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園祥


【摘要】依托機場資源而發展的一種新興高端區域經濟模式被定義為臨空經濟。本文以臨沂沐埠嶺機場為例,闡述臨沂臨空經濟區的發展模式和規劃,從物流、產業等角度來分析臨空經濟區對機場周邊區域的輻射影響,進而對臨沂市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臨空經濟 臨沂機場 輻射效應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加速,臨空經濟發展優勢越發明顯。因此,眾多經濟學家開始把經濟研究重心向臨空經濟轉變。盡管我國臨空經濟發展較晚,但截至到2014年6月,我國規劃了58個臨空經濟園,涉及到50個機場。目前,我國基本已經建成了以北京機場、廣州機場、上海機場為核心區域的航空經濟區中心。以直轄市和省會中心城市為骨干的區域臨空經濟次中心,三線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也順勢規劃發展自己的臨空經濟區。
一、臨沂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
2011年10月臨沂市委、市政府正式批準成立山東省首個臨空經濟區一臨沂臨空經濟區,臨沂臨空經濟區的建設主要是借助臨沂機場航空運輸的巨大效應和臨沂機場空港建設的機遇,帶動空港周邊區域以及周邊沿線區域的生產、技術、資源、商業、人口的聚集,進而構成多功能的經濟區域。
規劃方案布局為“一個核心,兩個引擎,三大平臺,四大產業模塊,二十三大功能單位”,包括以臨沂機場為核心,機場客運樞紐、多式聯運等兩個引擎,國際商貿、信息數據交流、創新研發等三大平臺,航空基礎產業、臨空高端商務服務業、臨空高科技制造業、文化創意產業四大產業模塊和機場、航空物流區、臨空商業服務區、臨空國際商貿物流園、電商體驗區、臨空酒店區、臨空總部區、科技研發區、文化創意區、鳳凰嶺居住區、臨空高科技制造區、臨空物流園、產業配套居住區等二十三大功能單位。規劃建議臨空經濟區的產業發展模式選擇“1+4”發展模式,即以航空物流為特色支柱產業,臨空商貿、航空維修與改裝、航空運營和臨空高科技制造等為配套支撐產業體系。
二、臨沂臨空經濟區對物流業的影響分析
(一)臨沂空港物流的SWOT分析
通過對表1.1研究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臨沂空港物流的優劣以及發展機遇和遇到的威脅。臨沂機場正處于發展期,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的需求臨沂機場也在不斷擴建,航班不斷增加,機場設施和硬件條件不斷升級,臨沂作為革命老區、山東最大的人口城市超過1000萬人,勞動力豐富并且成本低,臨沂目前是全國最大的物流城市,資源豐富為臨沂進一步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臨沂市政府為了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區,給眾多世界知名企業予以優惠的政策福利,并將企業統一坐落于產業園并規劃相應的物流園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交通。臨沂機場現已開通少量國際航線并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開通更多國內國際航班,使臨沂與外界聯系更快速,為臨沂周邊區域發展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臨沂經濟的發展不僅有著眾多優勢和機遇同時還存在著不少劣勢和威脅,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這些問題并制定相應措施來減少對臨沂發展的不利因素。臨沂作為三線城市其本身在國內無法與北京武漢等一線城市匹敵,同時臨沂機場也相對規模較小,市場占有率偏低,不能更好的形成統一的運營模式,使得區域經濟發展在國內還不足以大的規模如京津翼一體化、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目前,臨沂機場的國際航班較少不能很好的和國際發展接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航權開放,國外航空公司加緊進入中國國際貨運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會威脅國內機場貨運市場的發展。因此臨沂機場應該加快發展步伐縮短差距,在機遇與挑戰面前把握機遇、戰勝困難。
(二)臨沂機場和航空物流現狀
2016年全球航空旅客運輸量達37.7億人次,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5.9%,國際航空貨郵運輸量為53.9百萬噸,同比增長3.4%。機場是交通運輸的樞紐,是對外貿易的門戶,也是區域經濟乃至一國經濟發展的依托和重要的載體。加快實現臨空經濟的發展需要更高層次的機場,因此臨沂臨空經濟區的經濟建設發展對臨沂機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臨沂機場現為國家二級機場,現擁有14家航空公司開通的26條航線,3條國際航線每周航班達到139個,2017年,完成旅客吞吐132.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121噸。
