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陜西省積極融入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并加快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并在此過程中,以發展國際旅游貿易作為支柱性產業,它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都日益增強。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陜西省為例,展開了對發展國際旅游貿易的研究。
【關鍵詞】國際旅游貿易 資源整合 影響力
1 陜西省國際旅游貿易的發展現狀
在世界各國經濟全球化以及區域一體化趨勢的到來,各國之間的貿易交往不斷增加,出國旅游也成為國民非常喜愛的一個出游選擇方式。目前,國際旅游業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發展中增長勢頭最為強勁的一個產業,對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推動、增加稅收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壓力以及對于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良好的推動作用。截止到2016年年底,國際旅游貿易已經實現了總共貿易額10000萬億的水平,其中,美國、歐洲為世界游客最喜歡去的旅游地區,這兩個地區的貿易額占到了總體貿易水平的43%。近年來,我國的旅游貿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2016年,我國實現的國際旅游貿易額為1500億元。對于刺激我國經濟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陜西省近年來的國際旅游貿易發展來看,以2015年為例,陜西省全年總共接待境外游客980萬人,比2014年增加了23.4%。從境外游客中的旅游收入方面,總共實現旅游收入1.4億元,比2014年同比增加了12.4%。
2 陜西省國際旅游貿易存在的問題
2.1 旅游基礎設施不盡完善,景區人才不足
雖然陜西省政府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以陜西省的五星級飯店為例,大部分五星級飯店主要集中在西安,5A級景區也都集中在西安,其他城市相對較少甚至沒有。從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工程進展緩慢,投資渠道單一,資金主要來源于對于財政的資金投入,沒有事通過市場的作用來獲得融資。此外,在景區人才方面,旅游人才欠缺,較低的景區服務質量也是困擾陜西省景區建設的一個主要問題。
2.2 市場發育不充分,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集團
作為市場交易活動中的主體,企業應該在旅游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一個城市,如果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那么就很難講旅游業做大做強。從陜西省的發展實際來看,盡管該省擁有一些大型的旅游國際集團,但是,這些大型企業的發展數量不多,嚴重的影響了陜西省國際旅游服務的國際化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用來接待外賓的酒店,在安全保障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部門酒店安全防衛措施做得不盡如人意。
2.3 旅游收入結構不合理,旅游收入較低
目前,國外游客在陜西省旅游過程中,將大部分資金都用在了長途交通等方面,而這方面卻不能夠作為陜西省自身的財政收入。所以,在旅游收入結構方面,陜西省依然存在的很大的問題。這里,筆者建議,提升游覽以及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收入比重。此外,從旅游產品開發方面,也存在著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目前,雖然陜西省旅游資源已經得到了大范圍的開發,但是,從開發層次以及開發程度上,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特別是忽視了文化因素在景區開發中的重要地位。文化作為旅游資源的靈魂,能夠賦予旅游景點新的活力。目前,陜西省在旅游資源開發中,對于旅游資源以及旅游產品的文化方面的建設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缺乏對于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旅游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不高。
3 陜西省國際旅游貿易的發展建議
3.1 加強旅游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旅游隊伍建設是旅游業發展的根本,尤其是涉外旅游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因此,發展國際旅游服務貿易就必須抓好隊伍建設。第一,要抓好各旅游院校的建設,使這些院校能為旅游部門及企業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第二,建立各種在職培訓基地(或中心),對旅游在崗人員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培訓。第三,崗前培訓,對即將進入旅游崗位的各類人員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崗位技能等內容的培訓。第四,對旅游管理部門及企業所需的高級人才也可以送到國外進行培訓。
3.2 強化精品意識,加強精品建設
陜西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旅游資源與旅游產品有著較大的區別,要想真正的將旅游資源打造成高品質的旅游產品,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為了適應陜西省旅游產業走出去的發展需要,旅游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應該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鮮明的特點。第一,根據各地要進一步豐富特色旅游的內容,關中注重“古”色旅游,陜南注重“綠”色旅游,陜北注重“紅”色旅游。第二,豐富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將旅游資源賦予新的生命力。第三,在傳統旅游產品開發的基礎上,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需要,努力打造新型旅游產品,如自然生態旅游、民俗風情旅游、休閑度假旅游、會展購物旅游等。
3.3 做好宣傳促銷工作,努力開拓海外市場
積極做好陜西省旅游資源的宣傳工作,積極擴展海外市場。為此,有關部門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對于陜西省入境游客以及陜西省旅游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重點關注境外游客在游玩過程中的關注點以及喜愛的購買產品。針對這些情況,對于陜西省旅游市場進行進一步細分,研發出適合不同市場需求的旅游文化產品。第二,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通過現代傳媒等促銷手段,對于不同的消費者采取不同的促銷手段。第三,加強與其他國家旅游市場的交流合作,通過在國外旅游市場舉辦多種形式的旅游宣傳活動,擴大陜西省旅游資源的影響力。最后,在主要客源市場設立常設機構,定期組織旅游團來陜西省游玩。
3.4 面對人民幣升值,沉著應對
目前,針對人民幣升值壓力過大的現狀,陜西省政府應該沉著應對。人民幣升值,影響到了陜西省國際旅游貿易的發展。入境游客到中國(陜西)旅游比過去要花費更多的費用。在這種形勢下,陜西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擴大陜西省旅游資源的宣傳工作,進一步優化陜西省經典旅游景區的旅游線路,通過去粗取精等方式,讓入境游客花費更少的錢,來享受更加優質的服務。另一方面,旅游企業也應該通過多種方式,減少旅游期間的費用支出,出入境管理部門也應該在簡化出入境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出入境成本控制。
參考文獻:
[1]戴凡.旅游持續發展行動戰略[J]旅游學刊,2010,(04).
[2]田道勇.淺談旅游可持續發展[J]人文地理,2011,(02).
[3]馬釗.泰安城市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