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根 孝
(杭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鹽北河閘站工程布置在鹽北河與鹽平塘交叉口的河浜處,泵站設計排澇流量10 m3/s,兼顧引水10 m3/s,共安裝2臺1400SGZ-125D型雙向潛水貫流泵。排水閘緊鄰泵站并排布置,為一塊整底板,水閘共1孔,單孔凈寬6 m。本工程緊鄰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廠房,不具備大開挖施工條件,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止水帷幕結合鋼管支撐技術。
建筑規模:水閘基礎平面尺寸23.6 m×17.5 m。
基礎形式:采用φ80 cm灌注樁基礎,⑥-2b重粉質壤土為灌注樁持力層,混凝土板基礎。
基坑規模:基坑面積:956.40 m2,總延長米:53.7 m,基坑形狀大致呈長方形。
地面標高按現場現狀高程取值,河道北側空曠場地85高程+3.43 m~+4.23 m,河道南側(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地面85高程+3.50 m,河道底實測高程-2.07 m~-1.00 m。
基礎底板面標高-3.70 m~-2.90 m/-1.84 m,底板厚1 200 mm,基礎墊層統一考慮100 mm,底板墊層底標高-5.00 m~-4.20 m/-3.14 m。
開挖底標高按底板墊層底控制,其中河道北側基坑開挖深度為7.63 m~8.33 m;河道南側基坑開挖深度為6.64 mm,河道范圍基坑相對河道底開挖深度為1.27 m~2.34 m。
擬建水閘位置南北向橫跨鹽北河河道,河道北側空地,南側為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西側、東側現狀為河道。
基坑北側:項目北側現狀空地,地面85高程3.43 m~4.23 m。
基坑南側:南側緊鄰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層高為2層),與本項目圍護邊線最小垂直距離為3.70 m左右,廠房采用鉆孔灌注基礎,廠房地面85高程2.56 m~3.43 m。廠房鄰本項目側為河道擋墻。
基坑西側、東側:鹽北河(河水東西走向),南北側石砌河坎線。河道底實測85高程-2.07 m~-1.00 m。
基坑與周邊環境距離詳見周邊環境總圖,除南側外周邊環境相對較好,整個場地地勢平緩,形狀較規則,重點注意施工期間南側廠房保護。
根據地質資料,擬建場地地表下對基坑有影響的土層如下:
第①-2b層:重粉質壤土,局部為粘土,灰黃色,軟可塑,層理發育,層間夾有薄層粉砂。
第②-2層:淤泥質重粉質壤土夾粘土,灰色,流塑,星散狀分布有機質團塊。
第③-2層:淤泥質重粉質壤土夾粘土,灰色,流塑,呈鱗片狀,夾有少量粉砂團塊。
第④-2層:重粉質壤土,局部為粉質粘土,灰黃色,硬可塑,局部軟可塑,層理發育,層間夾有薄層粉砂。
第⑤-2層:輕粉質壤土夾粉砂,藍灰色,黃灰色,中密,局部密實,層底砂粒含量較高,局部相變為粉砂。
第⑥-1b層:粉質粘土,灰黃色,硬可塑,局部硬塑,層理發育,層間夾有薄層粉砂。
場地土層的基坑支護設計參數如表1所示。
勘察區地下水埋藏較淺,為孔隙型潛水,主要賦存于上部①-1層填土,①-2層飽和重粉質壤土,②,③層軟土及⑤層輕粉質壤土層中,勘察期間測得陸上鉆孔內地下水位埋深在0.50 m~1.70 m之間,水位高程為1.43 m~2.04 m;勘察期間河道水位高程為1.20 m~1.90 m。場地中上部以重粉質壤土及厚層軟土為主,透水性差,系隔水層。

表1 工程地質參數表
地下水為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滲入補給的孔隙潛水。地下水位主要受季節性影響,特別在雨季、臺風暴雨期,地下水位升高,變化較大,一般為0.5 m~2.0 m;一般情況下兩岸水位略高于臨近河流,以向河流排泄。地下水位受其他水文因素(如河流、湖泊)、地質因素(地質構造)、人為因素(開采、回灌)等的影響較小。
單體地下結構基坑開挖深度較深,約6.64 m~8.33 m,基坑開挖需重點進行南側沉降變形控制(重點保護的南側的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北側現狀為空地,有利于本基坑的開挖施工,基坑開挖對變形無特殊要求。
場地開挖范圍內地層以淤泥質土層為主。該層土土質極軟,具觸變性、流變性、低強度、高壓縮性,是本工程基坑開挖的主要影響土層。該層土對圍護結構的內力、變形和穩定較為不利。因此,必須選擇一種確保安全、有成熟設計與施工經驗的基坑圍護方案,以保證基坑施工安全,坑底、坑壁穩定。根據現場情況,在確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為方便施工、加快進度及應業主要求,經過對多種方案分析和比較,確定基坑南北側采用鉆孔灌注樁+鋼管支撐,水泥攪拌樁擋土止水;基坑東西側采用自然放坡。


沿基坑兩側主要采用鉆孔灌注樁(D100@120 cm、樁長20 m)進行圍護,在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側設置止水帷幕,采用D60@50攪拌樁止水,1.50 m標高設水平臨時鋼管支撐梁系統(φ609×16 mm)。
圖1為圍護結構平面布置圖;圖2為鉆孔灌注樁+內支撐結構圖。
第一階段:整平場地,開挖溝槽,清除混凝土地面等障礙物,定位放線、地面硬化和基坑周邊排水溝設置。河道位置設置臨時圍堰。
第二階段:施工鉆孔灌注樁,及水泥攪拌樁止水樁,養護達到設計強度。
第三階段:坑內挖土。
1)開挖至相應標高施工壓頂梁。
2)壓頂梁養護達到設計強度,挖土至支撐底,拼裝鋼管支撐。按分層分段、對稱開挖、嚴禁超挖原則,開挖至坑底標高。
3)施工水閘底板基礎及素混凝土底板換撐帶,待結構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4)拆除鋼支撐。
5)繼續向上水閘結構施工。
鉆孔灌注樁+止水帷幕結合內支撐由于工藝成熟,圍護結構既能擋土又能防水;施工設備輕便,方法簡單,對場地適應性強,無需大型、復雜設備,施工占用場地小;具有較大的剛度、變形較小等特點。所以在深基坑支護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較深,約6.64 m~8.33 m,采用鉆孔灌注樁+鋼管支撐,水泥攪拌樁擋土止水,充分利用其優點,使基坑系統的強度及穩定性得到有效保證,保護周圍環境(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廠房)的安全,位移及沉降均控制在規范許可范圍之內。同時圍護結構造價低,經濟性好,對類似基坑工程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DB33/T 1008—2014,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程[S].
[2] 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S].
[3] 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S].
[4] 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