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裕鵬
【摘要】會展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產物,其發展和壯大對城市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會展產業已經成為許多城市競相發展的產業和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本文化在分析長沙會展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對長沙市會展產業發展的戰略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會展產業;城市發展;發展戰略
一、深刻認識會展產業對拉動長沙發展的重大意義
當前,長沙市會展產業正快速發展,會展業在拉動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加強。會展產業是有力的溝通工具和有效的宣傳手段,在科學進步和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它的綜合職能己不僅是經濟貿易,而且還包含著社會、文化、科技和政治,并以其有目共睹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各地城市形象的窗口。會展產業的發展對城市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從世界來看,著名的“會展之都”,如美國拉斯維加斯、澳大利亞的悉尼、德國的慕尼黑、德國的法蘭克福、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中國香港等,無不是政治、經濟、文化、貿易和金融的中心城市。會展產業可以有效促進地區間貿易往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振當地經濟發展,會展產業為各方搭建了交流、展示、交易的平臺。國內不少城市把會展業作為支柱產業。因此,大力發展會展業對拉動長沙的發展的具有重大意義,具體如下。
一是為城市發展帶來巨大的收入。會展產業同其他行業相比,具有直接性、集中性的特點,能夠在一定有效的時間和范圍內為參展商與觀眾建立一個直接、可靠、便利的交流環境,從而有利于貿易的成交,帶來客觀的經濟收入。這幾年會展經濟對長沙市城市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截至2017年底,長沙市會展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數量和規模上取得了進一步的跨越,會展經濟實現了平穩健康的發展。
二是為城市增加大量就業機會。會展產業具有對勞動力的高容納性的特點,可以從不同工種、不同部門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據統計,每1000平方米展出面積可創造100個就業機會。北京申奧的成功,帶來的就業機會就有幾百萬個;在香港,一年的會展活動可大約為香港居民提供9000多個就業機會。除了會展本身和連帶其他相關行業能創造就業外,通過會展貿易和投資的成交而引致的生產所帶來的就業更不可忽視。近年來長沙市會展產業的發展給長沙市各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所初步測算,僅2017年,長沙市的會展產業發展就為長沙市提供十萬多個就業機會。
三是能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和創新。近年來長沙展會的舉辦吸引了大量的參展商和觀眾,從而刺激了商品和勞務的消費需求,推動商業、服務業的發展;長沙諸多大型會展活動的成功開展需要舉辦地的交通、運輸、電訊等基礎產業的配套支持,所以也相應促進了長沙地區整體綜合經濟實力的提升。可見,會展業與其他產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業通過關聯效應和擴散效應,帶動建筑、旅游、餐飲、金融保險等其他產業的發展,使產業結構的發展順著第一、二、三產業優勢地位順向遞進的方向演進,使城市的產業結構向著更加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方向發展,最終推動著經濟的發展。
四是改善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建設。近年來,長沙市的展館建設工作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長沙市大力推進展館建設相關工作,其中省會長沙市繼續加強長沙市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市展覽館、紅星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高新區麓谷會展中心和青竹湖國際會展中心六大展館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建設完善工作。這些超大型展館及專業主題展館工作的穩步推進極大地促進了長沙市會展經濟的發展,也使得辦展分布略有調整。這些場館的建設改善了長沙市城市的面貌,完善了城市建設。
五是提升城市的開放程度,樹立城市形象。城市舉辦會展,服務會展,也就是在樹立城市形象。會展產業的發展,對于提升舉辦地城市形象、對外開放程度,推進城市自身的改革,文化的進步等方面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二、長沙市會展產業發展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長沙市會展產業初見成效,辦展主體實力增強,會展產業國際化意識提升,會展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形成了以汽車、工程機械及配套件、房地產及建筑裝潢、農業及食品、旅游商品、文化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展會,初步形成了以展會為主,向會議和節慶活動延伸的良性發展局面,如金鷹電視藝術節、長沙橘子洲國際音樂節、瀏陽國際煙花節等一批節會活動品牌。但是,與全國整體發展水平、與先進城市發展速度相比,長沙會展產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歸納如下。
一是對會展產業認識不足。會展產業還屬于較為新興的行業,當前長沙市總體上對會展行業認識不足。大多數人對這一新興的經濟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并不了解,這也就造成許多人認為會展只是一種商品買賣活動,甚至只有一項促銷活動,沒有認識到會展行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沒有認識到會展經濟對當前城市經濟建設的巨大推動力,政策層面盡管出臺了不少支持政策,但效果不明顯。
