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推動廣西制造業升級的傳導效率研究

2018-06-01 08:24:59柯麗菲
學術論壇 2018年2期
關鍵詞:效率

柯麗菲

隨著服務經濟時代的到來,以高知識、高技術為特征的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從制造業中分離出來,既形成了自身體量較大的產業體系,又有助于推動制造業的發展和升級,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源泉(鄧麗姝,2015;Anthony GO Yeh,2015)[1][2]。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制造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提升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將更多地依靠以高知識、高技術為特征的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夏杰長,2013;Luis Lanaspa etc.,2016)[3][4]。

廣西近年來制造業發展迅速,但受到行業發展層次低、發展不均衡以及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約,生產性服務業沒能有效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目前制造業仍然存在企業規模小、結構層次低、自創能力弱、運營成本高等問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的背景下,本文將構建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促進制造業升級的理論假說,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分解,從技術進步的視角分析研究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更深層次的動力源。

一、文獻綜述

鄧麗姝(2015)、Anthony(2015)等人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成為服務要素、專業知識、人力資本導入制造業的通道,有助于提高制造業生產經營的全要素生產率[5][6][7]。 李長英、張麗紅(2015)認為,加強第二、第三產業的聯動效應將有助于推動制造業產業升級[8]。杜宇瑋、劉東皇(2016)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知識屬性進行了驗證,證實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有助于推動制造業升級[9]。李霞、盛晴、卞靖(2016)認為,為了推動制造業總體水平的提升,服務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應該是高技術、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10]。張彩霞(2016)用投入產出表分析了廣西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產業聯系程度[11]。蔡昉(2013)指出一切由創意和創新帶來的效率改進體現在全要素生產率上[12]。 Jesse(2013)、鐘世川(2017)等人認為,全要素生產率可被分解為技術進步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13][14]。譚洪波等(2012)、Lixia Zhang(2015)論證了生產性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是偏低的,阻礙了制造業的發展[15][16]。余晶(2013)發現,雖然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較制造業偏低很多,但是它的技術進步率卻很高,而制造業的服務投入率均偏低,這說明制造業主要以要素投入、資源投入為主,代表先進技術方向的生產性服務業在制造業升級中的作用遠遠沒有發揮出來[17]。 Rivera、Romer(1991)、余晶(2013)的研究表明,技術進步率和傳導效率是影響行業之間技術進步傳導的重要因素[18][19]。 余晶(2013)、Luis Lanaspa等人(2016)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升級的促進作用即可看作是一種效率,效率越大說明促進效果越好[20][21]。馬洪福(2015)研究了技術創新推動制造業升級的路徑、傳導機制與作用效果[22]。黃莉芳(2011)實證檢驗了生產性服務業基于成本費用和生產規模提升制造業效率的傳導機制的存在性[23]。杜宇瑋(2016)發現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制造業升級的促進效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歸因于生產性服務業的規模效率是偏低的[24]。

總結上述文獻,在現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升級的研究中,主要是從分工、價值鏈、交易成本和產業集聚等視角來論述其作用,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議多局限于“應加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因為不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知識與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的特點,就無法從理論上進行有效解釋,也無法在實踐中提供適宜的路徑和政策,從而影響了生產性服務業充分地發揮其高知識、高技術的作用,局限了其推動制造業升級的有效性。本文將從技術進步的視角探尋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更深層次的動力源,并對技術進步的傳導效率進行測算,探討技術進步推動制造業升級之間的定量關系。

二、理論假說

國內外學者關于產業效率的研究,歷經了最初的研究投入產出效率,到后來的要素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無論從哪個視角進行研究,學者們都對此基本達成了共識,即在對經濟增長進行研究時,除了要關注投入的增長,更要關注效率的增長。全要素生產率的內涵指的是剝離要素投入帶來的增長之后,其他要素對生產率增長帶來的貢獻,包括對技術進步、規模效率和生產效率等的貢獻。因此,全要素生產率是可以進行分解和測度的,研究者可以將全要素生產率的各主要影響因素分解成獨立的影響因素,從而能更清晰地認知各個因素在效率貢獻中的優勢和不足,進而有助于更準確地制定產業發展戰略。根據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假說1:廣西的制造業技術進步不足

