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
【摘要】新一輪的扶貧開發,南疆三地州按照片區區域發展實施扶貧攻堅,以貧困村為基本單元,國家和自治區加大南疆三地州扶貧力度,在資金、政策、項目上給予傾斜。
【關鍵詞】南疆三地州;扶貧;增效
一、加大扶貧資金投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一)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要加大國家及自治區扶貧資金的支持力度,以單個項目補助等此類補助途徑,拓寬獲得扶貧資金的渠道,為南疆三地州經濟社會的持續高效發展夯實資金基石。財政部門要建立南疆三地州扶貧資金專項管理程序,加大財政轉移支付。要鼓勵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三地州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分支機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服務形式的,為三地州的扶貧開發掃除經濟障礙。
(二)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監管力度
加大扶貧資金專項監督管理是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的關鍵舉措。要實行財政扶貧資金的專戶管理,使用過程要符合扶貧開發規劃統籌安排。建立扶貧資金分配激勵機制,同時還需實行專屬監督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專門人員走進農村、深入項目區,跟蹤了解扶貧資金使用情況以及項目建設進度。
二、引入扶貧開發社會力量。促進貧困居民增收
(一)加強扶貧開發的社會力量
政府機構、國際機構、社會成員以及貧困農戶是南疆三地州扶貧開發工作的主體,當前全國已形成專項扶貧、社會扶貧、援疆扶貧以及行業扶貧“四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充分引進社會各界力量投入扶貧開發中,鼓勵非政府機構開展扶貧及慈善公共事業,還要建立民間中介組織,形成“合作經濟組織+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如此既能提高貧困農戶的脫貧積極性又能增強扶貧資源的利用水平。
(二)提高宣傳力度及政策的保證
一是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宣傳手冊等宣傳途徑傳播扶貧濟困的公益理念以及社會責任意識,打好社會廣泛參與扶貧的群眾基礎。二是完善南疆三地州貧困地區信息統計工作及公開機制,使企業和貧困村貧困戶實現及時有效的連接。三是大力保障各行業投入扶貧工作的積極性,給予貢獻巨大的企業、組織以及個人精神或物資獎勵,宣傳好模范的帶頭作用,激勵社會各界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扶貧工作中來。
三、建好公共事業,營造良好的扶貧開發環境
(一)致力于基礎設施水平的提高
當前,南疆三地州的基礎設施建設仍較薄弱。因此,當前扶貧開發工作中,加快建設山區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使南疆三地州農業生產用水問題得到解決:構建南疆三地州與國內以及鄰國的交通運輸體系;依靠國家及政府的特殊政策,建設好農村公路、口岸公路等,發展好鐵路建設,建設多層次的鐵路網,加強口岸經濟交流,加強航空建設,從而帶動和推進南疆三地州的社會經濟發展。
(二)健全市場體系,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南疆地區市場化水平低,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還沒有確立,因此,要加快南疆三地州的市場化改革,扶貧開發的效率大幅提高。要加大農業產業組織化,加強構建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市場以及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創建和完善“小政府、活市場、大社會”的政府職能,打造現代經營模式。
(三)構建社會保障制度及社會救助體系
當前南疆三地州普遍存在社會救助覆蓋不全且水平較低,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構建社會保障制度及社會救助體系。一要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制度。二要完善保健制度,增強公共衛生保健能力,加強衛生保健宣傳力度,提高農民預防各種地方病的能力。三要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在情況特殊地區,將扶貧專款中劃出一部分,用于醫療扶貧,同時與社會救助體系兩者結合起來,這樣既能讓貧困者得到方便快捷的救助,又能減少組織成本。
四、優化產業結構。發揮產業扶貧作用
南疆三地州是傳統的農業區域,由于交通運輸條件差,自然環境脆弱,促進農產品效益提高方面存在著瓶頸。所以,要強調發揮現有資源優勢,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一)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南疆三地州的基礎產業就是農業,所以要依托棉糧林畜四大基地為基礎,優化區域布局,加大棉花產業帶建設,支持喀什地區以及和田地區發展優質高產棉區。重點促進一批優質商品糧產地的建成,形成規模化產業。發展特色林果業產業化。使畜牧業走向產業化發展道路,打響自己的品牌,例如麥蓋提縣多浪羊種羊產業、岳普湖縣驢產品系列產業以及和田地毯等。
(二)突出發展工業
在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中同時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工業,加大工業發展的力度和廣度。同時在南疆三地州適宜的縣市建立承接轉移示范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借助新一輪對口援疆東風,發展規范化、集約化及特色化的產業園區。比如,建立澤普特色石化園區,做好和田天然氣利用規劃,使天然氣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利民項目。
(三)積極發展特色產業
例如,在一些地區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業、旅游及文化產業,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維吾爾醫藥、清真食品制造業等一批富民產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的力度,解決貧困勞動力的收入問題。在適宜的區域,以南疆三地州的自然資源作為依托,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清潔能源產業和生態旅游業等。例如在喀什地區,可充分發揮沙漠資源等自然風光優勢,大力推進探險、沙漠觀光等旅游業;和田地區沙漠較多,可在沙漠邊緣,種植紅柳、大蕓等形成特色沙漠產業。
五、開展教育扶貧。促進南疆三地州人口素質的整體提升
(一)提升貧困區人口自我脫貧的動力
要調動南疆三地州貧困戶自我脫貧積極性,形成自覺的內生動力。國家和社會在扶貧開發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可是脫貧不能靠政府靠外界包辦、代替。要積極引導貧困戶徹底改變以往的“等靠要”觀念,提高自我脫貧自覺性,讓他們不僅靠政府,還能主動去尋找出路、想辦法,形成脫貧的內生動力。同時選好領頭羊對農村扶貧開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選出優秀的帶頭人,組織好、領導好各界的作用,帶領貧困戶門脫貧致富。
(二)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
通過教育及培訓等途徑來促進勞動者獲取和掌握一定的技能,從而提高勞動者素質。所以說,通過教育投資來改善貧困區人口素質是促進貧困地區擺脫貧困,走向進步的有效途徑。一要加大三地州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增加教育硬件設施的基礎上,解決好貧困地區學生基礎教育水平低下等問題。二要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同時以技術培訓及成人教育等方式來提高貧困人口的整體素質和勞動技能。三是加大政府對人力資本的支持和引導,設立專項教育基金,還可利用各種民間辦學的力量,拓寬教育投資來源的渠道。
六、加強維穩力度。為扶貧開發創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南疆三地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周邊環境復雜,少數民族高度聚居,使其社會發展存在一定特殊性。當前新疆周邊局勢發生了顯著變化,民族矛盾以及宗教沖突不斷,尤其是南疆地區周邊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所以維護好南疆三地州的社會大局穩定,是做好扶貧開發工作以及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要嚴厲打擊“三股勢力”,對“三股勢力”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高度重視維穩工作,加大各部門間的合作,從而形成全面的多部門合作形勢,加強反恐體系建設,對“三股勢力”保持高壓威懾狀態。同時,還應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揭批“三股勢力”的丑惡嘴臉,形成全民反恐的群眾合力,壓縮“三股勢力”生存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楊國濤等.家庭特征對農戶貧困的影響:基于西海固分戶調查數據的分析.技術經濟,2010(4):42-48
[2]周愛萍.合作型反貧困視角下貧困成因及治理——以重慶市武陵山區為例.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81-87
[3]胡鳴鐸.政府部門與非政府部門貧困治理合作機制研究——以社會主義新農村為視角.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3(7):56-59
[4]沈新忠.關于鎖定扶貧對象,實施動態化管理的思考.農業經濟,2013(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