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海 梁黨輝
(1.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8;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41)
隨著新的“火災自動報警規范”的實施,防火門監控系統在我們的電氣消防報警設計中常常遇到。根據公安部消防局公消[2017]159號答復意見的內容,除了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的具有信號反饋功能的防火門外,雖然其他防火門不強制設置監控系統,但是鑒于其重要性,鼓勵有條件的場所,對于設置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設計防火門監控系統。故防火門監控系統在電氣消防設計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設計中遇到的大多數情況都是常閉防火門,這里不做討論。但到底哪些是常開防火門,每個設計師的做法并不是很統一,如果沒規范依據就很難有說服力。其實規范對于需要設置常開防火門的典型部位已做了規定,比如兩個防火分區分隔處的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等部位應設置常開防火門,火災時應能自動關閉并有反饋信號。
1)國標圖集13J811—1改(2015年修改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圖示第6-25頁(以下簡稱“建規圖集”):對于防火門的設置做了相應規定:
a.建筑內經常被使用的、且安裝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建議設置成常開啟的防火門。該常開啟的防火門在著火時能自動閉合,并將信號反饋到消控中心,見圖1。

b.除規范規定的常開防火門外,其他場所的防火門皆應設置成常閉合防火門。該常閉合的防火門須在明顯位置設置“保持防火門常閉”等文字提示。
c.除了管道井的用于檢修的門、住宅建筑內的住戶的門外,其余防火門需具有自行關閉功能和要求。對于兩扇的防火門還需自帶按順序自動閉合的功能,見圖2。

d.除了有特殊需要的建筑外門,應保證在著火時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從內外部方便手動開啟,并在明顯位置設置使用提示的標識。
2)建規圖集第6-21頁: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區處應采用常開甲級防火門,見圖3。

3)建規圖集第5-14頁:與建筑中庭相連通的戶門、窗戶,應設置著火時可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甲級防火窗。
4)建規圖集第6-3頁:建筑的防火墻上面不能設置窗、門、洞口,當確實需要設置的時候,必須設置不能打開或著火時可自行閉合的甲級防火門、窗。GB 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第4.2.2條(以下簡稱“人防火規”)也有相同的規定,如圖4所示。
5)JGJ 57—2016劇場建筑設計規范第8.2.7條:舞臺區宜設有直接通向室外的疏散通道……開向該疏散通道的門應采用能自行關閉的乙級防火門。

6)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建規”)第5.4.5條規定,療養院或醫院的病房樓,其內部相互挨著的護理單元之間,必須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其耐火極限不低于2.00 h,該防火隔墻上面所設置的門應該是乙級防火門,設在該病房樓疏散走道上的防火門需是可以常開啟的防火門,具體見圖5。

7)人防火規第3.1.6條關于地下商店的第3款要求,總建筑面積大于2 000 m2的地下商店,必須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分隔。相鄰區域確需局部連通時,應設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比如:防煙樓梯間,此防煙樓梯間及前室的門必須為常開式甲級防火門,且在火災時能自動關閉。
8)人防火規第3.1.6條關于地下商店內部的防火隔間,也有相應的規定:設在地下商店的防火隔間與防火分區之間需要設置平時可以常開啟的甲級防火門,且應該具有在火災時自動關閉的功能。
9)人防火規第4.1.6條:對于人防工程,其地面設有建筑物,而且與-1F,-2F有中庭相連通,其防火分區的面積需將上下各層相連通的建筑面積相加;如果超過該規范規定的最大防火分區允許建筑面積,則需符合如下規定:
a.房間和中庭相連通的開口位置需設火災時能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窗、甲級防火門;
b.對于過廳和疏散通道等處,如果與中庭相連通,則需設置甲級防火門,或者設置防火卷簾,此卷簾的耐火極限不低于3 h;且該防火卷簾或防火門,應該具有能在火災時自行關閉或者降落的功能;
此條規定與建規圖集第5-14頁的規定相似。
10)人防火規第4.2.4條:下列場所需用隔墻和樓板隔離開來,其隔墻的耐火極限大于或等于2 h,其樓板的耐火極限不小于1.5 h,且應符合:對于食品加工和廚房等用火、電、氣的場所,如在同一個防火分區,其墻上需設防火門,該防火門不低于乙級,人員經常出入的防火門應設火災時可自行關閉的常開的防火門。
11)人防火規第4.4.2條第3款:對于公共場所中的防火門,如果人員經常出入,則需設可以常開啟的防火門,并具有火災時自行關閉功能;平時不得人員隨意進出的防火門,應為常閉防火門,并在火災時不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方便打開,并具有明顯的標識和提示;其余部位的防火門,最好選用常閉防火門。常開防火門需具有反饋信號的功能。
12)綜合上面的情況,總結起來就是:人員進出頻繁的防火門和經常有人通行處的防火門,比如商場營業廳通向另外一個防火分區衛生間的防火門等,需要設置常開防火門,除上面列出的幾種情形外,還需要根據物業的管理要求和業態功能的變化而相應調整,以最終確定常開防火門的設置部位。
1)根據GB 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第4.6.1條的規定,防火門的控制主要是針對常開防火門,對于常閉防火門,只要將常閉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和故障狀態等信號反饋傳輸到防火門監控器(設在消防控制室)即可,也不是所有的常閉防火門均需反饋信號,比如上面提到的住宅戶門(防火門)和管道井檢修門。
2)常開防火門的控制機構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閉門器+電磁釋放器+門磁開關,門磁開關是用于反饋閉合信號的,機械閉門器+電磁釋放器是用來控制防火門閉合的。還有一種控制機構是電動閉門器,型式比較簡單,通過控制模塊控制電動閉門器的電機動作,直接將防火門閉合并將信號反饋到消防控制室。
3)當消防控制室有圖形顯示裝置時,防火門監控器應將防火門狀態信息反饋至圖形顯示裝置。
4)由于控制常開防火門關閉需要監控模塊輸出信號、電流增大,所以防火門監控器的每個總線控制回路所帶的常開防火門的數量有限,需要根據不同產品核對。
對于消防安全來說,防火門應該都是常閉的,但為了平時人員進出的方便,而不得已設置了一部分常開防火門,所以在火災時及時有效地將常開防火門關閉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如果不了解哪些部位需要設置常開防火門,想當然地都按照常閉防火門設計,建筑專業又按照規范設置了常開防火門,這樣就產生了設計脫節,火災時本來聯動關閉的常開防火門得不到關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另外,在設計階段有互提資料的環節,應由建筑專業在該環節,向電氣專業明確提出防火門的種類和控制要求,以便我們電氣專業能夠更好、更準確的實現防火門的監控。這也是ISO設計輸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2] GB 50116—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S].
[3] GB 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S].
[4] JGJ 57—2016,劇場建筑設計規范[S].
[5] 13J811—1改,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5年修改版)[S].
[6] 14X505—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S].
[7] 公安部消防局公消[2017]159號,關于對防火門監控器設置問題的答復意見[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