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萍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醫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7B族溶血性鏈球菌的常見的致病菌,常見寄生在健康或者患者的下呼吸道或者分泌尿道中,流行病研究調查的結果顯示:孕婦感染7B族溶血性鏈球菌的概率大于健康人群。孕婦感染7B族溶血性鏈球菌不僅對其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產生嚴重的影響,還可導致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上升[1]。受到病菌感染的孕婦行剖宮產生產的占比較大,妊娠結局包含早產﹑胎膜早破及胎兒宮內感染,而新生兒并發癥則表現為患敗血癥﹑腦膜炎及肺炎感染等。筆者為深入探討7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孕婦的分娩方式和母嬰安全性的影響,將已經感染的80例孕婦及80健康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兩組孕婦取得的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及新生兒并發癥情況[2]。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7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孕婦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組,對照組為80例健康的孕婦。研究組產婦年齡21至36歲,平均年齡(28.3±2.6)歲,初產婦68例,經產婦12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至37歲,平均年齡(28.8±2.8)歲,初產婦66例,經產婦14例,。本次研究入選的產婦均為單胎頭位,產前檢查結果均顯示無異常。兩組孕婦的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性( P>0. 05),數據具有可比性。
對妊娠中晚期的孕婦均進行7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檢測:首先仔細消毒產婦的外陰,然后將窺陰器緩慢的放入產婦的陰道中,使用無菌棉簽提取孕婦陰道下段的分泌物樣本,將提取的樣本放至無菌試管內,提取樣本30分鐘內進行檢測[3]。將樣品放置到培養基12小時后將樣本涂抹于哥倫比亞血瓊脂檢驗板中,運用無菌接種環對樣本做分區畫線,同時將樣本放置到培養箱中開始培養(溫度標準為37攝氏度)。培養24小時后進行第一次觀察,如沒有發現7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菌落,則繼續培養48個小時,觀察培養48小時后的結果,若還沒有發現菌落,則可認定產婦未感染該病菌。繼續培養48個小時,觀察培養48小時后的結果如發現可疑7B族溶血性鏈球菌菌落,即要對可疑的菌落做革蘭染色檢驗,運用細菌檢定儀對細菌的種類進行檢測。
觀察兩組孕婦取得的妊娠結局﹑最終分娩方式及新生兒并發癥結果。

選擇SPSS21.0相關研究軟件對數據進行研究和處理,計數資料主要以百分比來進行表示,而計量資料主要以(x±s)來表示。P值低于0.05顯示數據比較有差異。

組別 分娩方式 妊娠結局 新生兒并發癥正常產 產鉗助產 剖宮產 早產 宮內感染 胎膜早破 感染肺炎 敗血癥 腦膜炎研究組(80 例) 42(52.5) 8(10.0) 28(35.0) 8(10.0) 12(15.0) 9(11.2) 18(22.5) 3(3.7) 9(11.2)對照組(80 例) 58(72.5) 3(3.7) 15(18.7) 2(2.5) 4(5.0) 2(2.5) 2(2.5) 0(0.0) 2(2.5)t值 9.02 2.85 5.12 4.16 3.96 4.23 4.05 13.20 4.69 P值 0.00 0.08 0.02 0.03 0.05 0.03 0.03 0.00 0.02
研究組的正常生產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剖宮產人數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在產鉗助產方面的數據無顯著差異性(p>0.05) ;比較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比較兩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比較兩組孕婦取得的妊娠結局﹑最終分娩方式及新生兒并發癥結果(例/%)
7B族溶血性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致病菌,常見的寄生位置為患者或健康人群的泌尿生殖道或者下呼吸道中,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極易導致該病菌的感染[4]。我國流行病研究調查報道指出:健康人群中,7B族溶血性鏈球菌的帶菌率在16%至35%之間,妊娠期間的婦女帶菌率可達40%至50%。孕期婦女的抵抗力下降,外來致病菌在體內繁殖及發展的機會就會增加,孕婦一旦感染7B族溶血性鏈球菌,極可能出現相應的臨床感染癥狀,對妊娠結局及胎兒健康均造成嚴重的影響。本次研究取得的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正常生產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剖宮產人數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在產鉗助產方面的數據無顯著差異性(p>0.05) ;比較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比較兩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7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發生嚴重影響孕婦的妊娠結局﹑分娩方式,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因此孕婦在妊娠中晚期應該定時7B族溶血性鏈球菌的篩查工作,如發現孕婦發生病菌感染,應該及時運用抗菌藥物干預治療,最大程度降低其對孕婦及新生兒的不良影響。
[1]柯健,林赴兵,吳小娟. 生殖道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與稽留流產的關系[J]. 中國當代醫藥 ,2017,24(10):112-114.
[2]曹麗,呂淑英,鮑俊蘭. 產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診治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11(05):166-167.
[3]吳紅娟,楊愛婷,黃梅霞. 孕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母嬰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10(36):18-19.
[4]熊麗麗,田曉予,郭鳳仙. 妊娠晚期孕婦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對妊娠結局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3):5482-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