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今彬 丁雪如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方式趨向了多樣化,養老模式更是突破了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形成家庭、社區、市場化養老并存的局面,出現了異地養老、以房養老、“侯鳥式”養老以及生態養老等新模式。通過健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點,豐富居家養老服務形式,打造更加便捷、多樣的養老服務。我們僅以錦州為例,調查上門養老機構在錦州的大市場環境,以及當前養老服務消費人群和潛在養老消費人群對上門養老機構的態度,和渴求得到的服務。錦州有望于通過健全上門養老服務網點,豐富養老服務形式,打造更加便捷、多樣的養老服務,努力實現“老人下菜單,服務送上門”的全新養老模式。
【關鍵詞】上門養老;需求偏好;市場環境;多元化服務
一、調查方案設計
調查方法:文獻調查法和問卷調差抽樣查法,問卷調查主要采用抽樣調查法
調查對象:錦州市市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
調查范圍:錦州市古塔區、凌河區和松山新區
樣本確定:
(一)編制抽樣框
首先我們將總體定為錦州市,以該城市老人較多的行政區為一級單元的抽樣框,然后再使用三階段抽樣方法。第一階段抽出行政區作為第一階段抽樣單位,二級單元的抽樣框是第一階段入樣的行政區的所有社區;第二階段通過分層抽樣抽出社區作為二級抽樣單位;第三階段的三級單元抽樣框為各層中每個人樣社區所有老人。
(二)調查樣本的選取
如表2所示。
在本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453份,有效回收400份問卷,問卷回執率為88.89%。調查樣本分布基本符合錦州市老人分布,樣本具有代表性。
二、調查實施
調查組織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分為調查前期,調查中期和調查后期。我們的調查期限為2017年12月30日-2018年3月1日,使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法、交叉列聯分析、聚類分析等數據分析法。
三、數據分析
(一)上門養老市場環境分析
從市場環境上來看,政策方面不僅僅是國家、遼寧省,錦州也在推出大量的政策來支持上門養老行業的發展,包括經濟政策上面的扶持和法律政策上便捷。從經濟方面來看,錦州市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斷的增多。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上門養老這個行業有存在的歷史必要性。從文化環境上來說,居民們還是傾向于傳統的養老方式,但是居家養老的弊端又在不停的顯現,所以上門養老機構應運而生,順應時事發展起來。從技術上來看,智慧城市的不斷普及給上門養老行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居民能夠更便捷的訂購上門養老服務。總而言之,市場的大環境給上門養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會。
(二)市場需求量分析
通過古塔區、凌河區、松山新區的人口年齡統計數據得出的各個年齡段時間序列圖可以看出未來老人數在不斷的增多。不僅僅是現有的顧客群體在增加,潛在的消費群體同樣也在增加。這充分證明了錦州地區市場潛量很大,市場需求量呈上升趨勢。
(三)行業競爭分析
錦州的家政服務中心數量不是很多,同時質量良莠不齊,價格體系混亂:在照顧老人方面并不是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專門的人員,而是統一培訓一種能力,不夠專業化;服務質量不能保證,不能達到顧客的需求。通過競爭態勢的分析,養老院的評分最低,選擇養老院時最關注的是養老院的服務質量。其次是家政服務中心,在選擇家政服務中心時最關注的是質量、專業度以及價格。在選擇上門養老服務機構時,關注的是服務質量、服務專業度以及服務的品種是否豐富。所以未來上門養老服務機構在服務質量上與其他兩種養老方式存在著很大的競爭,同時要注重服務的專業度以及服務的品種。
四、結論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通過對錦州的政策背景、技術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經濟背景分析出,錦州推廣上門養老服務的市場巨大且上門養老服務需求多元化。政策環境顯示錦州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明確:鼓勵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在資金、場地、人員等方面,進一步降低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門檻,簡化手續、規范程序、公開信息等。技術環境顯示智慧城市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數據貢獻、信用體系、人口信息、氣象服務、醫療服務和社會保障。文化環境顯示錦州目前養老機構存在些許問題,家庭養老應運而生。經濟環境顯示工資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市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當出現上門養老服務機構時,如果有需要,他們選擇的顧慮就少一些,能接受的價位也比較寬泛一些。
通過對錦州市人民生活方式分析出,錦州市每家的孩子都越來越少,未來的年輕人養老負擔會越來越重,所以為了協調自己不能照顧老人與想要照顧老人的心愿,上門養老機構是必要的存在,老人能夠待在家里就接受周到的服務。同時家庭收入的提高也為上門養老提供經濟基礎。
通過對同行業的養老服務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養老模式狀況百出,存在許多漏洞,錦州市民對目前養老機構都存在著些許的不滿,同時也并不能滿足現有養老市場的需求,面對越來越大的養老市場,推出上門養老勢在必行。
為了更好的推行上門養老服務,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年齡的服務人員,不斷提高服務的人性化和時間的自由化。
參考文獻:
[1]金可.居家養老部分上門服務入醫保[N].北京日報,2016-11-22(006)
[2]馬道軍.打個電話,“養老服務”送上門[N].南京日報,2016-06-07(A07)
[3]鄧維.政府買單養老不離家服務送上門[N].南昌日報,2015-10-20(001)
[4]姚丹蘋.永寧里社區 定制養老服務送上門[N].昆明日報,2015—09-21(005)
[5]劉光磊.居家養老基本服務需求的仿真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5
[6]朱婕.養老服務“送上門”[N].甘肅日報,2014-11-28(005)
[7]武佳琳.上海市凌云街道居家老人養老服務現狀及需求的調查研究[D].復旦大學,2014
[8]張睿.5年后老人生活有變化[N].溫州日報,2011—10-28(002)
[9]李琛奇.居家養老不犯愁只因服務上門來[N].經濟日報,2011-08-25(006)
[10]李偉.宿遷市宿城區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N].中國社會報,2011-04-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