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摘要】文章探討了從醫院層面、學校層面和學生層面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各方面的培訓,以期達到對護理實習生實習前進行有效指導,進一步促進實習順利完成。
【關鍵詞】護理實習生;培訓;醫院;學校;學生
實習前進行有計劃、針對性的培訓有助于學生圓滿完成實習,為順利結束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實習前對學生強化培訓很有必要。
一、從醫院層面加強對實習生的培訓
(一)醫院對實習生的管理
邀請實習醫院相關工作人員詳細介紹請假、違紀處理、出科考試、實習鑒定與成績考核的相關規定,使實習生盡早熟知醫院管理,清楚實習內容,了解護士工作特性,熟悉醫院對實習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實習生的迷茫和恐懼,使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實習工作中,進入實習角色。
(二)醫院對護士職業素養的要求
良好的護士職業形象給患者以親切、安全、舒適感,可以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發展,所以在實習前必須加強對禮儀規范的熏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的著裝、語言、態度以及護士工作中的行為規范都顯得極其重要。護士的著裝要干凈,整潔,要符合護士職業的要求,護士的語言要親切,溫和,要堅持平等、尊重的原則,站在患者的角度與患者交談。這種交流方式更容易讓患者接受,也更能夠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工作的開展。護士的態度要真誠友善,在工作過程中要有耐心、愛心和責任心,這樣才能夠拉近與患者的距離。
二、從學校層面強化對實習生的培訓
(一)平和心態看待實習選拔和分配
對于實習選拔,由于有些醫院到校選拔實習生,對實習生的初選和面試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難免出現有些學生面試落選,無機會面試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要告知學生以良好的心態理性看待實習選拔,處理好實習選拔中的各種負面情緒,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全面提升自己。
對于實習分配,學校本著相對公平原則,以生源地就近、個人綜合能力等一定的標準進行實習分配,在分配過程中只能做到相對公平,從而會出現一些學生對實習單位不滿意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要對學生采取集體引導的方式,糾正其思想認識偏差,對個別有思想情緒的學生進行單獨談話,關注其思想動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在實習分配中戰勝挫折的能力。實習生要以樂觀的心態對待實習選拔和實習分配。不管是實習選拔被淘汰還是實習分配不理想,對于全體實習生來說,在實習的過程中都要好好熟悉基本實踐操作,掌握各種技能,努力提高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只有在實習醫院全面提升自己,才能在就業過程中占有優勢。
(二)提升專業素質
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是醫學生學習過程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學習活動都算不上真正意義完成。為保證實習質量,在實習前對學生強化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很有必要,為學生圓滿完成實習提供保障。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把專業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完美結合,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水平,還要重視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嫻熟度。這就要求學生實習前需對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復習。學校通過考試的方式鞭策學生加深鞏固基礎知識,使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強化操作技能,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一項操作,或者設置問題以集體或分組的形式解決問題,通過一系列的實踐培訓,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臨床實踐的基本流程、基本理念、基本操作知識,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提高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為臨床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就業指導
對于護理學生來說,在校學習兩年,為期10個月后的實習結束后,將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因而,實習前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十分必要,能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轉變學生就業觀入手,對學生進行就業觀疏導,講解面試技巧等,利用模擬面試招聘的形式讓學生真實地感受現實求職的場景和氛圍,使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學會靈活應對面試及面試受挫等情況,使學生對醫院招聘的要求、就業形勢、就業觀念、應聘材料、面試技巧等有新的思考,對未來求職有明確的認識,進一步確定求職的目標和方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就業壓力。
(四)安全教育
在校期間,安全教育是常規日常事項。定期召開安全方面的主題班會,讓安全工作深入到學生內心,讓學生時時注意安全,處處留意安全,事事留心安全。但下實習單位后由于缺少監督,部分學生放松了安全警惕。因此,實習前安全教育的宣講必不可少,強化安全教育,使學生熟記于心并以此理念來引導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通過播放時事熱點視頻和對發生在身邊的案例進行剖析、探討,形成自我判斷,讓學生明白安全無小事,從內心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落實自我行為。進行突發事件應對輔導,讓學生了解遇到突發事件應及時匯報與處理,消除其內心的恐懼與焦慮,為學生的人身安全、思想穩定提供有效保障。針對護理學生在實習醫院實習的特殊性,開展職業暴露與預防講座,深化學生對護理安全操作技能知識的理解學習,使學生的護理行為規范化,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做到個人預防控制防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醫患矛盾發生的概率。
三、從學生層面對實習生進行培訓
為了使實習生圓滿順利完成實習,學有所成,實習前強化角色意識轉換十分必要。邀請優秀的畢業生分享實習和工作經驗,從學生地位、環境、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使實習生能夠產生共鳴,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實習生活。
學生下點到實習醫院,醫院工作相對繁忙,另外,由于對倒班、熬夜、加班等的不適應,心里的委屈與壓力油然而生。 學生地位的變化毫無疑問會讓實習生產生心理落差,陌生的環境會讓實習生不習慣,需要時間適應與磨合,學習變得具有挑戰性,在醫院實習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要求相對較高,學習方式的改變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困難。
學生地位、環境、學習方式的變化加重了學生對實習的不適,這就要求學生在臨床實習中應從醫護人員的角度去反思自己,培養自身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加強人際關系的培養,提高溝通技巧,強化與帶教教師的溝通,與帶教教師保持良好的關系,能夠運用溝通技巧與病人進行良好互動,理解病人,尊重病人。這樣既有利于減輕病人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醫患矛盾。因此,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積極探索創新,對各種各樣的病種特征進行分析總結,掌握各個科室要掌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加速實習生角色轉換。
【參考文獻】
[1]蔡德饒,邱琳.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廣場,2013(07):227-229.
[2]張春林,黃海燕,唐克明,等.加強臨床實習生崗前培訓的初步探討[J].中國醫學工程,2007(11):941-942.
[3]郭素琴.加強旅游專業學生實習前的心理指導[J].中等職業教育,2004(12):13-14.
[4]王雪.關于護理專業學生實習前集訓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09):1468-1469.
[5]朱春艷,呂玨.醫學生到實習醫生的角色轉變之研究[J].當代醫學,2010(31):163-164.
[6]代春燕,董駿,余照明.醫學實習生角色轉換的障礙性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4(09):1648-1649.
[7]陶方.護士禮儀在護理工作中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05):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