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瓊
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婚姻法是管理夫妻財產與維護夫妻權益的重要法律,新婚姻法的提出,針對婚前財產公證做出新的詮釋。夫妻財產包括婚前財產與婚后財產。婚前財產公正主要指夫妻雙方在未登記結婚之前,雙方個人財產,財產公證是對個人財產與婚后共同財產進行界定,包含婚前財產公證與婚后財產公證兩種。婚前財產公證是通過合法渠道,公證機關針對男女雙方婚前所有財產以及債務等歸屬問題進行公證,達成婚前協議,公證是保證婚前協議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屬于證明性質。
婚前財產公證是對男女雙方的財產權益以及負債問題等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婚前財產公證的全稱為婚前財產約定協議公證,公證機關對財務信息進行調查,確定財產歸屬范圍,婚前財產公證具備真實性與合法性。婚前財產公證根據具體公證時間的不同,主要分為兩種形式,夫妻辦理婚姻登記之前實施的財產公證與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協議公證。婚前財產公證主要依據我國《婚姻法》,結婚之前,男女雙方到財產公證機關,對自身的財產數量以及所背負的債務范圍等經過公證機關的調查進行公證,決定財產的歸屬權與使用權,公證機構財產公證直接具有法律效益,婚前財產公證在當前法律上是被肯定與確立的。婚姻財產公證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婚姻的觀念轉變不斷受到重視,屬于新型財產公證類型,婚前財產公證將夫妻雙方的財產進行明確劃分,幫助夫妻掌握雙方的財產以及債務范圍,同時也能夠避免一旦離婚出現婚前財產糾紛事件[1]。當然我國婚姻觀念相對來講還比較傳統,對于婚前財產公證也十分敏感,認為婚前財產公證對雙方感情會造成影響,所以婚前財產公證的發展一直備受排擠,盡管近些年年輕人的觀念已經轉變,但是婚前財產公證的發展還是十分緩慢。
婚前財產公證為婚姻提供保護傘,具有很多明顯的優勢。離婚期間涉及到財產劃分,婚前財產公證能夠幫助其合理避免這一問題,提供明確的財產說明,幫助司法部門節省更多的司法調查程序,并且也合法保護當事人的權益[2]。但是婚前財產公證受到傳統婚姻觀念的排擠。對30對夫妻進行婚前財產公證調查期間發現,只有7對夫妻結婚之前做了婚前財產公證,其中包括2對再婚夫妻,剩余婚前財產公證的都是經濟相差懸殊的夫妻。對于我國婚前財產公證,年輕一代的夫妻認為無所謂,不排斥也不歡迎,但是老一輩的夫妻卻認為婚前財產公證是對雙方婚姻的阻礙,影響夫妻雙方的感情。當前婚前財產公證,最多的項目為房產,因為房產涉及金額較大,所以有必要進行婚前財產公證。表1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夫妻與男女朋友進行婚前財產公證相關調查統計表。參與調查夫妻為100對。

表1 婚前財產公證相關調查統計表
通過上述表格可以發現,婚前財產公證依然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我國發展相對較為緩慢,同時沒有達到大眾全部接受的階段。從地域劃分上對其分析,東部一些發達地區對于婚前財產公證的思想相比較落后的西部地區接受度更高,同時認可度更高。當前婚前財產公證的夫妻,再婚人士相對較多,尤其是中老年再婚人士,因為離過婚,前任有經濟、孩子的牽連,對待財產處理與劃分方面更加理智[3]。特別是婚前財產分割非常必要。再婚人士大部分需要提供孩子撫養費,再婚過程中會將財產清晰劃分,維持婚姻的穩定性,并且保護自我權益。再婚人士婚前財產公正,從另一方面幫助再婚人士避免婚姻維系過程中出現財產糾紛。當然還有一些婚前財產公證的夫妻是因為雙方經濟實力相差懸殊,經濟能力較好的一方進行財產公證是大部分是為了考驗對方的真心,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一方則是證明并非因為錢財而結婚。
婚姻法一直在不斷完善,從2011年8月13日開始,我國對婚姻法若干問題進行研究完善,并且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該提議是同年的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提案中針對婚前財產公正做出明確要求,針對夫妻登記之前所簽訂的不動產買賣合同,并且由個人支付款項,若有銀行貸款也是一個人名義下,但是婚后需要夫妻雙方共同承擔房屋貸款,對于這種情況,不動產登記首付支付方式為不動產的所屬者[4]。一旦離婚不支持雙方協議處理不動產,人民法院會依法將不動產判給所屬者,如果存在沒有還清的貸款,則需要不動產所屬者繼續歸還。期間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貸款繳納部分,則需要由不動產所屬者對其進行資金補償。
