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微
【關鍵詞】多媒體?聽障學生?觀察技巧?教學
在對聽障學生的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完善了聽障觀察教學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聽障觀察學習要求。對聽障學生的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聽障技巧的教學模式,讓聽障技巧以逼真的動態圖像,給學生以視覺沖擊,讓聽障觀察教學內容給學生以美感。特別是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影像相互切換使得教學內容更為生動有趣,學生在學習聽障觀察技巧的過程中,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地與教師互動,使得聽障學生的觀察學習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一)對聽障學生的教學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教學資源有效性
對聽障學生采用觀察教學的方法,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創新聽障學生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整合各種可利用的課堂教學資源。以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信息傳播的載體,教師需要將所有的教學資源合理利用,利用多媒體技術快速傳遞給學生,聽障觀察教師與學生之間實現了互動,使得聾校教學課堂成為了師生互動交流環境,聽障觀察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技巧的時候,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聽障學生更好地掌握觀察技巧。
(二)對聽障學生的教學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學生雖然聽力上有所缺陷,但是思維的活躍度是比較高的,對于事物的認識可以通過視覺而將想象力激發起來。運用多媒體技術對聽障學生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而且還可以提升其主動參與度,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多媒體環境中,對不理解的問題以多媒體影像為途徑就可以獲得答案。學生在探索聽障觀察技巧的時候,就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觀察方法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建立起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得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化,將學生的想象力激發起來,對觀察技巧起到強化的作用。聽障學生在觀察教學環境中,思維逐漸活躍起來,逐漸地就會理解如何交流,并逐漸掌握交流技巧。在對聽障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使得觀察教學形象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技巧,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聽障學生往往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自信心,從心底里會產生一種自卑感,在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就會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在課堂學習中產生不良情緒,影響學習效果。要提高學生的聽障觀察學習效率并掌握觀察技巧,且能夠對所學習的技能靈活運用,就要將他們對聽障觀察技巧的欲望激發起來。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對聽障學生教學,就要從觀察教學的角度出發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這樣對學生掌握聽障觀察技巧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展開觀察教學,將教學內容以多種信息模式生動化,包括多變的文字畫面、動態化的視頻等等,教師使用恰當的手語對學生進行指導,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吸引力。
比如,在講授《王冕學畫》這篇文章的時候,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案,對于不同智力情況的聽障學生提出適合他的問題,還要使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在進行新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播放課件時讓學生觀看圖片,教師按照節奏播放圖片,之后對學生提出問題:“請各位同學觀看屏幕,說一說圖片上的內容。”并將自己的提問內容在課件上顯示出來。學生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必然會讓圖片的內容所吸引,當看到問題后,就會調動主觀想象力進行思考,對圖片的內容仔細觀察。教師要對學生起到觀察指導作用,如對湖邊、湖水、湖面、湖中等意思容易混淆的詞語的指導講解。還可以利用實物進行教學,讓學生理解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詞語,諸如“滾來滾去”“清水滴滴”,等等,通過教師的演示讓學生對這詞語有所理解。理解“雨過天晴”這類詞語時,采用影像圖片的方式,將實物教學充分利用,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同時學生對大自然會更加熱愛并產生情感。之后,組織學生針對多媒體播放的內容自由討論,讓學生抒發情感。當進入到總結階段,教師將課堂教學內容用多媒體重新播放一邊,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事實上是教會學生掌握觀察的順序,能夠做到敘述有邏輯,有內容,做到言之有物。
綜上所述,在對聽障學生進行觀察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得聽障學生觀察教學內容更為豐富,能夠激發起聽障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將觀察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呈現,使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從興趣的角度出發學習相關知識,最終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1]方俊明.聾兒的認知與綜合語言教育[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4,(06):44-49.
[2]戴敏敏.通過故事教學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4,(08):81-84.
[3]孫繼紅,田舒徐,劉宇清,周露,汪夢竹,陳曉磊.基于移動終端的聽障兒童手語故事教學探討[J].現代特殊教育,2015,(07):58-60.
[4]詹青龍,張靜然.移動學習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與邁克·沙爾普斯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13,(03):1-7.
[5]陳樂樂.聾兒手語與其認知發展研究述評[J].中國特殊教育,2015,(0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