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摘 要: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高校教育階段不但是學生文化知識增長的階段也是學生思想品德,及其三觀養成的重要階段。高校的老師不但教授學生文化知識也是帶領學生培養道德修養,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由此可見,高校老師肩上所抗的責任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師不但要有很高的知識程度,自身也要具有很高的道德文化修養,提升高校教師的道德文化修養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也就是師德。就是指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履行自己應該盡的職責時,必須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稱。在經濟文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對高校老師的思想道德觀念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所以規范老師的職業道德成了我們當下刻不容緩的一項工作。
一、教師應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教師的職業道德觀是作為一個老師應該遵從的觀念,它指引了一個老師正確教育觀的形成。有了正確的教育觀,不僅能增強老師的教學熱情,加強老師的責任感,而且讓老師不僅僅只重視我們的教學成果,更能讓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老師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作為一個老師,以身作則是最基本的,所以老師的思想觀念和言行舉止一定要恰當得體,那么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就必須深入我們每個老師的思想當中,讓這種觀念指導我們的行為,做到思行合一,讓我們成為一個具備優秀職業道德的好老師,也能正確的引導學生的道德觀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認知,作為老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既包括學術方面也包括思想道德方面,這就要求老師樹立正確的三觀,并且能將這種正確的認知傳達給身邊的同學,那么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對于正確三觀的認知有著深遠的影響,老師要將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具體到每一項工作當中,在實踐當中去摸索正確的做法,在摸索中清晰自己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如何將正確的三觀呈現給學生。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訓工作
職業道德并不是每一個老師都具有的,是需要每一個老師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得到的。所以就需要高校做好老師的培訓工作,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培訓。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工作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導我們正確三觀形成的科學理論。老師們的主要職責是育人,不只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播,更是思想層面的教育,正確三觀的引導,這就要求老師們自身的思想素質過硬,有正確的三觀做指導,所以每一個老師都應該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自己的道德觀念,形成正確道德觀,對社會上的事情做出正確的認識評價。正確的認識到作為一個老師應該具有的行為準則,一言一行都遵循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念。
(二)名師的言傳身教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說過三個人中必有一個人是我的老師。所以學校應該多帶領教師向古代優秀典型教學家學習,也應該組織本校的或外校的優秀教師在自己學校開展講座,將他們的優秀事跡作為大家學習的事例,他們都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典范,讓老師們從這些優秀教師的言傳身教中更具體的體會到教師職業道德觀念的重要性。讓他們不斷向優秀老師學習,把這些優秀教師作為自己的標桿,向他們看齊,從而形成自己正確的教師職業道德觀念。
(三)加強老師的實踐工作
對于正確職業道德觀的樹立,不能讓老師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學校要給老師留出實踐學習的時間,讓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運用。在平時的工作當中,老師們要努力踐行,嚴格按照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來規范自己,踏踏實實從一點一滴做起。老師們要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觀念,從他人的言談行止中反思自己,學習別人好的方面,摒棄自己不好的方面。
三、學校做好教師評價體系的完善工作
評教工作是學校對老師平時工作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可以督促老師嚴格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來進行工作,還可以讓老師更具體的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既然有要求,就要有配套的監督體系。所以學校一定要完善好評教工作,制定出完善的評價標準,由此做出一系列的獎罰制度,對老師起到鞭策作用,更有利于老師職業道德的提高。成為一名稱職的好老師。
四、教師職業道德實踐工作的加強
所有的職業道德體系都只是停留在理論的階段,這就需要老師們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將理論變成具體的實施方法。
(一)對自己所教學科的不斷探索
一個老師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教學。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提出:“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專業知識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教學規律,如果一個教師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都不高,如何能做到把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又如何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所以說,作為一個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科的探索不僅僅是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使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學生。
(二)做好教學研究工作
教研工作,是老師們一起努力,互相探討學習的一個過程。是老師查缺補漏的一個階段,在探討學習的過程中,將好的方式方法繼承下來,將不好的做法及時改正,并做到與時俱進。做好教研工作是老師樹立好的教學風氣,抵制學術上出現腐敗的必要工作。現在老師收禮現象層出不窮,如果只是一味的閉門造車很有可能出現一些不恰當的做法。好教研工作,老師們通過互相學習,互相監督,樹立一個好的風氣。
(三)關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作為一個教師,要時刻關心自己的學生。這種關心不但是學習上的,也要是思想生活上的。學生的心智還處于一個不成熟的階段,雖然表面上看學生們的領悟力很強,能夠理解大部分事情,但是依然很容易出現自負或者是自卑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這種關心和愛護是要有針對性的,不能是盲目的,沒有方向的。學生對善惡的分辨能力還是不夠強,很多時候對于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做出黑白決策,但是對于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事情以及評價,并不能做出一個正確客觀的選擇,因為學生對于這些知識處于灰度認知的階段,這就需要老師們耐心的指引他們,時刻關心他們的心理變化,防止他們走錯路。許多老師認為自己的職責只在課堂上,下課就對學生漠不關心,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課下學生的思想生活更能反映出一個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和內心的變化,所以需要老師及時的改正這種只關注課上不關心課下的做法,并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五、合理處理教研工作與教學工作兩者關系
作為一個老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艱巨責任,老師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會影響到學生,所以老師們一定要處理好教研工作與教學工作之間的關系,教學與教研是密切相關,不能分開的。教學分為知識的教育和道德素質的教育,教研也要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老師們從教學中發現問題,并通過教研解決,把教研的理論,用于課堂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這樣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優秀老師。
總而言之,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過程,不但需要老師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學校,教育機構給老師提供一個更好的條件。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做人和做事的根本,老師們要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從點點滴滴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努力成為一名有職業道德的優秀教師。高校也要為老師們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并且做好老師的培訓、監督工作。教師自身與高校應該一直努力的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教養,這是需要我們不斷努力達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冬鳴,李瑾.高校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職業道德[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23).
[2]陳倩倩.我國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解析[J].現代交際,2011(10).
[3]陳莉.淺析道德管理[J].黑河學刊,2011(06).
[4]包金玲.教師職業道德的傳統與發展[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