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瑛琳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會計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汽車的發明大大縮短了社會的距離,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電力的發明和應用,使工業從蒸汽機時代進入了電力時代。但這2個偉大的發明,從一開始就沒有結合在一起。汽車選擇了石油,于電力失之交臂,這種選擇產生了嚴重的后果。浩浩蕩蕩的汽車大軍,每天都在將幾百萬年才能形成的石油資源賦之以燃燒。人類經過短短一個世紀,就消耗了一半的石油儲量,產生了大量尾氣,造成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地球變暖,嚴重危及人類和其他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危害人類現在和將來的健康生命。同時,為了經濟發展,各國都在爭奪石油能源,帶來了不斷的國際紛爭,造成各國人民生活的不安定。
在石油、煤炭帶來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兩大國際背景下,人們更多的把目光投向自然界的太陽能、風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轉化成的電能上,以力圖克服世界性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電動車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生成的新型交通工具,它的基本思想就是以能再生的電能替代不可再生資源的石油,不產生排放沒有尾氣污染,達到克服石油能源的短缺和造成環境污染目的。電動車產生為綠色中國發展的作用和貢獻。
以二輪電動自行車與二輪摩托車做對比,每輛摩托車每年平均行駛1萬 km,平均年油耗148.2 kg,壽命以8年計算,耗油1 185.6 kg?,F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為16 900萬輛(2012年保有量),每年為國家節省汽油2 504萬噸,占全國總汽油需求量超15%。而汽車的是有消耗量更為可觀,從全球角度看,汽車的石油消耗量大約占全球石油消耗量的50%(見表1)。如果未來幾年電動汽車進入替代部分汽油車,那時可節省的汽油更為可觀。在工業化國家,其石油戰略安全列為重要內容,所以,石油資源的日益緊張,作為耗油大戶的交通工具,電動車產業越來越受到了工業化國家的重視。
汽車使用石油,能源使用效率為10%~12%;而通過石油發電對蓄電池充電后,電動車使用蓄電池驅動,能源使用效率為18%~21%,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一半以上。而且,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可以利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大幅度地減輕對石油等礦物能源的依賴。電動車的充電可以在發電站低谷時進行,合理利用谷電平衡電力負載,有利于節約能源。

表1 各種交通工具百公里能源消耗
按歐11排放標準,摩托車排放限值為:一氧化碳每公里排放限值為5.5 g/km,碳氫化合物1.2 g/km,氮氫化物7 g/km,若每輛摩托車停均年行駛1萬 km,每年排放有害物質137 kg,壽命8年,共排放1 096 kg,2008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8 000萬輛的年環境效益,這是每年減少有害物質排放量1 096萬噸,隨著今后電動汽車逐步代替汽油機汽車,其總的減污效果將更加明顯,這無疑極大的提高中國環境保護水平,為建設綠色中國有直接的重大意義。
汽車是大氣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美國EPA進行的汽車排放調查中一氧化碳排放占大氣污染物的63%,在日本東京汽車排放一氧化氮占污染物78%,上海的汽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占污染物96%(見表2)。

表2 汽車有害氣體排放情況下載原表
若一輛然燃油助動車按年行駛1萬km,耗油200 L,每升油價按6.5元計算,一年行駛成本為1 300元;電動自行車百公里耗電1.2 kW·h,按0.55元計算,年行駛成本為66元,每輛車減少費用1 234元。全國2012年有16 900萬輛電動車,每年節省行駛成本208 546萬元(見表3)。

表3 電動自行車使用費比較
在交通時空資源方面,根據北京市統計數據,每輛小汽車占用道路面積為23 m3,每輛電動車占用道路面積為10 m3。在國外也油統計數據,例如荷蘭自行車協會數據年:電動車運行占用道路面積為9 m3,小汽車為17 m3。同樣道路上,每小時通過小汽車載客人數3 600人,電動車是10 600人,是小汽車的3倍(見表4)。