新婚姻法提出的背景下,司法解釋對婚前貸款首次明確指導處理,婚前貸款所購買的不動產,其最終產權依然歸登記方,婚后所購買的房產為父母支付,則屬于個人財產。新婚姻法對個人財產提出更多保護手段,期間涉及到婚前財產公證。婚前財產公證可以幫助夫妻妥善處理財產。夫妻在婚姻約定關系之內,所有財產都屬于雙方共同財產,但是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但是婚姻約定實現較長,期間涉及到各種影響因素,所以很多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劃分并不是非常清晰,以婚前財產公證的方式對財產進行公證,并且以書面形式將婚前財產進行劃分[5]。依照我國新婚姻法中十七、十八條規定中,非常鼓勵婚前財產公證,夫妻在婚姻關系約定中,婚前財產公證對雙方都具有約束能力,同時十八條規定中更是明確指出婚前財產屬于個人財產。新婚姻法的提出,為婚前財產公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新婚姻法中很多婚姻規定,都對婚前財產公證提供了支持,鼓勵準備結婚或者單身者,灌輸婚前財產公證思想,正確認識婚前財產公證,雖然當前的婚前財產公證受到傳統思想的限制,但是在新一代年輕人觀念中,對婚前財產公證還是高度肯定的。我國對待婚姻的傳統思想中,對財產劃分并不是很重視,民間俗語稱“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種思想過于落后。傳統觀念中認為兩個人組合成一個家庭,便是一個整體,財產也會選擇共享,對于婚前財產與婚后財產區分不清晰[6]。相比較我國傳統思想,西方發達國家中很多夫妻在結婚之后實施AA制,并且會結合自己的財產狀況雙方在婚前進行財產公證。當然這種AA制的婚姻觀念在我國并不受歡迎,很多感性的人認為在婚姻中,過多計較金錢是對雙方愛情的褻瀆,是不信任彼此的表現。
婚前進行財產公證,是對婚姻的負責任,同時也是非常理性的選擇。婚前財產公證可以幫助婚姻更好的解決其中存在的糾紛,同時也可以穩定家庭關系,維護婚姻的保鮮度,為司法程序在處理離婚安全期間節省了更多的財產調查壓力。具體婚前財產公證的發展意義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婚前財產公證可以幫助約束夫妻雙方的行為,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員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是非常必要的選擇。將雙方財產進行公證,如果以后出現財產糾紛,法官可以根據婚前財產公證書直接判定財產歸屬方,公證書對夫妻雙方都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婚前財產公證,幫助夫妻雙方明確財產權,同時也可以避免因為其他成員,導致在財產權方面出現糾紛。一旦夫妻關系出現變化,結合財產公證書對雙方財產進行處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同時婚前財產公正之后,明確財產所有權,可以很好的促進家庭成員的和諧相處,為家庭關系的穩定提供幫助。
婚前財產公證之后,為人民法院處理離婚的安全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提高了人民法院對財產的快速分配,很好的保護夫妻雙方各自的權益。在結婚之前,針對個人財產進行了婚前財產公證,公證書具有法律效益。這樣婚姻關系出現變化,人民法院結合婚前財產公證書迅速處理夫妻財產權益問題,減輕法院工作量的同時,還提高了法院辦事效率。
婚前財產公正之后,改變了夫妻雙方對于生活的結構形式,為夫妻婚后生活增添更多理性,并且婚前財產公正將未來的生活權益以及義務等明確標注,結合婚前財產公正,減少生活中的摩擦,為有關部門調查財產減少了運行成本。
雖然我國當下對婚前財產公證的接受度還不是很理想,但是發展趨勢呈現上升,80、90后逐漸開始接受婚前財產公正。對于婚前財產公證是保護富人權益的保護傘觀念進行轉變,認識到其不僅保護了婚姻中男人的權益,也保護了女方的權益。在一段婚姻中,男方與女方付出是相等的,但是因為其中的固定產具有區別,尤其是具有升值空間的固定資產,需要做好婚前財產公證,將財產權益明確。利用婚前財產公證,保障夫妻雙方的權益,提高個人財產的保護,同時也為婚姻生活奠定更扎實的經濟基礎。防止在離婚期間出現財產糾紛,幫助司法部門節省更多調查時間與成本,提高了司法機關的辦事效率,同時也將男女地位拉向平等。財產公正具有法律效益,更注重從理想的角度對待婚前的財產分配。婚姻包含愛情、親情以外,也涉及到更多的經濟利益,生活需要很多支出,這些支出包含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等多種類型,新婚姻法更注重婚姻中的法治管理,當婚姻中的激情退卻,最終都需要法律保障夫妻雙方的權益。當前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成熟,人們的傳統理念逐漸轉變,更注重對財產的妥善處理,生活中擁有更多自主權,生活觀念現代化的基礎上,也為財產公證的發展創造了更多機會。
綜上所述,當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婚前財產公證并沒有完全被接受。很多人認為婚前財產公證影響夫妻雙方的感情。上述內容將婚前財產公證的優勢以及對婚姻的重要性進行詳細介紹,鼓勵當前人們接受婚前財產公證,保證夫妻個人財產權益,為司法部門處理婚姻財產問題提供便利,減少財產糾紛的發生。
[1]石慶增.新婚姻法語境下談婚前財產公證[J].大觀周刊,2011(51):55-55.
[2]鄭曉莉.新婚姻法語境下談婚前財產公證[J].法制博覽,2018(1).
[3]鄧悅.再論婚前財產公證問題[J].讀天下,2016(17).
[4]趙帆晴.尷尬的婚前財產公證——淺談婚前財產公證的倫理學解釋[J].中國市場,2011(14):141-142.
[5]程璇.淺論婚前財產公證[J].法制與經濟旬刊,2011(4):56-56.
[6]王志賓.對婚前財產公證問題的探討[J].青春歲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