、愛分享的充滿“正能量”的性格顯然是極其重要的。
傳統意義上的童謠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童謠通常沒有極其明確的范疇與界限,凡是民謠中適合于兒童唱的,適合于兒童聽的都可以歸為童謠。民間童謠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通常是詼諧的,通常是幽默的,其音節是和諧的,形式是簡短的,讀起來朗朗上口。童謠的內容取材貼近自然,貼近生活,想象豐富,富有情趣。童謠語言活潑,幼兒在民間童謠的合理利用中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不斷的發展。
二、利用民間童謠發展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分析
1.借助于民間童謠,為大班幼兒構建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平臺,激發大班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與熱情。童謠的內容大多源自于現實生活,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為童謠的題材與主題。現代教育研究認為教育必須以兒童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認知基礎為“基石”。大班幼兒更是如此,大班幼兒的思維已具備直覺形象的特征,一切認知的起點都要以大班幼兒經歷的、密切相聯的生活經驗為“切入點”,在大班幼兒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施加教育影響。童謠內容常常選自于兒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其題材涉及面極其廣泛。童謠題材可以是花鳥魚蟲,可以是日月星辰,可以是社會生活,可以是禮儀規范,可以是道德現象等。廣泛的童謠題材能滿足大班幼兒的好奇心,有利于激發大班幼兒的探究表達欲望。現代幼兒教育所倡導的從自然、人與社會入手,正是與童謠所富有生活性的內容“貼合”。兒童是自然之子,兒童天生就有一種對大自然敏銳的觀察力與濃郁的情趣。比如反應與自然界聲音有關的童謠“聲音”,就是以兒童生活所熟悉的“聲音”為題材的,內容涉及雨聲、打雷聲、刮風聲、流水聲、汽車喇叭聲、飛機的轟鳴聲等,這樣的童謠素材,有利于大班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有利于激發大班幼兒樂于表達的欲望。
2.借助于民間童謠,為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搭建“體驗場”。童謠運用的體驗性是現代幼兒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體驗是一個存在的方式,蘊涵著生命的意義。體驗具有鮮明的主體性,獨特的個性,豐富的情感性與深刻的感悟性等特征。而民間童謠作為幼兒教育的一種寶貴資源,童謠中會有自然、人、生活等生命元素,大班幼兒可以在誦讀、吟唱童謠的過程中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價值所在。民間童謠給予大班幼兒體驗的機會,通過開展與民間童謠相匹配的活動與游戲等,讓大班幼兒去體驗、去感悟自然的美好,去體驗感悟社會生活的和諧,體驗人與人的相融,快樂成長。民間童謠的體驗性旨在讓大班幼兒在童謠題材相匹配的游戲活動中去感知,去理解,甚至于身體力行,它解放了大班幼兒的手、腳、腦與心靈,實現了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六大”解放,可以讓大班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童謠世界中,去體驗感悟生命的發展,感受生命的價值。
3.甄選民間童謠,為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保駕護航”。教師應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征劃分不同階段運用的主題童謠。小、中、大班幼兒選擇的民間童謠應有所區別。教師可以借助于甄選后的適合大班幼兒學習的民間童謠,通過演童謠,說童謠等方式去對大班幼兒進一步鞏固語言,真正的運用到大班幼兒的學習與生活之中,進一步的提升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利用民間童謠發展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需注意的方面
現代幼兒教育倡導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其一,兒童擁有各種合法權利。大班幼兒的民間童謠的選擇利用具有自主的權利,教師只是引領者、點撥者、指導者,真正對民間童謠的選擇權在于大班幼兒本身。其二,兒童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兒童發展的潛力只有通過恰當的環境與教育才能挖掘出來。大班幼兒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方法、途徑、策略是多種多樣的,但借助民間童謠去提升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顯而易見是行之有效的,具有積極的意義。
【結 語】
民間童謠深受大班幼兒的喜愛。在民間童謠活動中大班幼兒的思維得到激活,興趣得到激發,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認識到民間童謠對促進大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價值,并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去利用童謠促進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以進一步促進大班幼兒的語言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