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旗
【摘要】加強地理標志商標品牌的培育和營銷推廣,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和知名度,帶動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和產業發展新的著力點。要提升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認識,精確定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發揮地理標志產品品牌集聚效應并發揮。
【關鍵詞】地理標志;提高認識;精確定位;集聚效應;推廣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成為人口、資源、資訊的聚集地,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大。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首府城市,對全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呼和浩特市自2000年確立“奶業興市”戰略以來,乳業得到飛速發展,培育出伊利、蒙牛兩大乳業龍頭企業。2005年,呼和浩特市被中國輕工業協會和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對呼和浩特市及內蒙古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引領帶動作用。“乳都”這一名片,宣傳了內蒙古的綠色、健康、無污染的農畜加工產品和草原文化,確定了“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綠色發展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事實上,內蒙古獨特的自然條件,綠色的農牧業環境,孕育了一批獨特的綠色農業產品、品牌。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生態原產地地理標志商標品牌的注冊保護,內蒙古及呼和浩特市成功注冊了一批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在經濟新常態下,重視地理標志商標品牌的培育和營銷推廣,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和知名度,帶動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和產業發展新的著力點。
一、呼和浩特市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培育情況
(一)地理標志商標品牌的概念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指產于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包括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如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部分來自其他地區,并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
(二)呼和浩特市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培育現狀
呼和浩特市轄市4區及4縣(托克托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和林格爾縣)、l旗(土默特左旗)。總人口308萬人,總面積17224平方公里。人口約為全國一線城市的1/8,土地面積約為一線城市的3倍,發展空間廣闊,為產業調整、新產業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呼和浩特市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為特色農牧產品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在地理標志品牌培育方面,首先,呼和浩特市注重地理標志產品申報。近年已獲批的有武川土豆、武川莜面、武川蕎麥、托縣彩米、托縣茴香、托縣辣椒、清水河胡油、清水河小香米、清水河小黃米、清水河海紅果、涼城123蘋果、涼城黑柳子脆甜瓜和畢克齊大蔥等。其次,注重地理標志產品深加工。例如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對武川莜面品牌進行了挖掘和整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行精深加工,先后引進燕谷坊(集團)公司、西貝餐飲集團等龍頭企業,建立了現代化的莜面生產線,進行莜面開發加工。目前,武川莜面年產銷能力達650萬公斤,遠銷大江南北,并已走向世界。第三,搭建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宣傳、交流平臺。例如從2013年至今武川縣連續舉辦四屆“內蒙古·武川莜面文化節”,提升了武川莜面的品牌效應。特別是呼和浩特市舉辦的“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展銷會”為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提供了更大的宣傳推廣平臺。當然,就總體而言,與發達地區相比,社會對于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認可度、重視度仍不夠高,對產品商標品牌保護和開發不夠,市場定位模糊,宣傳營銷推廣力度不夠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地理標志品牌營銷推廣尚須全面規劃。
二、呼和浩特市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營銷推廣策略
(一)進一步提升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認識
l、提升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資源稀缺性的認識。如“畢克齊大蔥”的形成離不開當地良好的地理、氣候、土壤和人文等條件。畢克齊鎮地處富饒的土默川平原,境內水資源豐富,水質甘甜清涼,且富含多種有益健康的礦物質。此外,該鎮全年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鉀含量的積累。“清水河小香米”生育期長,為145-150天,米質細膩,口感獨特,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均衡的17種氨基酸,蛋白質,其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類中獨占鰲頭。在工業化、市場化背景下,大部分商品趨于批量化、同質化,而市場需求日趨差異化、個性化。因此,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成為區域的稀缺性資源,是獨特地理、文化和傳統工藝的結晶。充分認識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的資源稀缺性,才能保護好、開發好這些產品及商標品牌。2、提升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經濟價值的認識。不但應該看到地理標志產品自身的經濟價值,還應該充分認識到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所帶來的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品牌效應、名片效應。認識到做大做強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是調整產業結構,進行供給側改革,發展城市和縣域經濟的新經濟增長點。
(二)進一步精確定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
1.突出個性,精確定位地理標志產品。任何產品均由產品的屬性、特點、生產狀況和營銷狀況等構成。要了解市場需求,精確定位地理標志產品特色。如對于地理標志產品有些要突出生產條件、有些突出營養成分、有些突出加工過程、有些強調差異化特色。準確定位才能提高消費者認可度,贏得市場。2.突出個性,精確定位地理標志品牌。按照市場營銷理論分析,產品和品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產品是品牌的基礎,品牌是產品的提升和附加值;產品是實物,品牌是文化。精確定位地理標志品牌,對地理標志產品產業發展趨向意義重大。例如武川莜面定位為地方美食即挖掘地域文化,適合于旅游業,定位為保健食品即迎合綠色健康概念,有利于保健、休閑業,定位為快餐,要學習快餐文化,走國際路線,則利于快餐業。品牌定位關鍵在于在消費者心目中確定品牌形象和地位。
(三)進一步發揮地理標志產品品牌集聚效應
1.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形成集聚生產規模。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是現代農業,農業工廠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要使龍頭企業規模化生產和農戶分散生產相結合,傳統種養植與現代農業工廠種養植相結合,以龍頭企業引領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據統計,呼和浩特市有龍頭企業322家,年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規模和效益居全區首位。已經形成以和林縣、土左旗乳產業集群,托電園區玉米加工產業集群,武川、和林格爾、清水河縣的肉羊產業集群。在此基礎上,引導龍頭企業參與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發展。2.構建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物流體系和互聯網+,形成現代營銷網絡。構建地理標志產品品牌物流體系,一條龍服務于地理標志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發揮地理標志產品品牌集聚效應。通過互聯網+以及傳統媒體、展銷會、高峰論壇多方面拓寬產品銷路,宣傳推介產品品牌。3.合理規劃布局,建立地理標志產品生產示范區。發揮政府及行業協會職能作用,對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制定合理規劃,在條件好的地區設立“示范區”如在市4區和4縣l旗各重點選擇l_2種地理標志產品品牌設立示范區。同時,根據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定位,結合當地產業發展特色,發展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延長產業鏈。
總之,要通過戰略規劃及營銷推廣,不斷做大做強呼和浩特市的地理標志產品品牌,使其成為呼和浩特市綠色發展的新引擎、新經濟、新名片。
參考文獻:
[1]“國家地理標志保護”[N].百度網
[2]云艷芳,張春遠.”武川莜面”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N].呼和浩特新聞網
[3]“呼和浩特市地理標志產品”[N].百度網
[4]“呼和浩特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N].呼和浩特日報.蒙商網
[5]吳婧,袁文華,張文超,劉碩,李超.縣域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提升策略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消費導刊,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