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武 (天津)
大家對于古羅馬三世紀危機這段歷史可能并不陌生,但是知道奧歐雷斯的人肯定不多,最初他幫助皇帝伽列努斯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而后失去皇帝信任舉兵獨立最后投降身死。他發行的貨幣非常有特色,成為三世紀危機眾多貨幣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筆者根據手中掌握的資料為大家來盡量還原這一段真實的歷史,講解一下這位羅馬將軍輝煌而短暫的一生。
羅馬帝國在經歷了十二凱撒和五賢帝的黃金時代之后由于奴隸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等原因開始呈現出危機的跡象,到了三世紀演變為政治經濟的全面危機。農村資源的枯竭,城市的衰落導致了帝國政府的全面崩潰,這在羅馬史中被稱為“三世紀危機”。
皇帝伽列努斯(Gallienus 公元253-268年)在位時正值三世紀危機的高潮時期,北部有日耳曼人的入侵,西部有高盧帝國的分裂,而東部則面臨著帕爾米拉王國的獨立。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分崩離析的局面中,有很多將軍舉兵叛亂,后世史家將這些篡位的將軍合稱為“三十僭主”。而奧歐雷斯(Aureolus)正是這三十僭主之一。
奧歐雷斯大約在公元230年出生在羅馬帝國的達契亞(Dacia,今羅馬尼亞)行省的一個牧民家庭,具體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也許正是這個出身為他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騎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當時很多將軍一樣,他最初只是一個侍者,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做到了御馬總監的位置。羅馬帝國的軍隊多為步兵,面對薩珊王朝的騎兵部隊相對處于劣勢,因此伽列努斯決定建立一支精銳的騎兵軍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奧歐雷斯被皇帝發現提拔進到入這支帝國的騎兵部隊并進入元老院。他所在的騎兵部隊總部后來設在米蘭,是一支獨立的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具有高度機動的野戰部隊,而他正是這支騎兵部隊的第一指揮官,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程度。事實證明奧歐雷斯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在公元258(一說260)年,當時擔任伊利里庫姆行政長官的奧歐雷斯在摩爾沙(位于今克羅地亞)戰役中擊潰了伊格努斯(Ingenuus,三十僭主之一)的部隊。公元261年他又在巴爾干地區擊潰了另一位僭主馬克里亞努斯(Macrianus)。
在此期間日耳曼總督波斯圖穆斯(Postumus,公元259-268年)于公元259年在高盧舉兵獨立建立高盧帝國并且殺害了皇帝的幼子撒羅尼努斯(Saloninus)。所以伽列努斯在平定了馬克里亞努斯和雷加利安努斯的叛亂后與奧歐雷斯回師高盧準備摧毀波斯圖穆斯和他的高盧帝國。戰爭一開始對伽列努斯有利,但在最后關頭波斯圖穆斯成功逃脫,事后有人指責奧歐雷斯“失職”,從而被降職處分。至此奧歐雷斯與皇帝之間的關系開始產生裂痕。隨后,由于伽列努斯撤回達契亞的駐軍使得奧歐雷斯的家鄉受到蠻族入侵,使得奧歐雷斯與兩位軍官密謀叛亂,事敗之后除奧歐雷斯之外的其他人都受到了處罰,他與皇帝之間的信任已經完全喪失。奧歐雷斯萬念俱灰,遂于公元267年在米蘭宣布獨立并且邀請波斯圖穆斯與之共同抵抗伽列努斯。然而面對結盟的邀請波斯圖穆斯似乎并不領情,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伽列努斯對于這樣的反叛行為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他馬上調集大軍殺奔米蘭并且在城東的阿達爾河戰役中擊敗了奧歐雷斯并迫使其逃入米蘭城。然而就在圍城(公元268年9月)的這個關鍵這個時刻伽列努斯突然被自己的部將謀殺 ,原因至今成謎。在軍中的克勞迪被軍隊擁立為帝,是為克勞迪二世(Claudius II 公元268-270年)。奧歐雷斯也通過賄賂等方式投降了克勞迪,但是這樣的投降方式并不能保全他的生命,最后奧歐雷斯依然以謀反的罪名被禁衛軍殺害,一代將星就此隕落。而克勞迪二世則在擊敗了哥特人的入侵后獲得了“哥特征服者(Gothicus)”的稱號,羅馬的歷史從此進入了伊利里亞諸帝的復興時期。
三世紀危機時期的貨幣雖然在名義上是統一的,但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經濟狀況不同,其成色、重量和外形均有所不同。例如安東尼安原是銀幣,直徑在21毫米左右,實際重量在4.5克左右(圖1)。但是到了伽列努斯晚期其成色已經降到了含銀5%,顏色為銅色或銅質鍍銀而且幣坯縮小至19毫米左右,因此經常出現銘文打制不完整的情況,從而給人以“剪邊”之感,重量也降到了3克左右(圖2)。而同時期高盧帝國波斯圖穆斯時期發行的安東尼安成色雖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幣的顏色仍為銀色,直徑未變,重量僅略有減輕(圖3)。

