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昶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的不斷成熟完善,該技術以其諸多優勢,受到政府及市場的肯定。本文以太原市某住宅小區內裝配式住宅樓設計就該技術電氣設計部分進行一些探討。
裝配式建筑以節能環保、縮短工期、節約人力、提高工程質量四大優點,受到建筑市場各方的青睞。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達到30%。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廣闊。
該小區位于太原市南部,小區內設九棟一類高層住宅樓,其中四棟樓為裝配式住宅,其余五棟樓為普通框架剪力墻結構。
裝配式住宅施工圖設計之初,經裝配式建筑生產廠家技術講解,對其工藝等有了初步了解。依據裝配式建筑結構特點及其物業管理住戶裝修需要等因素,建議開發商就四棟裝配式住宅樓做裝修設計,后面詳述。
本工程核心筒采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住宅部分采用裝配式結構形式。
1)需要了解裝配式建筑的結構特點、工藝等相關知識,特別是其結構對于電氣專業的敷設條件以及其生產方式和現場安裝方式要有足夠的了解。
2)結合設計項目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查找現行裝配式建筑相關的設計規范,對于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裝配式建筑的地方標準可以拿來借鑒。對裝配式建筑電氣的設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便設計工作的有序進行。
北方地區裝配式住宅結構樓、地面內電氣線路敷設條件,如圖1所示。

1)相關規范規定: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5.4.3條:“設備管線應進行管線綜合設計,減少平面交叉;豎向管線宜集中布置,并應滿足維修更換的要求”。
《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7.2.3條:“敷設在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內的線纜保護導管最大外徑不應大于樓板厚度的1/3,敷設在墊層的線纜保護導管最大外徑不應大于墊層厚度的1/2。線纜保護導管暗敷時,外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 mm,消防設備線纜保護導管暗敷時,外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 mm”。
2)住宅內平面布置管線規劃:照明回路、消防線路、插座回路敷設于各房間樓、地面現澆層。照明、消防線路依據對應設備安裝位置,其線路平行敷設于房間中部;各插座回路沿房間墻根部現澆層布置;弱電線路敷設于沿房間墻根部細石混凝土墊層內布置;管線盡可能避免交叉。
3)住宅內豎向布置管線:依據住戶內家居配電箱、家居配線箱位置(箱體定位要求見第5點)分別集中布置放射式引出。
4)住宅內接入線管徑均小于32 mm,分支線管徑不大于20 mm,滿足《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7.2.3條之規定。
5)本工程住宅以外公共部分線路及配管均采用暗敷設,同一般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敷設做法。
1)相關規范規定:北京市地方標準DB 11/T970—2013裝配式剪力墻住宅建筑技術規程第10.1.4條:“戶內配電箱與智能家居布線箱宜分開設置,并進行室內管線綜合設計”;第10.4.1條:“分戶墻兩側暗裝電氣設備不應連通設置”。
2)本工程具體措施:住戶強、弱電箱體的布置,關系室內管線排布及日后的使用和維護等,其布置較為關鍵。住戶家居配電箱、家居配線箱分暗敷設于住戶門內側口部附近;住戶家居配電箱、家居配線箱分開布置或錯位布置;箱體盡可能避免安裝于預制墻體上,安裝于現澆墻,便于豎向進、出管線的排布,避免交叉,當無法避免時,需綜合建筑及結構專業綜合條件研判箱體的安裝位置、方式等;分戶墻兩側暗裝的箱體,錯位布置,避免箱體背靠背安裝。
1)相關規范規定:北京市地方標準DB 11/T970—2013裝配式剪力墻住宅建筑技術規程第10.4.2條:“凡在預制墻體上設置的電氣開關、插座、弱電插座及其必要的接線盒、連接管等均應由結構專業進行預留預埋”;第10.4.4條:“沿疊合板現澆層暗敷的照明管路,應在預制樓板燈位處預埋深型接線盒”。
2)本工程具體措施:依據結構專業及生產廠家要求,預制板為受力構件,不得在現場隨意踢槽、鑿孔、洞等破壞構件安全性的改造。故在設計初期建議裝配式住宅樓部分做裝修設計,將房間內所有設備精確定位,再由結構專業配合生產廠家確定生產工藝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住戶破壞結構的安全性。避免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污染源,減少不必要的返工。依據裝配式建筑疊合層的敷設條件,裝配式部分燈具的接線盒采用加厚型(100)。
1)相關規范規定:JGJ 242—2011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7.2.1條:“住宅建筑套內配電線路布線可采用金屬導管或塑料導管。暗敷的金屬導管壁厚不應小于1.5 mm,暗敷的塑料導管管壁厚度不應小于2.0 mm”。北京市地方標準DB 11/T970—2013裝配式剪力墻住宅建筑技術規程第10.4.6條:“暗敷的電氣管路宜選用有利于交叉敷設的難燃可撓管材”。
2)本工程具體措施:依據裝配式結構敷設管線的條件及其相關規范的規定,住戶內配線的導管要選用可撓管材,以便施工時盡可能的避免交叉、便于施工。本工程戶內普通照明、插座及弱電線路布線均穿壁厚為2.0 mm的剛性阻燃PVC導管暗敷設;消防負荷配電線路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線路布線采用壁厚為1.5 mm的緊定式鋼管。
我國新型裝配式建筑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需建筑市場各方的實踐和磨合。作為電氣設計人員要學習和了解裝配式建筑結構方式、生產工藝等知識,緊隨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以上是本人參與設計實例總結的一些認知,歡迎電氣設計同行指正。
參考文獻:
[1]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裝配式建筑系列標準應用實施指南(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6.
[2] JGJ 1—2014,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S].
[3] JGJ 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S].
[4] JGJ 242—2011,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S].
[5] DB 11/T970—2013,裝配式剪力墻住宅建筑技術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