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主要集中在低年級,面對新《課程標準》海量的識字要求:低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其中會寫800~1000個字。如果一味采取傳統的識字方法,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因此,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是當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課題。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參與識字的濃厚興趣
《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實踐證明,多媒體作為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日漸頻繁,制作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向遷移,有利于激起學生去探索充滿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低年級兒童具有具象思維的特點,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教師課前做一些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的課件,把枯燥的識字變得形象,有趣。如教學“采”字,出示鮮艷的畫面,一棵樹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靈活地采摘著樹上的果子。再如,“火”“水”“田”“山”等象形字,讓學生觀看課件上生動的畫面,猶如看動畫片似的,在愉悅的過程中認識了漢字,同時體會到了識字中的樂趣。
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興味盎然地識字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低年級學生具有注意力短時集中的特點,如果教學過程過于枯燥,學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保持對識字活動的濃厚興趣,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1.游戲識字。過程如下:①教師課前準備課堂需要的生字部件卡片,讓學生比賽找朋友,找得對找得快的給予獎勵,然后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手里的生字;制作拼音卡片和漢字卡片,讓學生給拼音寶寶找漢字;②在“變變變”游戲識字活動中,教師成了魔術師,利用啟發性語言,讓學生在已有識字基礎上,采取“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學習生字,如,“日”字加一筆,看看能變成哪些字?(目、田、白、舊、旦);③“你比我猜”,讓學生一個比劃動作,另外的學生猜字,利形體動作的表演,學生開動腦筋,細致觀察,記憶字形……以此類推,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容易興奮起來,會主動參與到識字教學中,開動腦筋,輕松愉快地學習漢字。
2.編謎語、兒歌識字。把一些生字編成字謎,讓學生在猜字謎的過程中識記生字。例如,分開是三個,合起來無數(眾);二十個解放軍一起上北京,班長喊口令,一、二、三、四,多形象!(燕);“大口套小口”(回);“大哥壓著可弟身”(奇);“十月十日”(朝)……把一些稍難的字編成兒歌,讀起來郎朗上口,輕松記住生字。如,“舞”字編兒歌:“撇橫橫,豎豎豎豎橫,多字來半邊,牛字不相同。”引導學生邊念邊書空,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個大個子的字。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編謎語、兒歌,教師注意搜集編撰,對編得好的發給稿費,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這樣不僅增強了更加濃厚的識字興趣,同時發展了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識字實踐活動
1.生活中識字。生活是我們識字的大舞臺,生活里處處是漢字,校園內,社區里,街邊巷口,車站碼頭,都是學生學習漢字的好場所,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提醒學生做個有心人,主動在不同的生活場景里認記漢字。現在的電視屏幕上會有字幕,學生可以從中認識不少漢字;觀察食品袋上、廣告牌上、店鋪招牌上各種漢字,有意識地進行識記,也是學生學習漢字的好辦法;記下家里的生活用品,自己愛吃的水果、蔬菜,甚至有學生從麻將上認識了“東南西北”,都是學習漢字的好途徑……為了檢驗孩子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情況,可定期在班級在小組中交流,發現并獎勵識字小能手,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在班級內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激發課外識字的興趣,拓寬文本外延,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大大提高識字量。
2.開展識字比賽活動。分小組每周開展1~2次3分鐘識字比賽活動,每期一次班級比賽活動,在限時比賽中,檢測誰是最佳識字小組,誰是識字冠軍班,會在墻上的成績欄里貼上一面面小紅旗,在一次次比賽中,學生集體榮譽感劇增,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識記漢字的積極性,識字量也大大增加。
3.課外閱讀識字法。閱讀識字法遵循兒童的記憶規律,在學生“最容易遺忘”的時候“允許遺忘”,待遺忘率最高期過后再要求,將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結合起來進行識字,充分開發了兒童的識字潛能,是一種較為輕松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前期的各種學習途徑的學習積累,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有了進一步的閱讀需求,在班級開設圖書角,通過多種途徑收集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積極借閱,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學生通過閱讀,徜徉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不經意中鞏固了以前學會的漢字,同時又認識了更多漢字,從而開發了識字潛能,與此同時,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大大提高。在學生閱讀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開展閱讀交流活動,采取“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讓學生在故事欣賞中進行審美體驗,從而渴望不斷拓展閱讀面,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因此,只有在濃厚的識字氛圍中積聚識字量,鏟除基礎閱讀的攔路虎,才能建起有效閱讀的媒介,收獲更多。
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正視新課標海量識字的要求帶來的教學壓力,要正視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積極探究有效識字的措施,豐富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內容,不斷創新,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較熟悉地掌握所學的漢字,掌握了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輕松愉悅地學會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