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巖 卿前江
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是大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組織開展政治生活,達到大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目標。
目前高校大學生黨員,尤其是研究生及以上群體發展力度比較大,數量結構比提升較快,大學生黨員隊伍整體在壯大。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在校大學生黨員總數逾211萬人,占高校生總數的7.7%。學生黨支部7.96萬個。這支隊伍的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執政基礎的穩固。大學生黨員是未來黨的事業接班人,他們的思想基礎、能力素質、價值觀念、紀律性等狀況直接影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傳承與延續等重大問題。
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是指以支部為單位,以大學生黨員為主體,以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發揮好“兩個作用”為目標,針對黨員進行的政治學習、“三會一課”、投票選舉、民主評議、舉手表決以及其他具有鮮明政治導向的各種政治活動的總稱,主要目標任務有四個方面:
一是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使大學生黨員增加對黨的了解,增強對黨的理性認知,使學生黨員認同黨的主張、價值觀,認同黨的規章制度,從而筑牢理想信念,確保學生黨員從思想上入黨,克服投機心理,避免投機行為。
二是培育黨的先進性,解決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發揮問題,即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立足高校實際,通過支部政治生活,提升支部學生黨員素質能力,加強組織紀律性,強化黨員的主體意識和黨員意識,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大學生黨支部要在學生中起到思想引領、價值引領作用,影響黨員、影響普通學生。
三是做好黨員發展,嚴格教育管理,為黨輸送合格新鮮血液。把好入口關,加強教育管理,為黨組織輸送合格優秀黨員,不讓不合格的想撈政治好處的人進入黨組織。
四是鍛煉黨性和養成紀律觀念。在從嚴治黨的背景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通過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尤其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鍛煉和熏陶,使學生黨員養成優秀的政治品格、樹立嚴肅的紀律觀念,從而堅定政治方向。
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從屬于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是大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組織開展政治生活,達到大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目標。
在本課題開展中,課題組以貴州6所高校大學生黨員為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涵蓋不同年級、學科專業、生源地、民族、政治面貌的大學生群體,收回有效問卷385份,同時輔以座談、訪談等形式。調查結果顯示,貴州高校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現狀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大學生支部政治生活形式單一,缺乏系統性、針對性、有特色的活動設計;“三會一課”開展的頻率達不到要求,質量不高;大學生黨支部組織開展的各種學習、活動往往限定在支部黨員中,有時擴大到入黨積極分子,而不同的年級、班級、專業很少聯合開展活動,黨支部活動開放性不夠等等。
針對貴州高校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我們主要從思想認識、監督管理、活動組織者三個維度探究影響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的主要因素。
思想認識上重視不夠。很多人認為,高校的主要任務、中心工作是育人,一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和管理上。因而在實際工作中,對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沒有工作指導,沒有工作標準要求,管理空檔缺位。調查了解到,在學校層面,包括學校黨委、二級單位黨委(總支)、支部負責人對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形成了“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
監督考核管理缺位。學生黨支部制度建設和制度落實情況是學生政治生活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條件。對學生黨支部建設,只是在有關思政工作的文件中零星出現,缺乏系統性,指導性不強。目標不明確、要求不具體,檢查考核很難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監管上缺位。
支部領導責任心、使命感與從嚴治黨的要求不適應。現在,高校大學生黨支部書記大多由輔導員兼任,輔導員多數是青年教師,一般面臨著繁重的學生事務管理任務。而對大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這么一項需要較高理論水平、政治素質的任務,由于短時間內效果不明顯,好差看不出,因而不愿意花時間去研究,去認真組織開展工作。
加強制度設計,健全督查機制。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大學生黨支部實際,從目標方向上進行把控,既有原則要求,又要有路徑方法,納入黨內制度規劃體系加緊推動建設。結合貴州實際,主動作為,將高校大學生支部政治生活納入專項管理,在黨建、思政工作專項檢查、評估中,科學設計考核指標,真正把觸角深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每個環節和每個方面,避免造成管理的真空。
強化分類指導,健全保障機制。作為黨委學工部,要發揮領導指導、方向指引、管理管控方面的重要職責職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大學生黨支部黨員政治覺悟、知識層次、專業背景、年紀大小、地區差異等各種因素,提出不同的標準要求。同時,加強大學生黨支部支委培訓。針對學生支部建設、政治生活開展,定期開展各種培訓,組織觀摩學習、交流研討。對新形勢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從理論、技術等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重點提高支部政治生活組織者的能力素質。

貴州理工學院學生開展黨支部學習活動。(貴州理工學院供圖)
借力網絡傳媒,優化活動載體。借助新媒體,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黨支部的社群平臺。線上線下融合,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更多借助互聯網實現教育管理、資源共享、團隊合作,有利于實現現實生活與網絡生活的無縫對接,提高政治生活的吸引力。開發自媒體空間,鼓勵推出自己的意見領袖,發揮教育引導功能。在學生黨員中培養一批網評員,結合時事熱點,發表積極言論,引導輿論走向,從而達到掌握輿論主導權、傳播正能量的目的,使大學生黨支部和黨員的作用在新媒體環境下得到有效的發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生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先要加強支部政治功能,以筑牢理想信念、紀律觀念、價值理念、提升能力素養為宗旨,優化支部政治生活載體。使其認識到堅持黨內政治生活嚴肅性的重要作用,講原則,講規矩,不能娛樂化和庸俗化,從而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實效性。幫助同學們對黨的認知由淺入深、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不斷強化政治認同,從而堅定跟黨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