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琪 閆麗娟
【關鍵詞】生物復習?能力?技巧
從連年的中考試題分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是基礎知識,簡答題都是以貼近生活的事例以及新形勢發展下的某一個事件做出題背景,也不論材料的描述多么新穎,多么長篇大論復雜,無論怎么變化,也離不開基礎知識。如瘋牛病、口蹄疫、H1N1病毒、艾滋病等要考察的知識點有病毒的結構、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也能考察傳染病的知識及預防措施等基礎知識,所以對基礎知識應加強鞏固。首先我按照課本順序,每節復習3至4課的內容,每節精心設計預習學案,把基礎知識設計在學案上,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復習,迅速找出問題,加強記憶和鞏固。在每一節課的復習中,我是這樣安排的:在課堂上開始需要10分鐘對預習學案的知識點自己再充實鞏固,再大約10分左右時間小組長檢查,然后,組長匯報檢查情況。在組長檢查的同時我巡回抽查。我與每個小組每位同學都在忙碌著。我的這個抽查能起到督促學生全心全意投入復習的作用,一般抽查3至4名學生,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差生。對于優等生,多提問一些綜合性的題目;中等生少提問難度大的,多提一些一般性題目;對于差生多提一些基礎性的小問題。總之,讓他們盡量多的回答上,提問結束,當著大家的面做一簡單評價,本著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受到表揚后,都非常高興,更充滿了信心,學習起來更有勁,尤其差生,受到表揚很激動,有的坐立不安,有的露出開心的笑容,我充分體會到表揚鼓勵的力量是無窮的,結果是看到優等生更優,中等生成為優等生,差生得到了轉化。表揚讓其樹立了信心,充滿了自信,激發了興趣,全心投入到緊張的復習中去,提高了中考成績。對于個別回答差的提出恰當的批評,在肯定他能行的同時鼓勵及時趕上去。第三個10分鐘的時間我進行點撥,把應考的知識點的難點及拓展的知識進行點撥讓學生系統掌握。最后,大約15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測試。依據課標,精選習題,進行針對性練習。題量適中,即突出對重點和主干知識的考查,又有適當的梯度,能真正通過檢測提升學生的水平。對有疑惑的或答案不確切的問題,小組中開展的討論、交流、解決;再剩余的難題開展組間交流;在這所有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更深刻的問題,最后教師再點撥精講。
大約復習三周時間進行一次綜合測評,綜合測評是中考復習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能力。由于生物學試題多以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立意命題,密切聯系實際,考查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僅僅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并不意味著會應用、會解題,所以進行綜合測評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綜合測試,能檢查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錯題情況有正對性地設計一些題目進行變式訓練,使知識得到鞏固。然后,再仔細分析每位學生的情況,看到成績高和進步大的同學,在卷子上寫上幾句鼓勵性的話語,讓其再接再厲。對于成績差一點的寫上幾句警惕的話,讓其盡快趕上去。學生看到后思想上都能受到觸動。閱卷后的動員工作也很重要,對好的進行表揚,對個別下降的同學找出原因,幫助盡快趕上去。最后,讓每位學生在其試卷的右上方寫出自己的不足和打算進行自查和反思,找出復習中的薄弱環節,及時加強和鞏固。
以章節方式詳細復習完課本后,接下來進行綜合歸類復習,拓展提高。打破原來的知識框架,將分布在不同章節的相關知識進行橫向聯系,深入挖掘重點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注意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多角度、多層次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力求對所學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如講到生殖時,植物、動物、人、細菌、真菌、病毒的生殖方式一并復習,分開哪是有性生殖和哪是無性生殖,試管嬰兒、克隆分別屬于哪類。這樣有利于學生分析比較,系統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復習興趣,而且學會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觸類旁通,提高能力。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雖無捷徑可走,但也有章可循,有一定技巧性。我總結如下:(1)在做選則題時,若遇到不熟悉的選擇項,可用排除法逐個淘汰,最后選出唯一正確的答案。(2)實驗探究題,答案可在題干中尋找;而且如果假設是正確的,結論應與假設相同;制定計劃時,一定要注意等量原則與對照原則,設計好實驗組與對照組。(3)答題時要抓住要點,語言要規范,邏輯性強,而且要杜絕出現錯別字。(4)一定要仔細審題,看清題目要求,防止思維定勢和已做習題的干擾。在考試前的一周,集中進行上述問題的訓練,讓他們掌握答題技巧,努力爭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