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廷科
【摘要】陜西省作為絲綢之路的首要城市之一,旅游業也跟著發展起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越來越成熟,旅游服務貿易也隨之發展,旅游服務貿易是國際間服務貿易的一種,它是指一國或某個地區旅游從業人員運用可控制的旅游資源向其他國家或某個地區的旅游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并獲得報酬的活動。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 陜西省旅游業 旅游服務貿易
現如今,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其他的地區相比,陜西旅游服務貿易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陜西省旅游服務貿易的旅游資源豐富獨特,但是地區的發展不平衡、設施與服務才日趨完善,并且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資源開發的程度也明顯不足、生態旅游環境也缺乏可持續性發展的劣勢。但是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服務貿易競爭力強的優勢的確是幫助了陜西省旅游業的發展。
在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說要大力開發絲綢之路經濟帶時,陜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堅強的后盾也是讓陜西旅游服務貿易邁了一大步,預計今年年底,西安市接待旅客良藥達到1.46億人次以上,入境游客18萬人次,總收入達到1140億元人民幣,而且旅游業的增值將要超過750億元人民幣,在旅游業外部環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旅游業之所以是陜西省重點要發展的產業是因為它能更好地引領服務貿易的發展并且推動陜西的經濟發展。
1 新經濟帶的開發帶給陜西旅游服務貿易的機遇
“絲綢之路”在2014年6月22日申遺成功后,陜西省的旅游業的發展將要迎來新的一輪的機遇。
1.1 旅游產業改善,增加游客來源
絲綢之路的旅游線路是世界旅游組織向著國際旅游市場著力推薦的世界級旅游線路產品之一。然而,絲綢之路的旅游近年來在我們國家的發展依然只是更多地停留在了概念化上,雖然絲綢沿路各省市都從來不缺乏相關的景點,但是卻嚴重缺乏品牌線路的產品而單個景區的市場影響力較弱。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的大唐西市也旨在弘揚絲綢之路的文明、復興絲綢之路的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2014年5月29號,“絲綢之路”的城市形象暨旅游資源推薦會在西安市的大唐西市成功舉行,2015年的10月初,西安市大雁塔主辦的“絲路沿線美食”商旅文化博覽會也成功舉行關于傳承絲綢之路文化與發展的特色旅游進行了溝通交流。這一活動持續了7天,全場都是歷年絲綢之路沿路的文化產品、特色小吃、文化風情,活動非常成功,為陜西省旅游業貿易提高了一部分的宣傳推廣,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
1.2 旅游資源得到開發,增加客源市場
陜西省依托絲綢之路文化大力的發展了旅游資源,先后建立起了反映絲綢之路文化的大唐西市景區、專題博物館等體系,并且與西北諸省一起推出了絲綢之路精品旅游線路等,創建了集旅游、商貿、休閑為一體,濃縮了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各國家風土人情的絲綢之路的風情街。濃厚的絲綢之路的文化,充分的展現在大雁塔、大明宮遺址、大唐西市景區、茂陵等陜西省眾多的文物遺址類景區中,并且被旅游市場所青睞。從而解決了旅游資源單一,開發不全面,旅客在一個旅游地點停留時間短等問題,增加游客在旅游地區興趣。如果陜西省想要鶴立雞群,就必須建設自己的特色產品。旅游資源的好壞、旅游形象的差別、旅游產品的獨特和旅游服務的到位是改善旅游業貿易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就要大力開發旅游產品,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旅游產品,使得游客有一種想要重讀歷史的沖動。
1.3 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組織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逐漸發展過程中,陜西省的旅游服務貿易就以絲綢之路為紐帶,聯合了西北五大省份與中亞的各個國家,創新跨國畸形的區域性旅游合作的模式,形成了“絲綢之路旅游合作的組織”。這一舉措改善了旅游基礎設施,并且大力開發市場客源,增加入境者旅游者的人數以及消費,從而進一步提高經濟指數,增加陜西省經濟收入,增強了陜西在中亞等地區旅游文化的影響力,尋找更多的投資者和企業家,促進旅游貿易投資的往來。新的時代潮流下,絲綢之路文明的交融,為陜西省注入了無限的活力和生機,同時也讓今天的陜西省旅游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在入境旅游領域,有效監督實施,不斷地發展新的旅游路徑,盡自己的一切可能讓旅客們感受到方便,真真實實的為游客們著想,讓陜西省的旅游形象得以提升,從而增加旅游貿易收入。
2 陜西省旅游服務貿易將會遇到的挑戰
2.1 加強旅游業的管理,提高服務效率
陜西省各大高校也在本校開設旅游管理專業,培訓管理人員的素質,以滿足旅游業事業單位人員個更新、在職的培訓等要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開發旅游產品的同時要大力培訓人才,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旅游業的管理,提高服務的效率,陜西省的旅游產業還有更多的空間,只要按照現在的發展情況堅持下去,就能提升陜西省旅游服務貿易的競爭力,早日轉變為旅游服務貿易強省。
2.2 建設自由貿易區
西安在“保稅倉”的基礎下,建設“自由貿易區”。西安自由貿易區若建成,就將成為繼上海之后的中國第二個境內自貿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是十幾個國家之間人口發展經貿合作、互通互補的平臺,它將為相對落后的中國西部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陜西省現在正著力打造“一高地”:絲綢之路經濟帶開發開放高地。“六中心”:金融商貿物流中心、機械制造業中心、能源儲運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發中心、高端人才培養中心。
2.3 提升旅游生態環境可持續性
陜西省旅游業在經濟帶的影響下,能夠按照預期的發展速度增長,經濟實力也隨之增加,就能改善原有的問題,開發更多的旅游設施,大力開發旅游資源,也增加地區合適的旅游產品。在開發旅游景區、度假村和景點時,更有著嚴格認真的規劃制度,堅持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存在說走過場做樣子的事情發生,減少立項投資的失誤。充分的考慮各個景點的環境適應性的特征,并且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提前預測未來會遇到的問題,制定景點開發與發展的寬假,調節旅游景點的生命周期,并且提供著最佳的服務,達到可持續發展,借助著“絲綢之路旅游經濟帶”的建設掀起了西部大開發的另一個高潮。還要有到位的宣傳和促銷活動,想要陜西旅游業的知名度快速提升,還要有合適的宣傳、促銷方法。
參考文獻:
[1]劉丁有.陜西旅游服務貿易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2011.
[2]張琪.陜西旅游文化競爭力淺析[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