近年來,廣西制造業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雖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廣西制造業的規模和結構水平仍然低于其他省份制造業的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廣西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僅占全國的1.45%,列全國第18位;工業結構中比重最大的前10個行業主要是農副食品加工業、通用設備、木材加工業、專用設備、石油加工等傳統行業,鐵路船舶、電子、電氣機械、儀器儀表等行業增加值占比僅為10.7%。根據已有文獻,多數制造業行業都是增長較快的部門,它的發展不只是要素投入和資源投入增長的結果,也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結果(夏杰長、張曉兵,2013;杜宇瑋、劉東皇,2016)。然而,部分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我國的制造業目前主要集中在低成本、低技術的環節,技術進步不足(余晶,2013;鐘世川,2014)。 對于廣西而言,制造業的效率是否存在技術進步不足的現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假設制造業存在技術進步不足,并對此假說并進行論證。

(二)假說2:生產性服務業高知識、高技術的特征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對制造業的技術升級推動作用有限

黃莉芳、黃良文、李霞等學者對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進行了測算和分解,發現在同一研究區域中,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比制造業低,在一般的研究中都將服務業部門作為低效率部門。然而,在服務業內部而言,傳統的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偏低、技術進步較慢,但是具有高知識、高技術屬性的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較高、技術進步也較快(黃莉芳、黃良文、洪琳琳,2011;李霞、盛晴、卞靖,2016)。對于廣西而言,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是否比制造業低,是否屬于低效率部門,其技術進步是快還是慢,本文假設生產性服務業高知識、高技術的特性未能充分發揮出來,對制造業的技術升級推動作用有限,并將對此假設進行論證。

(三)假說3: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技術進步傳導效率偏低

生產性服務業是和制造業緊密融合共生的產業,它的技術進步將對制造業的升級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李霞、盛晴、卞靖,2016)。余晶等學者的研究表明,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進步和傳導效率將會影響制造業的升級,技術進步的傳導瓶頸可能是輸出不足也可能是吸收不足(余晶,2013;馬洪福,2015;杜宇瑋、劉東皇,2016)。對于廣西而言,技術進步的傳導效率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約,積極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是否一定可以推動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在技術進步的傳導中,是輸入不夠還是輸出不足,本文假設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技術進步傳導效率偏低,并對此假設進行論證。

三、廣西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技術進步率的測算和分解

(一)測算方法

全要素生產率可被分解成技術進步率、生產效率和規模效率三部分,可考察各部分對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本文運用非參數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方法,采用2011—2016年廣西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面板數據,分別對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測算與分解,分解出的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率可作為研究技術傳導效率的基礎。

1.生產性服務業的界定

根據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分類(2015)》公布的生產性服務業分類標準,結合廣西2012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的部門分類情況,并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與統計口徑的一致性。本文將以下行業歸入生產性服務業的范圍:金融業,教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把上述行業的數據加總,即可得出生產性服務業的投入產出數據。

2.變量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的測算數據主要來源于《廣西統計年鑒》(2011—2016)和《第三產業統計年鑒》(2011—2016)。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主要用到三類指標,即資本投入指標、產出指標和勞動力投入指標。

(1)產出指標。本文用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加值分別衡量相應的產出。

(2)資本投入指標。本文采用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資本存量來衡量相應的資本投入。由于缺乏廣西的資本存量數據,因此本文采用“永續盤存法”對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進行推算,可獲得資本存量數據。

(3)勞動力投入變量。本文采用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就業人數來衡量相應的勞動力投入。由于缺乏廣西2011—2016年各行業的年末就業人數,本文先計算出2010年生產性服務業占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的比例,再乘以2011—2016年第三產業年底的就業人數,即可折算出實證期各年份生產性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用2010年制造業占工業就業人數的比重乘以2011—2016年工業的年底就業人數來折算實證期各年份制造業的就業人數。

