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實踐應用,注重生活經驗對學生自身發展的提升作用的實踐類課程。本文主要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涉及內容的范圍出發,分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 資源開發與利用 策略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學校積極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關鍵在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作為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本文主要從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人力物力資源的利用以及具體應用策略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課程資源中人力、物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大致分為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兩種,只有做到兩種資源優質高效地利用,才能促進課程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在人力資源方面,主要有教師資源和學生資源兩大部分。教師作為實踐活動的指導者和帶領者,在課堂上起著主心骨作用。教師應積極創新,在課程設計上多付出精力,幫助學生營造活潑有趣的課堂環境,以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如果教師一味依賴前人的課程設計,每次課程都是換湯不換藥,必然會引起學生反感,導致課程無法順利開展。因此,學校必須加強教師資源的高質量建設,以保證課堂效果。其次,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是教師應重點關注的部分。教師應注意因材施教,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有的學生具有領導能力,教師可以任命為實踐小組的組長。有的學生極富創新意識,教師可以任命為小組內的實踐課題設計師,豐富實踐成果。
在物力資源方面,教師應積極進行整合,為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奠定物質基礎。教師應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實地考察可以作為實踐地點的標志物,例如學校校園,市圖書館,居民社區、博物館以及歷史文化遺跡等,使學生在增長見聞的同時,多角度發現目前社會存在的問題,積極思考并討論以尋求解決辦法。例如,在城市地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制定調查方案,考察城市中的文明古跡,探尋城市文明發展的軌跡;在農村地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訪當地的老年人,詢問關于舊時農耕的詳細情況,對比當今的先進農耕技術,探尋農耕文明的發展軌跡。
二、綜合實踐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范疇
綜合實踐課程以學生生活實踐體驗為主體,注重學生對知識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應將生活常識以及部分小技巧融入實踐活動課堂。例如,教師可以將日常個人衛生保持以及疾病的預防等常識引入課堂,教導學生如何制作家用醫藥箱,如何給不同藥物分類,如何進行家庭日常清潔消毒工作等等,讓學生在掌握生活衛生小常識的基礎上,做好疾病預防工作,保持身體健康。第二,教師可以結合當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特征,在課堂上穿插趣味小游戲,如指導小組合作制作零食成分表,讓學生了解零食對身體的危害,或者進行小小護士游戲,指導學生扮演護士,為全班同學進行體檢工作,讓學生在趣味角色扮演中體會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綜合實踐課程資源源于生活,重視社會實踐,但并非是脫離文化課程的。文化知識為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實踐課程也可以與文化課程相融合,二者關系密切相得益彰。教師應積極推進二者合作。例如,教師可以在課程設計中加入數字數據分析的部分,指導學生將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整合,制作成餅狀圖或柱狀圖,以更直觀地證明調查結論。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調查的成果編寫成一篇實踐報告,通過對報告的編寫既可以提升學生的總結寫作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調研課題的理解,實現課堂目標。
因此,綜合實踐課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文化課程為理論基礎又升華到對其遷移應用的層面,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多方面、多層次開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綜合實踐課程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師應堅持學生本位原則積極統籌全局,整合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等多方面的資源。學生成長在社會大環境中,影響其成長與發展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幾個方面,而這些因素都對學生的自身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整合校內資源,促進學生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正確樹立。
第二,教師應積極遵循因地制宜原則,依據不同地區、不同民風開展相對應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綜合實踐課程取材于社會生活,受地域影響較大,這也是其區別于一般文化課程的特點。因此,教師應從本地取材,帶領學生走入當地社區,分小組進行社會實踐調查,指導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分析當前社區內存在的問題,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第三,教師應依據教學規劃提前做好經濟預算,在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實現經濟運用效率最大化。一項實踐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經濟支持,教師應本著小處節約,有針對性地將預算用在實踐的主要攻克方向上,實現“好鋼用在刀刃上”。如此既能優化學生實踐課程的上課體驗,又能節約成本,實現學校的特色化教學,何樂而不為?
【結 語】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創新課程,在小學階段教學中,教師應從鍛煉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角度出發,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特征進行課程創新。教師應該擔負起在符合綜合實踐課程范圍內開發課程資源的責任,其實這些資源就存在于我們身邊,教師只要懷著探索的心積極創新,就會有所發現。
【參考文獻】
【1】張玉福.淺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31)
【2】黃志娟.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