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涓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戰略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加快我國西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利于縮小我國的貧富差距,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轉型,提高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地位,同時“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也將有利于我國公共外交的發展,對此,本文的研究就是對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的探析。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公共外交;發展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使得“一帶一路”戰略方案就此起航?!耙粠б宦贰睉鹇詫⒊浞忠揽课覈c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臺,來促進不同區域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加深不同區域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
一、“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背景
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將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且經濟格局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正在醞釀一次深刻的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有效避免西方經驗的局限,使得其在公共外交中遵循“四項基本原則”的同時,將為我國經濟治理、國家治理、社會治理進一步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有利于創造強有力、新格局的世界經濟貿易體系1]。當前,在我國經濟“新常態”和改革“空轉”情況下,迫切需要加強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引領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統籌促進國內各領域改革發展特別是供給側改革。
二、“一帶一路”戰略在公共外交發展中所遵循的原則
“一帶一路”戰略在公共外交發展中所遵循的原則有以下幾點:第一,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第二,堅持開放合作原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第三,堅持和諧包容原則,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并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第四,堅持市場運作原則,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的作用。第五,堅持互利共贏原則,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融合
共建“一帶一路”戰略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融合。
(二)有利于緩和我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有利于緩和我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由于黃巖島、釣魚島等事件,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一度劍拔弩張,我國針對于一些試探我國底線的國家予以了回擊,展示了我國的戰略決心和實力,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扭轉了對菲律賓、越南以及日本的戰略被動關系,我國得力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掌握了對這些周邊國家更多的主動權,而周邊國家為順應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周邊國家外交開始趨于緩和。
(三)有利于刺激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刺激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利于實現我國經濟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經濟的對接,可以充分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我國經濟的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使得我國的經濟得以快速的發展,同時促進我國國民經濟轉型。
(四)有利于開創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新型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不同于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概念,其與其它經濟概念相比,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愿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使得“一帶一路”戰略將有利于開創不同國家之間的一種新型合作。
(五)有利于實現全球化再平衡
傳統全球化由歐洲開辟,由美國發揚光大,形成國際秩序的“西方中心論”,導致東方從屬于西方,農村從屬于城市,陸地從屬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應。如今,“一帶一路”正在推動全球再平衡,“一帶一路”鼓勵向西開放,帶動西部開發以及中亞、蒙古等內陸國家和地區的開發,在國際社會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發展理念。同時,“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動推廣中國優質產能和產業的一種方式,將使的沿途、沿岸國家獲益,改變了歷史上中亞等絲綢之路沿途地帶只是作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過道而成為發展的現狀,超越了歐洲人所開創的全球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地區發展不平衡,推動了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的措施
(一)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是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的基礎,以文化帶動國家之間的交流可以提高各國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參與度與合作意愿,因此,我國在與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公共外交時應高度重視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讓他國的民眾感受到中國的友善,使之可以理解“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意圖。
(二)多考慮他國的根本利益與切身需求
在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時,應多考慮他國的的根本利益與切身需求,在具體進行公共外交時應同時站在兩國的利益上,在保障我國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照顧到他國所擔心的“一帶一路”戰略對自己國家發展所不利的方面,積極消除后他國的擔心與顧慮,為他國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一定的信心,讓他國的根本利益與切身需求得到保障。
(三)提供不同區域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平臺
我國在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時,應為不同區域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提供相關的平臺,不同的國家可以利用相同的經濟交流平臺去進行該國先進技術的改進,與不同智慧思維之間的碰撞,使得他國可以在經濟交流平臺上了解到“一帶一路”戰略對促進區域間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使得他國在與我國進行“一帶一路”戰略下公共外交時可以消除疑慮。
(四)完善政策措施
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公共外交發展過程中,應完善相關保障他國利益不受損或“一帶一路”戰略項目正常、有序進行的政策措施,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降低他國參與“一帶一路”戰略項目的風險度,使之提高我國與他國之間的信任度,保障“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公共外交的順利進行。
(五)積極利用媒體的宣傳
媒體的宣傳力量是無可厚非的,在進行“一帶一路”戰略公共外交時,應利用好媒體的宣傳力量,將“一帶一路”戰略的核心思想通過利用媒體來加大宣傳,使之讓他國可以及時有效的了解到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讓“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我國加深與他國之間的外交關系。
(六)打造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中公開提倡要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一新型國際外交政策關系,基于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在維護我國利益的情況下應同時兼顧到他國的利益需求,讓“一帶一路”戰略成為謀求本國發展與推動他國發展的新實踐,努力讓“一帶一路”戰略結束豐碩的果實。
五、結束語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楊.淺談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用[J].科普教育,2017(12):12-13
[2]孫旭東.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0):23-25
[3]文創科.“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J].國際觀察,2017(8):18-19
[4]周青青.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究[J].學習與探索,2017(21):20-21
[5]林以華.淺析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J].社會科學,2017(15):25-26
[6]顧海亞.基于“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7(23):17-18
[7]李國華.“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公共外交發展策略探究[J].智庫中國,2017(10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