(二)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

構建非參數Malmquist指數模型測算全要素生產率,用 t1和t2來表示兩個時期,首先測度在t1期的技術條件下,從t1到t2這段時期的全要素生產率產生了何種變化,其次再測度在t2期的技術條件下,從t1期到t2期的全要素生產率產生了何種變化。Malmquist指數的變動值就是全要素生產率(TFP)的變動值,該指數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表示距離函數,下標a代表了基于產出的距離函數,X和Y分別代表投入和產出。公式(1)可用于測度從時期t到(t+1)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同理可得出在時期(t+1)的技術條件下,反映時期t到(t+1)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Malmquist指數:

時期選擇的隨意性可能會帶來測算結果的差異,為規避這種差異,可采用公式(1)和(2)分別測算出的Malmquist指數的幾何平均值來度量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若該指數大于1,則表明從t時期到t+1時期,全要素生產率是增長的。

本文運用Deap軟件,根據2011—2016年廣西的面板數據來測算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結果詳見表1。在實證期中,每一年的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均低于同年份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可見,無論是制造業還是生產性服務業,在生產效率、技術進步和規模效率這三個因素中,技術進步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是最大的。

表1 廣西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分解

(續表)

(三)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率的分解

在對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測算后,首先定義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然后依據超越對數生產函數來分解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效率,將其分解為生產效率、技術進步和規模效率,結果見表1。

定義隨機前沿生產函數如下:

其中,i表示某行業,t表示某時期,y表示產出,X代表資本、勞動、時間及所有的二次項,β表示待估參數。V表示隨機誤差,u表示無效率項,z表示解釋項,δ表示無效率項的待估參數,θ則表示無效率項方差方程系數的待估參數。

其中,i表示某行業,j表示某要素種類,t表示某時期,y表示產出,X表示投入的要素,a表示待估參數,ε代表殘差。

對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分解,在函數 (3)中,△TFP代表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TE代表生產效率的變動,TP代表技術進步,其他代表規模效率的變化。

(四)測算分行業的技術進步率

根據上文的方法,進一步對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各子行業的技術進步率進行測算,結果見表2。

1.生產性服務業:子行業中技術進步率較高的,從高到低依次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它們分別代表了技術資本的產出、金融資本的產出、社會資本的產出和人力資本的產出,屬于我國目前大力扶持的服務業新業態,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技術進步率不足的行業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和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這與我國這些行業發展起步慢、基礎薄弱、體制約束有較大關系。

表2 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各行業的技術進步率

2.制造業:技術進步率較高的行業是紡織業、木材加工、食品制造、交通運輸,但這些行業都規模較小,屬于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對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的依賴較少。技術進步率較低的行業是石油加工、金屬冶煉、通信設備、化學工業、電氣機械、儀器設備業,這些行業名義上都屬于高新技術行業,單在實際運行中主要依靠低技術、低附加值環節來發展,高新技術主要依靠引進,新型設備主要采用拿來主義,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四、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傳導效率

本文的假設是:當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完全分工時,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全部都來自服務業,而它的生產效率、規模效率則是來自于自身的發展和要素投入。對于行業間關聯來說,技術進步率和傳導效率是影響行業間技術進步傳導的兩個重要因素,而后者的作用更值得關注(余晶,2013;Romer,1991)。由于服務產品是無法存儲的,無法產生效用的產品最終將會被浪費,因此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進步在傳導給制造業的過程中是有損失的,傳導能力的不足將會給制造業的發展帶來阻礙,若是傳導能力過剩,則又會帶來技術浪費,導致使用效率的降低。本文在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技術進步率的基礎上,構建技術進步傳導模型,采用傳遞效率方程測量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的傳導效率,探討推動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是否一定能促進制造業的技術進步,造成技術進步傳導效率不佳的因素有哪些(是傳導環境不佳還是吸收能力不強,是技術輸出不足還是技術吸收不足)。構建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傳遞效率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j代表制造業,i代表生產性服務業,EIj代表制造業導入效率,TPMJ代表制造業的技術進步率,EOj代表服務業輸出效率,TPSi代表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率,rj代表傳導效率,aij代表消耗系數,hij代表產出系數,TPE代表技術進步傳導效率的測度值,它是所有行業傳導效率的均值。模型中的技術輸出方為生產性服務業,導入方為制造業,若rj=1,則說明制造業的導入效率等于生產性服務業的輸出效率,表明技術進步達到了最佳的傳導效率。

