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表演藝術屬于不斷表現的藝術。如何培養聲樂演員情感的舞臺實踐能力,一是情感表現是聲樂表演最終目的;二是深入的發掘作品,準確把握音樂情感體現;三是情感表現創造與控制的統一。
關鍵詞:聲樂;情感表現;情感體現;情感創造;舞臺實踐
舞臺實踐是演員通過舞臺行為來表現藝術作品、傳達藝術情感的實踐性過程。聲樂表演藝術屬于不斷表現的藝術。作為聲樂表演者應該把自己真實的情感投入到音樂中去,才能生動、真實的表現作曲家原有的情感內涵,全面、深刻的詮釋聲樂作品中豐富的情感,才能感動觀眾。
一、情感表現是聲樂表演最終目的
聲音與情感是歌唱藝術永恒的話題。作為聲樂表演者,就是用美妙的聲音和真實的情感,再現生活、故事情景。用美妙的歌聲去純潔、滋潤人們的心靈。歌唱藝術之所能打動人心,除了演唱者那美妙的嗓音,還有蘊藏在歌聲中那綿綿不絕的情感。《禮記·樂記》中的:“凡音之起,同人心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說明了歌唱與情感的關系。人們常說“真實的情感,是世上最美麗的花朵。”“用心唱歌”,歌唱的樂器是人本身,忽略“心”這個情感因素,歌唱是不會打動人的。歌唱要堅持情感先行,通過想象,賦予歌曲生命,融入情感。歌唱作為一種表現藝術,聲音與情感是永遠相統一的。只有掌握好“聲”、“情”如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給觀眾帶來美得享受。
二、深入的發掘作品,準確把握音樂情感體現
作為聲樂表演者,要深入發掘作品的內在寓意,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解讀,領略作品的豐富內涵,提取音樂的精神實質,把握音樂的情感變化。
(一)情緒尺度的掌控
演唱者應該在把握作品情感動態的基礎上,深入到體會情感形態的程度、層次、個性特征以及變化發展的邏輯。這就要求演唱者以客觀的態度把作曲家的情感與思緒世界變成演唱者自己,置身于作曲家生活的時代與創造環境,化身為作品創造者,這樣才能體會到作曲家心中的情感意向與情態變化。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說過:“我的工作有點像交通警。對于交警來說只需要掌握紅、黃、綠三種顏色,對于我來說卻有更多的色彩。比如說,總譜上的標志是憂傷,但是幾分憂傷呢?哪種憂傷了?內在的、暗淡的、或者僅僅是愁眉不展呢?作曲家沒有說明我只有自己去判斷,這就是我的專業。”大師認為,只有正確地區分憂傷的程度和層次,才能準確地把握情感的動態特性。
(二)融入演唱者的個性
演唱者在準確把握體驗音樂的同時,也應融入表演者自身的個性特征。做到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個性的演唱者在表達同一音樂作品情感內涵時,有各自的個性特征,使音樂各具生命力、各放異彩。演唱者也可以超越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歷史個性,以自己的時代精神風貌、時代特征,來豐富、補充音樂作品的情感形態。使之符合時代的審美要求和趣味。
(三)靜態情感的處理
在表現音樂作品情感內涵時,注意靜態情感的傳達,即一些聲樂作品中存在的暫時中斷,也不能脫離于音樂之外,情感表達要專注。音樂作品中的休變在止符或者延長記號都是樂曲不可分割的表現手段,有時是前面情緒的延伸、化,有時是后面情緒的準備樂曲的休止符或延遲記號時,有時是情緒平衡的需要。大歌唱家在演唱中,都是在與作曲家內心情感的交流,從不懈怠任何表情符號。
(四)情感素材的積累、體驗
藝術源于生活,情感體驗當然也是來自生活。舞臺上的情感表現,都是出自生活中的情感積累。演唱者在舞臺上“情聲并茂”,自然是生活體驗之后經過提煉、加工情感創造。作為一名聲樂表演者,應該隨時注意觀察生活,留心自己和周圍人的情感形態和感情表現,不斷的總結。情感體驗越是豐富,對音樂的情感表達就越是精準。如演唱藝術歌曲唐詩《楓橋夜泊》時,作為演唱者,最好到蘇州寒山寺實地體驗是種描繪的意境和感情色調,對詩人張繼的身世經歷和詩歌的創作背景進行了解。經過直接和間接的積累,這在演唱時肯定就能準確的表現作品中蘊藏的憂憤、凄楚、悲涼的情感。
(五)對歌詞的分析理解
歌詞是音樂作品中提供給表演者最直接的文學符號,也是提供給演唱者歌曲情感內涵的線索。有的演唱者,雖然能夠將歌詞爛熟于心,但卻沒有真正理解歌詞的真正蘊意。造成演唱,塑造不了歌曲的美好地意境,又表現不出動人情感。完美的呈現出歌詞的意境,要求演唱者將歌詞的詞義、內涵,認真仔細的分析。每個字表達的意思,每句話傳達的情感,都要一一的作分析。將歌詞傳達的意境、感情存儲到腦海中,在用自己情感積累加以提煉,在音樂中真實的表達出來,這樣的演唱必然美妙動人。
三、情感表現創造與控制的統一
情感思緒的激活,創造靈感的生發,可以使演唱者每次在表演時都能使音樂作品煥發新的生命。作為聲樂表演者,在每一次站在舞臺上時,都應該不斷的創造、激活自己的感情,才能給自己、給觀眾帶來新意,也能不斷成熟自己的演唱。在擁有了強烈的感情創造意識的同時,也應具有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在演唱時,做到感情的收放自如和控制感情強度變化的幅度,既能以自己的感情激起觀眾的情感,又能調動、控制這種激活的感情洪流,使之不至于無法控制激動地心里而沖垮理智的堤岸。保證歌唱情緒準確、理智的表達。
四、結語
在演唱中要使感情創造與控制達到協和統一,演唱者必須從整體把握作品、恰當的把握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穩定自己的情感創造。作為聲樂表演者,不僅要有隨時呼喚創造靈感的能力,保持一致常演常新的創造能力,還要能自如的控制創造感情的力度和幅度,使歌唱隨時符合美得標準。
參考文獻
[1]謝文慧.舞臺實踐表演課在聲樂教學中的功能應用[D].河南師范大學,2013.
[2]羅小平,黃虹.音樂心理學[M].廣東:三環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
張姝琦(1978—),女,畢業于遼寧師范大學,大連歌舞團二級演員,主要從事:聲樂演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