圖2 伽列努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7-168年,直徑19毫米,重3.32克。正面:伽列努斯芒冠頭像,銘文:GALLIENVS AVG;反面:射手座,銘文:APOLLINI CONS AVG,腳線下:Z。羅馬造幣廠。

圖3 波斯圖穆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8年,直徑21毫米,重4.17克。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C POSTVMVS P F AVG;反面:太陽神索爾站像,銘文:ORIENS AVG。科隆造幣廠。
作為三十僭主之一的奧歐雷斯發行的錢幣與其他發行錢幣的僭主有所不同的是,其他僭主所發行的錢幣上刻的都是僭主本人的頭像,例如本文中提到的雷加利安努斯(圖4),而奧歐雷斯所發行的是刻有高盧帝國皇帝波斯圖穆斯頭像的“公關幣”。筆者認為其原因是想與波斯圖穆斯聯手共同抵御伽列努斯。雖然他發行的錢幣與波斯圖穆斯發行的錢幣非常相似但依然有很多自身特點。
1.奧歐雷斯發行的錢幣只有安東尼安一種面值,而這種幣的大小、重量和成色更接近于伽列努斯晚期的風格(圖5)。
2.波斯圖穆斯發行的安東尼安腳線下無字母或者無單個字母,而奧歐雷斯發行的錢幣腳線下多有造幣車間的編號P(PRIMA,第一)、S(SECVNDA,第二)、T(TERTIAE,第三)(圖6、圖7)。
3.絕大多數奧歐雷斯發行的硬幣反面都有“AEQVIT”、“EQVIT”或“EQVITVM”等銘文用以紀念奧歐雷斯所統帥的騎兵軍團(圖8、圖9、圖10)。而波斯圖穆斯發行的錢幣無此類銘文。
4.奧歐雷斯錢幣的發行地點只有米蘭一處,而波斯圖穆斯的勢力范圍從未到達該地。

圖4 雷加利安努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幣,鑄造于公元260年,直徑20毫米,重2.97克。正面:雷加利安努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C P C REGALIANVS AVG;反面:太陽神索爾站像,銘文: ORIENS AVGG??四咸啬吩鞄艔S。

圖5 奧歐雷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8年,直徑19毫米,重2.9克。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POSTVMVS AVG;反面:“信念”擬人女像坐像,銘文:FIDES EQVIT,腳線下:P(第一造幣車間)。米蘭造幣廠。

圖6 奧歐雷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7年,直徑19毫米,重2.8克。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C POSTVMVS P F AVG;反面:“和諧”擬人女像站像,銘文:CONCORD EQVIT,腳線下:S(第二造幣車間)。米蘭造幣廠。

圖7 奧歐雷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7年,直徑19毫米,重2.9克。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C POSTVMVS P F AVG;反面:“和平”擬人女像站像,銘文:PAX EQVITVM,腳線下:T(第三造幣車間)。米蘭造幣廠。

圖8 奧歐雷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7年,直徑19毫米。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POSTVMVS AVG;反面:戰神馬爾斯站像,銘文:VIRTVS AEQVIT。米蘭造幣廠。

圖9 奧歐雷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7年,直徑19毫米。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POSTVMVS AVG;反面:戰神馬爾斯站像,銘文:VIRTVS EQVIT。米蘭造幣廠。

圖10 奧歐雷斯發行的安東尼安銀銅合金幣,鑄造于公元268年,直徑19毫米。正面:波斯圖穆斯芒冠頭像,銘文:IMP C POSTVMVS P F AVG;反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站像,銘文:VIRTVS EQVITVM。米蘭造幣廠。
三世紀危機是羅馬帝國將星輩出的時代,由于很多將領獨立后都發行自己的貨幣和貨幣急劇貶值等原因從而導致這個時代貨幣的龐雜。用“國將亡,必多制”來形容這個時代再合適不過。不過這個時期的錢幣還有著很多的疑團等待解答,這也給了錢幣愛好者研究空間,同時也是古錢幣收藏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