表3 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傳導系數表

從表3中可知,食品制造、金屬冶煉、非金屬礦、紡織業、通用設備、化學工業、交通設備、通信設備、電氣機械、工藝品這些行業的導入效率比輸出效率要小,這表明技術效率的導入不足,表明服務業的輸出效率尚不能被制造業完全吸收,造成了效率的損失浪費;木材加工、石油加工、儀器設備這些行業的輸出效率比導入效率要低,這表明技術進步的輸出不足,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輸出效率尚不能充分滿足制造業導入的需要,這表明需要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率,滿足制造業升級的需要。

掛籃施工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的重要施工方法,在該連續梁橋的施工中,掛籃是重要的施工裝置,其對鐵路連續梁橋施工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穩定性不足時,會導致連續梁構造尺寸產生誤差。因此,在控制掛籃施工對連續梁橋的影響時,通常需要減弱掛籃的預壓,從而減小因扣件松動產生的誤差,并檢測掛籃的變形值,減小掛籃的變形。

五、研究結論和對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1.對假說1的驗證結果

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技術進步對廣西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最大,廣西制造業存在技術進步不足的現狀,主要集中在低技術、低成本的環節;技術進步率較高的行業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紡織業、木材加工、食品制造、交通運輸),而高新技術行業(石油加工、金屬冶煉、通信設備、化學工業、電氣機械、儀器設備業)的技術進步率卻偏低。

2.對假說2的驗證結果

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技術進步對廣西生產性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最大;生產性服務業高知識、高技術的特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對制造業的技術升級推動作用有限;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服務業新業態(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率較高;起步晚、基礎弱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和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則技術進步率不足。

生產性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比同一時期的制造業要低,這表明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勞動和資本投入的增長,它并沒有發揮出高知識、高技術的產業特性。進一步分解全要素生產率發現,生產性服務業的生產效率雖然較低,但是技術進步率卻較高,這表明它的全要素生產率偏低并非是因為技術進步能力差造成的,而是因為缺乏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激勵機制,因此未能充分發揮技術進步的作用。

3.對假說3的驗證結果

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技術進步傳導效率rj在實證期都沒有達到過最優值,傳導傳遞效率不高,這既有輸出不足的因素,也有吸收不足的因素。生產性服務業總體的技術進步傳導效率均值為31.03%,這表明技術進步還沒能全部被制造業吸收,形成了技術浪費。再從行業情況來看,化學工業和金屬冶煉業的導入不足現象最嚴重,傳遞效率都僅在8%左右;通信設備業的傳遞效率略高,但也只在11%左右,而這幾個行業的規模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都較大,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此外,食品制造、交通設備、通用設備的輸出嚴重不足,這些行業的規模較小,且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的吸引力也較小。

總體來看,與制造業相比較,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率并不低,但是它和制造業之間的技術進步傳導效率卻偏低,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在于影響某一行業技術進步的最大障礙并不是來源于技術進步本身,而是來源于技術進步傳導效率偏低。因此,廣西制造業轉型升級最關鍵的任務并非是要超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相比而言,優化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之間的技術進步傳導環境、增強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吸收能力顯得更加重要。

(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建議

本文圍繞廣西應如何改善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的傳導環境,同時增強制造業對新技術的吸收能力,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緊抓“一帶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設的新機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發展

