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振
【摘要】城市規劃與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城市規劃的重要手段。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對城市規劃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在當前的規劃工作中,重審批輕管理的傾向非常嚴重,特別是先審批后管理工作,遠遠跟不上建設發展的需要,加強規劃管理是擺在城市規劃工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思想觀念上的更新。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一、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理順規劃體系中不同層級的關系
城市規劃還處于從戰略性到策略性層面的階段,編制內容缺少宏觀尺度,規劃體系缺少確定性和可操作性,規劃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難以清晰界定,規劃設計的戰略性問題被弱化,對法定規劃的理解偏差約束了城市規劃功能的發揮。
(二)歷史文物古跡保護的力度不夠
在一些城市往往有許多歷史遺留的街區,這些歷史街區是城市文化的標志,但隨著城市的規劃建設,一些歷史街區已經失去了它本來面目,甚至徹底消失。歷史文物古跡對于體現城市文化品位,增強游客和投資者的吸引力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三)規劃理念落后
為了片面地追求經濟發展,注重短期利益,關注城市規模,缺乏對近期建設規劃的重視和對小城市小城鎮的關注,盲目追求終極藍圖,導致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喪失。同時在技術體系方面,技術方法落后,缺乏與公共政策的銜接,盲目關注內容,缺乏戰略性和政策性,控規指標缺乏相應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公眾參與體系不健全,甚至規劃執法不嚴,造成自由裁量權過大。
(四)規劃管理不到位
規劃管理透明度低,濫用權力進行隨意的建設,城市規劃中缺少多級監督舉報體系的建設,城市規劃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不能勝任規劃后管理崗位的要求,由于缺乏通暢的管理機制,對于違章建筑不能有效地予以制止,造成一些不符合規劃審批條件建設的出現,導致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現象時有發生。
二、對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理順規劃體系。明晰規劃的地位及相關關系
城市規劃體系實質上是一種區域規劃,不應依附于城市總體規劃,而應適合于當地的城鎮空問、資源環境,需要結合各部門的行政事權范圍,簡化編制內容,重點關注全局性內容,強化城市規劃的相關技術性內容并將其作為總規的后臺支撐而非本體,規劃設計要著眼于長遠考慮和作出宏觀的結構性控制,關注規劃建設的可操作性和公眾參與性,以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二)處理好城市規劃建設與歷史文化管理的關系
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是有機關聯、相得益彰的,繼承和發揚城市的文化遺產,有助于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的有機融合,保護好城市的文化遺產也是城市領導者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城市領導不但要看到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還要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在舊城改造中不要大拆大建,避免許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街區和建筑遭到破壞。同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根據不同特點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延續古城的格局和歷史風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更新規劃觀念,完善規劃管理方式
規劃管理的重點是不得變更強制性指標。在放開規劃編制和規劃設計市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促進規劃建設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完善規劃管理的行政執法程序,落實規劃管理中的先決地位,建立依法處罰違反規劃強制性的內容,杜絕隨意變更規劃的現象,不斷增強法制意識和責任意識。建立規劃管理的社會監督機制,使規劃方案建立在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并建立起多級監督舉報體系,把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控制在強化城市規劃集中統一管理中來。城市規劃管理貫穿于建設工程計劃、用地和建設的全過程,控制好建設工程規劃審批后的監督管理和違法建設T作的管理。在城市規劃區內對違反法定權限和程序的違法行為,從制約機制上杜絕違法建設行為的發生。
(四)構建城市規劃體系
隨著城鄉統籌的趨勢越來越強,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規劃應當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城市規劃行政管理模式,為一個城市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城市規劃的建設和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城市規劃的嚴重性,通過嚴把準入關,提高規劃單位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確保城市規劃的質量,為城市的規劃作出更多的貢獻。
三、城市規劃管理辦法
從城市管理角度看城市管理的主要方法有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經濟方法、數學方法、咨詢方法等等。目前,在城市管理中也是運用這些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法
規劃管理機構是政府在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主管部門。規劃管理的職責是按著城市總體規劃和市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依據各種法規,行使城市規劃管理的權力。實行統一規劃集中審批,分級管理,按職責分工,各司其職,與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共同搞好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二)法律管理方法,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
社會主義的法制管理,主要指城市規劃、城市住宅、公用設施、園林綠化、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劃管理,是城市法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是由立法、守法、司法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構成的統一體,其中主要的是立法,否則就談不上守法和司法,更談不上法制。因此,盡早形成我國的城市建設法規體系,是城市規劃管理工作者的迫切要求。城市建設方面法規的執行,除了一些嚴重的違法行為應有司法部門在建設城市、管理封存市中的實際作用,保證城市規劃健身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三)經濟管理方法
目前,我市在規劃管理中使用的經濟方法有三種。第一對違章建筑管理的獎罰:第二對規劃管理工作的一些規定和要求,在沒有可靠保證情況下。要求用戶繳納必要的保證金:第三城市土地臨時占用的有償使用。采用經濟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將建設單位和用戶的利益,同國家和城市的利益正確地結合起來,保證城市總體規劃和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施行經濟管理方法,也要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和保證,杜絕管理部門巧立名目,濫行收費,給國家、集體、個人增加不合理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張坤民,溫宗國.城市評估與指標體系[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2]李文婷,舒廷飛,施鳳英,張春霞.生態城市及其規劃的研究進展與問題[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