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積財
【摘要】隨著全社會對于基礎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水利水電工程投入到開發建設當中。作為事關國計生民的重要工程項目,必須提升其建設水平,確保工程質量,以保證日后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礎處理施工作為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基礎環節,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關注,為優質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能為施工單位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點項目,其工程質量與社會經濟發展及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規模大,涉及范圍廣,其施工過程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一旦處理不當,甚至會引發質量問題。通過基礎處理施工技術,可使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針對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進行專項研究。
1 水利水電工程及其基礎施工的特點
通常情況下,水利水電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參與單位多、人員不易管理等特點;此外,很多時候還會受到自然條件、地理條件的限制,這些因素都會對工程質構成影響。因此,從編寫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這一環節開始,就要嚴格執行各項政策法規,確保其各項技術標準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另外,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結構比較復雜,無論是自重,還是荷載,都要高于其他工程。因為它的這種特性,更要做好各項施工技術保障,尤其在基礎結構施工環節,要遵循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地質、地貌進行充分了解,認真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錯誤,確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的優質高效。
2 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必要性
水利水電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當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地基穩定性較差時,勢必會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工程的正常建設及使用;當地基出現滲漏現象時,就可能造成基礎工程的破壞,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威脅到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施工區域的地質條件較差時,也會對基礎工程造成影響,例如出現沉降、變形等現象,嚴重時還會造成水利水電工程毀壞,從而產生重大經濟損失。因此.相關技術人員應著重對基礎工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全面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建設質量。
3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影響因素
3.1 基礎地基的穩定性
基礎地基的穩定性是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的首要因素。當地基的穩定性較差時,抗滑性也會相應的下降,工程的整體質量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即使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其整體結構的穩定系數始終維持在低位運行。當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要么在使用的過程中暴露出更大的問題,要么使整個工程的使用壽命大幅縮減,不論哪種后果,都將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整體發展。
3.2 基礎地基是否滲漏
除了確保基礎地基的穩定性以外,還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滲漏現象。因為滲漏現象也會對水利水電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蛘哒f,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地基空隙過大,就加大了發生地基滲漏的風險,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發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應在施工中經常檢查地基是否存在滲漏情況,降低問題的發生機率。
3.3 基礎地基沉降幅度
基礎地基的沉降幅度也是影響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到地質條件等方面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地基出現沉降現象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當沉降幅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使整個工程結構發生變形,所帶來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谶@種原因,就必須在施工的過程中對地基沉降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從源頭上阻斷這一危害的發生。
4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中技術的應用要點
4.1 灌漿技術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過程中的灌漿技術主要是通過對材料的合理調配,使其呈現出一種漿液狀態,再通過機械設備將這種漿液狀態的材料灌注到縫隙或者地層當中。當其固化以后,就會對地層起到加固作用,可有效防止出現地基滲漏的現象。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嚴格按照其技術規范進行操作,確保灌漿孔的深度達到60m以上。在進行孔底偏差測量時,要準確測量出孔的傾斜度,確保孔距大小不超過規定要求。當鉆孔深度不斷加深時,需隨時對偏差進行控制,測量鉆孔傾斜度,確保偏差值不超過20m。為保證施工質量,技術人員可采取封閉灌漿法從上往下進行灌注,然后再鉆孔。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就將屏漿時間應控制在半小時左右。隨著巖層滲透量的逐漸增大,需通過屏漿使灌漿質量得到持續增強,同時,控制好灌漿起始壓力,不斷強化處理效果。
4.2 錨固技術
由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施工過程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通過錨固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來自于地形方面造成的影響,緩解施工壓力。在應用錨固技術之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地理情況、地形位置、地質條件等方面進行勘測,并對勘測數據進行分析,再根據工程要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錨固施工圖紙。只有在這種前提下,才能將錨固技術的各項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最終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4.3 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
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中一種極為常見的施工技術,它可以有效加強基礎地基的強度,在提升基礎地基穩定性方面發揮出一定的促進作用,且具有非常顯著的施工效果。該項施工技術主要包括先張法和后張法兩種處理手段。因為這兩種方式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在二者中進行合理選擇。以處理地基沉降為例,其處理方法主要有靜壓法、錘擊法等等,方法不同,所產生的結果也不盡相同。需根據施工技術方面的具體要求,以及當下的具體情況進行選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其技術價值。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處理施工環節對于整個工程質量來說非常關鍵,且基礎地基部分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日后使用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必須確保其施工質量。但是,這項施工卻因其工程特點,會遇到很多影響因素,一旦處理不好,將對工程整體結構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因此,對基礎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認真把握好每一個環節,一是確保所選用技術的合理性,二是保證將技術優勢發揮出來,從根本上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確保工程的順利完工,極其日后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及穩定性,推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事業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博,李鳳鳴.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探析[J].科技與企業,2014(21):114-114
[2]張麗華.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6):225-225
[3]馮彬.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