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君
【摘要】教學模式不是對教學活動的”復寫“,而是在能否充分顯示自身個性的前提下,略去了開展某一教學活動的不重要因素,從理論高度簡明、系統地反映模式自身。因此它是對某一理論的濃縮,對實踐的提煉,具有概括性,特定的體育教學模式反映了一定的體育教學思想,且對教學模式的各環節進行簡化,以教學程序的方式展現出來。
【關鍵詞】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特點;體育教學功能
一、體育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簡潔概況性
教學模式的概括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的表現形式表現內容和表現種類上。表現形式的概括性,即用不多的筆墨,少許的線條、符號或圖表就可以基本反映整個教學模式。表現內容的概括性即對教學活動的理論或實踐加以濃縮、提煉。表現種類的概括性,即把具有共同特征的模式歸結為一類。
(二)可模仿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一方面是指體育教學模式易被教師模仿。因為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的操作化,又是教學實踐的概括化。每一教學模式都提供了教學在時間上展開的邏輯步驟以及每一步驟的主要做法,即操作程序。教師在教學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一目了然,易于操作。
(三)具體針對性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針對教學實踐的問題或問題的某個方面而建立的,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對象,不同的外在體育教學環境,會形成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因此,體育教學模式有自己特定的教學目標和使用范圍,而不能包羅萬象。從這一意義上講,世界上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可能模式,也不存在最優的模式。然而教學模式與目標又決非是一對一的關系,一般而言,一種模式具有多種目標,多種目標又有主、次之分,其中主要的目標便是此模式與彼模式相區別的特征之一,也是人們有針對性地選用模式的重要依據之一。
(四)相對穩定性
體育教學模式因不同的教學指導思想和理論而體現差異性,然而體育教學模式一旦確定,就代表了一定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也表示了某一特定條件下的具體操作的穩定性,可模仿性,具體相同的理念、外在條件,便可以容易地被體育教師所模仿,這種特性就是體育教學模式的穩定性。當然隨著時代變遷,指導思想與外在條件等發生質的變化,體育教學模式也會相應地加以調整,變更,因此體育教學模式的穩定性是相對的。
(五)靈活性
教學模式的程序具有較大的不可置換和逆轉性,如赫爾巴特的“明了一聯想一系統一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惟一的教學程序,然而,當代教學模式明顯改變了這一特點,使程序向靈活性發展。如“發現教學模式”僅屬于發現教學模式家族中的一種。雖然它十分具有代表性,但在當代教學中還存在著發現教學模式的多種變化。如在我國開展的“實驗引探式”、“引導發現法“、“啟發探索式”、“實驗一綜合一引探式”等等。它們雖然與“發現教學模式”在操作上程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操作程序上的靈活性,消除了人們對模仿教學模式會不會使教學變得僵化這一心理顧慮,同時,它也為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條件去選擇模式,進而根據自身和學生的特點創造模式提供了條件。
(六)整體性
體育教學模式從整體上處理教學活動,它既要對教學活動中的教師、學生、課程等主要素的地位作出規定,又要對影響體育教學活動并在教學活動中起重要作用的其他因素,如教學物質條件、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時間或空間、教學群體、學生合作、師生互動關系等加以說明。這幾乎涉及體育教學論體系中的基本內容,所以人們又稱為教學模式為“微型教學論”。這特點,提醒我們在認識和運用教學模式必須全面把握。
二、體育教學模式的功能
(一)體育教學模式的中介功能
教學模式它既能對教學活動進行理論指導,使教師能在深遠的背景中思考教學的若干問題,又能為教學實踐提供操作程序和策略,方便教學。體育教學模式的“中介”功能也是如此,它既是體育教學相關理論的具體體現,又能為體育教師提供具體的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以便更有方向性地開展實踐活動。尤其是具體的操作策略的制定,顯得相當重要,因為操作程序雖有一定的共性,但體育教學活動與其他教學活動不一樣,室外環境受干擾因素多,學生體育基礎不一樣,練習的效果也不同,因此體育教師應在一定的外在條件和環境變化情況下制定不同情景中的體育教學操作策略,才能有的放矢,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體育教學模式的簡化功能
體育教學活動具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這僅靠人們的思辨和文字的方式去處理顯然是不完全的。從客觀上看它是符合現代體育教學任務的,既重視了體育知識的學習,又注重了體育技術、體育技能的學習與掌握,既著重于學生的學習目標,又著眼于教師的設計方案;既反映了教學理念,又注重具體的操作策略,因此它具有可操作性,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機制。它比抽象理論更具體簡化,為體育教師提供了基本框架,接近教學實際,一目了然,最易被教師理解、選用與操作。
(三)體育教學模式具有解釋、啟發的功能
體育教學模式可以用簡潔明了的方法來解釋相當復雜的現象,體育教學模式的建立給人以整體的框架通過文字的解釋使我們加深了對模式的理解,具體的某種教學模式核心環節是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形成性評價,這種模式體現了診斷、確立目標、定向、反饋和矯正這五種功能,體現了集體化教學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學生認識發展。模式的建立引導教師和學生來關注某一教學環節,使模式又有了啟發的功能。
(四)體育教學模式的預測功能
體育教學模式是建立在體育教學內在規律及邏輯關系的基礎上的,因此,它可以幫助人們對體育教學的進程或結果進行推斷,一當一個模式建立后,可以根據其內在、本質的規律及其現象來完成推斷功能。如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學生在愉快中學習體育,并享受體育活動的快樂,同時學會一種基本的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若在教學中并非達到這種預先的目標,那么就應作相應調整,若達到了,則與事先的預測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