二是會展基礎設施制約。長沙會展場館建設起步晚,發展慢,相對落后。長沙作為省會城市,先進的展館設施不足,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處于落后局面。從規模與配套來看,長沙的專業性場館規模小,設備簡陋陳舊,綜合配套功能弱,發展空間不足,展覽場館供給不足已成為制約長沙會展產業提質提速升級的瓶頸。因缺乏大型展覽場館,長沙會展產業鏈脫節,不利于大型會展項目的培育和引進。
三是知名品牌不多。由于長沙會展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受到策劃、招展、組展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組展公司多追求綜合化,強調小而全,希望以此吸引更高層次、更多類型的參展商,反而造成展會專業性不強、特色不鮮明、規模普遍偏小、吸引力不強。導致目前長沙缺乏足夠多的具有影響力的會展品牌,在國內會展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四是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滯后。長沙會展專業人才建設滯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而專業化人才培養體系還未形成。與發達地區相比,長沙的會展人才教育和培訓較為缺乏。只有為數不多的學校(僅湖南商學院、長沙學院、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會展專業,也沒有專門的會展人才培訓機構。另一方而,長沙會展人才流動性較大,導致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難以穩步提高,也制約了會展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加快長沙市會展產業發展的策略
一是要科學定位長沙會展產業,制定會展產業專項規劃。長沙會展產業發展有一定的基礎,優勢也明顯,但這一優勢現在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長沙市要下定決心將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來抓,努力將自己打造成中部地區的會展強市,將長沙市定位為中部的會展之都,打造成國內國際會議目的城市。長沙市人民政府應組織專門班子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長沙市會展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長沙會展的發展目標、發展布局、發展對策和措施等進行統一的部署和安排。
二是健全法規,創造良好的環境。長沙市要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和行業自律,營造良好的會展環境,通過宏觀調控,優化資源配置,培植品牌展會如“旅游展”、“高等教育展”。同時還應成立展覽行業協會,制定規章制度,加強行業自律的協調,尤其是對會展主辦者及參展商的資質和信譽進行嚴格審查,制定有關會展產業方面的法規來規范整個會展產業行為。使長沙市會展產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另外,發展會展產業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和規律辦事,實行政企分開和市場化運作。讓企業和消費者真正成為會展產業的主體,這樣可以防止政府過多干涉會展企業的市場動作減少行政指令對其發展的限制弊端,真正發揮會展產業的作用.
三是培育高端品牌展會。長沙市要積極擴大現有的“金鷹電視節”、中國中部(湖南)國際農博會,等展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培育高端品牌展會。一是聚焦區域主導產業,加大會展資源整合和高端會展品牌培育,力爭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汽車制造、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軍民融合、健康醫療、現代農業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展會。二是聚焦消費需求升級,積極培育與居民生活密切關聯、影響力較強的房屋裝修、健康養生、教育醫療和酒店用品等各類精品展會,提升專業展會的價值和品牌。三是聚焦國際產業轉移新態勢.積極引進國家級協會和國內知名企業來長沙舉辦各類學術會、年會、訂貨會等,促進會議與培訓、投資洽談融合發展。
四是加快會展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會展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泛,利用會展業主體自身優勢,推進餐飲、酒店、零售、交通、房地產、郵政、金融保險以及相關現代化服務業的發展,為整個現代化服務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結合國內會展業發展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發展機制,同時進一步規范會展業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制度,約束會展業的服務行為,推進我國會展業逐漸向高端服務方向發展。
五是加強會展人才隊伍建設。會展業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一要引進和培育會展高端人才。培育一批從事會展項目管理、策劃、廣告制作、營銷的會展專業技術、管理人才隊伍;通過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從國內外公開招聘有專業辦展經驗、有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經理人才。二要建立會展人才培訓平臺。建立以政府為引導、以會展企業為核心和培養方向,和以高校教育為基礎、以社會培訓為輔助將高校、社會和企業三者相結合培養會展人才,設立會展人才培訓基金,重點培養市場急需的會展人才。三要加強會展人才的科學管理。建立會展行業專家庫和會展從業人員人才庫,對會展高端人才實施柔性管理,建立一系列對會展從業人員的考評制度和標準,完善考評機制,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建立會展從業人員的績效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