一是抓住“一帶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設的良好契機,改善廣西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發展環境,主要包括投資環境、政策環境、營商環境等。改善投資環境有助于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廣西投資開辦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和制造業企業;完善投資、金融、稅收、產業、貿易等政策有助于降低貿易壁壘,減少企業的投融資成本,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減少貿易保護,促進良性競爭,有助于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效率和效益。二是要借助“一帶一路”和南向通道的建設的契機,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和整合國內外的商品、技術、資本和服務資源,與沿線國家、地區進行交流與互補,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為廣西的企業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機會和更多的發展平臺。三是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南向通道下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通過參與推動沿線國家、地區之間海陸空交通網絡的構建與完善,降低運輸成本,促進資源要素在各國、各地區的流動和集聚,加快國際貿易的發展,為生產性服務業帶來更多的產業需求;另一方面,鐵路、機場、公路、港口、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可以有效地帶動制造業的發展。

2.大力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提高技術進步率,推動制造業升級

在上文分析的基礎上可知,廣西生產性服務業高知識、高技術的特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對制造業的技術升級推動作用有限。因此,一是要加大對技術進步率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新業態的支持和培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技術外溢效應,提高產業鏈價值,加快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創新,充分發揮其對制造業升級的帶動作用。二是針對技術進步率不足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應加大對這些起步晚、基礎弱的產業的投資,進行市場化改革,完善發展政策,消除壟斷壁壘,拓寬行業準入,構建有利于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擴大產業規模和提高技術水平。三是廣西各地市要實施差異化的產業政策,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南寧、柳州、桂林等大城市,可鼓勵它們積極建設大規模的服務企業集團,不斷提高產業投入要素的高技術含量和投入產出效率;對于其他中小型城市,可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物質、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增強產業發展的基礎,推動制造業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升級。

3.鼓勵制造業自主創新,政策扶持技術進步率較高的制造業發展,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

在上文分析的基礎上可知,廣西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進步率是較高的,但是其技術進步卻不能被制造業充分吸收并轉化,結合廣西制造業發展現狀,一是要通過稅費優惠及財政資金補貼政策來鼓勵制造企業主輔分離,引導企業轉變經營觀念,加大自身的創新力度,提升技術轉化效率,推動工業企業由加工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兩端拓展延伸產業鏈。二是扭轉廣西的制造業目前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現狀,從產業選擇上,鼓勵和支持高新技術制造業(通信設備、化學工業、電氣機械、等)發展,并著力提升這些行業的技術進步率,實現制造業總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三是抓住國內外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的良好機遇,有選擇、高起點地承接區內外、國內外產業尤其是價值鏈高端環節的轉移,利用全球資源,面向全球市場,推動制造業集聚和區域性特色制造業基地的建設。四是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重點發展新材料、智能設備、新能源、生物工程、電子信息等產業,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一方面,大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大企業大集團;另一方面,扶持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發展,推動其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合作,提高廣西制造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美譽度、占有率和競爭力。

4.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推動制造業服務外包,提升互動發展水平

一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產業發展的有效供給,加快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創新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加快傳統制造業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的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另一方面,生產性服務業應加大對現代制造業發展需求的關注力度,重點發展與制造業融合度高的信息技術服務、商務咨詢、互聯網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中間投入產品。二是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和組織模式。一方面,利用廣西沿海沿邊的地理優勢,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機遇,在國際商務、現代物流、人力資源、研發設計等領域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的國際化程度;另一方面,通過推動“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產業化”,激勵制造業企業延伸自身的產業鏈,由原來單一的制造生產向技術研發、品牌推廣、營銷服務等業務拓展。三是搭建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間的信息交流平臺,構建產業之間的聯動機制,支持和鼓勵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發展。產業集聚帶來的規模效應有助于降低成本、集聚資源,促進產業集群內部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協同發展。