表4 電動車交通資源比較
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電動車產業已初具規模,至2008年產銷量達到2 200輛,每一輛按產值2 100元計算,整車企業規模已達462億元。其次,圍繞電動車整車的配套體系也日益成熟,其產業鏈規模已超過整車規模,如電機電池,控制器,模具,商業物流等等,綜合統計,電動車產業鏈規模超過1 0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50萬,其中大部分是農民工。電動車產業鏈企業,幾乎全部都是民營企業,主要分布在城市邊緣和鄉鎮,目前98%的市場是內銷市場具有很強的抗全球金融危機能力,不僅改善了民生,而且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1]。
電動車整車盡管只是一個以裝配工藝為主的產品,但其主要的零部件卻具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隨著電動車產業的成熟,整個產業鏈的產學研體系已初具雛形,如高效率大功率電機、高能量電池、完整的電子電氣控制技術。
實際上他們已經涉及相關專業研究的科學技術前沿領域,電動車本質上是一種高科技的機電一體化產品,而在中國傳統學術和研究體系下,這些領域的高新技術原來一般只掌握在學校研究院、國防尖端產品等機構和部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民用產業化動力,只有在民營經濟中才會有如此高度重視,將技術轉化為產品。
電動車產業的成熟化規?;?,加速了各種高新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過程,最明顯的就是新的電機技術和高能量電池的產業化運用,在全國形成了蘇南無錫、常州,浙江臺州、寧波的電機板板塊;浙江長興,江蘇,廣東的電池板塊;無錫、臺州、天津的整車板塊。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反過來又促進了電動車整車的升級,從中國電動自行車快速發展來看,電動汽車產業化最先在中國實現并非夢想,電動自行車的深度發展,為電動車輛奠定了重要的工業技術基礎[2]。第一學習先進管理理念,提高經營者自身的經營素質。電動車的催生人大多數沒有正規工廠的學習和工作經驗,多數是在鄉鎮企業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感性認識較豐富,對市場機遇特別敏感,電動車產業的誕生和發展起了關鍵的作用,該產業發展到目前規模,企業規
模在不斷擴大,已明顯感到缺乏大規模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迫切需要學習,提高自身經營水平和素質,培養企業文化,制定新的更高的目標,使企業做大做強。第二缺乏產業政策和標準。有些地方交通管理部門認為,事故都是由于電動自行車造成的,對方便民眾出行的電動自行車采取簡單的禁止行使政策,一度被產業發展產生的阻礙。不能因為少數行駛人的交通意識淡薄,不遵守交通規則,而一棒子打死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而是應該采取熱情支持幫助加強管理,來提高水平。明顯的是行業管理行業標準滯后于行業發展,急需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和行業標準。第三缺乏專業高水平的科研機構,影響產業的持續創新能力。這也是電動自行車產業草根性的一個先天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產業集中度較低,整車創新能力不足,整個企業缺乏規模資金積累,幾乎全部集中于市場競爭方面,有很多優秀的市場策劃和營銷人員,但缺乏優秀的技術專業人才來研發更高水平的產品。電動自行車市場已從大中型城市走向廣大的農村,對電動自行車的一次充電里程數,爬坡負載能力和減少故障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產品類別需要根據市場不同要求進行細分,這就需要更高水平的技術投入,需要高水平科研機構參與產品研發,提升產品的市場適應性[3-6]。第四需重視產品質量,讓消費者買到高質量高可靠性的電動車。質量是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在我國不少產品具有相當高的價格優勢,但往往不注意制造質量,甚至為實施低價格而偷工減料,使產品性能和可靠性降低,影響消費者的信任度滿意度。電動車行業健康發展需要加強質量管理,制定企業質量方針的質量目標,建立完整質量體系,完善質量責任制[7-9]。電動自行車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的交通工具,具有草根性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在世界上獨具一格,擁有無可比擬的資源和市場優勢。為廣大民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為節約能源和全球環保、打造和諧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秦維譯.電動自行車交通發展的主要趨勢——近10年文獻綜述[J].城市交通,2016(2):83-96.
[2]陳云.城市電動自行車可持續發展初探[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70-74.
[3]許春善.我國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策略研究[J].交通企業管理,2014(7):23-25.
[4]盤紹明.城市交通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南寧市電動自行車上牌制度為視角[J].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6(3):36-40.
[5]傅金睿,季晨宸,何琳.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研究綜述[J].電動自行車,2016(9):39-44.
[6]姚鑫.我國城市電動自行車的交通安全管理分析[J].電動自行車,2017(1):43-50.
[7]劉樹斌. 關于城市電動自行車發展的思考[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2(7):129-132.
[8]吳歐,劉慶敏.杭州市電動自行車傷害狀況及影響因素[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2(9):591-594.
[9]鄭伶俐. 以深圳為例的電動自行車調查分析及對策[J].綜合運輸,2014(7):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