5.加大資金、人才投入,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是加大財政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在財政資金中劃撥出生產性服務業的專項扶持資金,重點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公共基礎設施、融資增信、標準體系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完善財稅政策,落實“營改增”、研發費用稅前扣除等結構性減免稅政策,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申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后可享受相應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二是拓寬融資渠道。一方面,打造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改制上市,拓寬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建立企業的信貸風險補償機制。推進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組建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引導銀行、融資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共同為中小企業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融資服務。此外,還可以鼓勵優質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用于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融資。三是要加強人才保障。一方面,完善職業培訓政策體系,引導高校增設生產性服務業專業,鼓勵高校和社會培訓機構面向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以現代學徒制培訓模式為依托,加快建立圍繞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實訓為主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此外,還應整合廣西的人才政策、產業需求、企業信息、人才資源和服務配套,形成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對廣西引進的高級稀缺人才,應給予項目資助、技術支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綜上所述,目前廣西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技術進步傳導效率不高,其中既有輸出不足的原因,也有吸收不足的原因,廣西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可從參與“一帶一路”和南向通道建設中深挖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可從制度政策、資金支持、技術創新、人才保障等方面著力于改善傳導環境,方可充分發揮生產性服務業技術進步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是新時代下廣西產業升級的關鍵戰略,將有利于構建制造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有利于廣西加快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譜寫新時代廣西發展的新篇章。

[1][5]鄧麗姝.服務經濟條件下生產性服務業主導產業升級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2][6]Anthony GO Yeh,Fiona F Yang,Jiejing Wang.Producer Service Linkages and City Connectivity in the Mega-city Region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J].Urban Studies,2015(13).

[3]夏杰長,張曉兵.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戰略意義、實現路徑與政策措施[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3(2).

[4][21]Luis Lanaspa,Fernando Sanz-Gracia,María Vera-Cabello.The (strong)Interdependence between Intermediate Producer Services'Attributes and Manufacturing Location[J].Economic Modelling,2016(5).

[7]Yu Qing Chen,Wen Ping Wang.Research on Key Service Factors'Identific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 Value Network of China's High-End Manufacturing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933).

[8]李長英,張麗紅,LIChang-ying,等.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交互作用機理的理論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5(12).

[9][24]杜宇瑋,劉東皇.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制造業升級的促進:基于DEA方法的效率評價[J].科技管理研究,2016(14).

[10]李霞,盛晴,卞靖.以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升級[J].宏觀經濟管理,2016(5).

[11]張彩霞,解歡歡.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產業關聯研究——基于中國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商,2016(5).

[12]蔡昉.中國經濟增長如何轉向全要素生產率驅動型[J].中國社會科學,2013(1).

[13]Jesse Mora,Nirvikar Singh.Trade Productivity Upgrading,Trade Fragmentation,and FDI in Manufacturing:The A-sian Development Experience[J].Indi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13(1).

[14]鐘世川,毛艷華.中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再測算與分解研究——基于多要素技術進步偏向的視角[J].經濟評論,2017(1).

[15]譚洪波,鄭江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與服務業滯后并存之謎——基于部門全要素生產率的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2(9).

[16]Lixia Zhang.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Producer Service and Manufacture Labor Productivity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5(1).

[17][19][20]余晶.服務業技術進步對制造業傳導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產率的分解方法[J].中國外資月刊,2013(5).

[18]Rivera,B.,Luis,A.,Romer,P.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

[22]馬洪福.技術創新對制造業升級的作用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5.

[23]黃莉芳,黃良文,洪琳琳.基于隨機前沿模型的中國生產性服務業技術效率測算及影響因素探討[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6).

猜你喜歡
效率
你在咖啡館學習會更有創意和效率嗎?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注意實驗拓展,提高復習效率
效率的價值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49
引入“倒逼機制”提高治霾效率
遼寧經濟(2017年6期)2017-07-12 09:27:16
質量與效率的爭論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4
跟蹤導練(一)2
提高食品行業清潔操作的效率
OptiMOSTM 300V提高硬開關應用的效率,支持新型設計
“錢”、“事”脫節效率低
中國衛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我操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一级色|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在线国产三级|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亚洲一区毛片| 97在线国产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日韩二区三区无| 亚洲视频无码|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在线视频97| 一区二区午夜|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欧美a在线|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免费高清毛片|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无码丝袜人妻|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天堂|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夜夜操国产|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v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网站黄|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亚洲三级网站| 国产91在线|日本|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欧美成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 日韩在线1|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www.狠狠|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亚洲性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