從表1.2可以看出隨著臨空經濟區的成立臨沂機場的業務量大幅度上升,直接帶動臨沂物流產業的發展。在臨沂機場建設完善之后臨沂機場業務量將會大幅提高,臨空經濟將產生更多的輻射效應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
(三)臨沂臨空經濟區與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臨空經濟區的發展會需要大規模的物流園。臨沂物流企業已達200多家,物流銷售額已經超過1500多億,發展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臨沂物流產業已成為帶動臨沂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在臨空經濟和傳統物流業相結合的發展下,臨沂物流發展也面臨著結構升級和創新,隨著航空物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航空物流,臨沂機場和電子商務經濟結合與順豐、京東等多家企業聯合發展經濟物流合作帶動區域經濟,將臨沂發展成為先進的物流城市。
三、臨空經濟區對產業的輻射效應
臨空經濟區的基本特征是機場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在經濟發展中逐漸形成不同產業帶的同心圓結構,這也是臨空經濟對產業輻射效應的一種體現。
航空港在發展初期會出現一些與機場城直接相關聯的的產業,包括直接與空港運營相應的后勤服務,為機場工作人員和旅客提供旅館餐廳服務;在發展中期會隨著臨空經濟的輻射范圍逐漸增加周邊服務業,包含交通工具租賃,空港相關的貨運服務等產業,比如在2015年聯邦快遞落戶河東區以后,河東區的物流業將得到長足的發展;在發展后期臨空經濟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延伸,同臨沂城市發展相結合,使臨空經濟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臨空經濟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向臨空經濟區周邊集聚。河東區便產生了以臨空經濟為依托的臨空產業集聚區,包含九州商貿城、紅木文化城等幾十家大型企業。臨空經濟區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聚集區域內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河東區在臨空經濟區形成了以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生產、研發、教育、貿易、體育等的綜合性汽車產業集聚區,說明了臨空經濟區對該區產業的集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臨空經濟區的輻射能力得到加強。同時,由于產業集聚效應的增強,臨空經濟區的輻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四、發展臨沂臨空經濟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機場的自身條件
機場的規模、地理位置以及機場自身設施的完善度等都是影響臨空經濟發展的因素。臨空經濟的發展依托機場資源而發展,機場自身資源的不足將直接影響臨空經濟的輻射范圍。目前,臨沂機場的航線數量和運輸業務規模相對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地機場而言略有不足,因此臨沂市政府也正結合當地資源對臨沂機場進行改擴建,全面開啟臨沂機場科學跨越發展新征程。
(二)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運輸體系是指機場與企業、機場與城區相聯系的交通通道,是臨空經濟形成與發展的生命線。良好的交通運輸體系為機場城的人流、物流的順暢流動提供堅實的保障基礎。臨沂作為全國最大的物流城市有著便利的路上交通,但處在時間創造價值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快捷的物流通道。因此我們需要解決好企業到機場的快速通道,這也是很多企業選址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交通運輸體系還包括航空運輸通道。臨空經濟區內能夠為進駐企業提供快捷的航空運輸,從而使得一些生產廠商就更容易把他們的企業放置在臨空經濟區內。
(三)政府支持
政府對臨空產業發展的支持尤為重要,甚至能夠引領臨空經濟區未來發展的方向。臨空經濟的發展涉及多個利益主體,必須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多部門合作、多行業協同,處理好統籌協調。為了更好的發展臨空經濟,要注重頂層設計,謀劃好臨空經濟區區域調整;編制臨空經濟區長期發展規劃,推進配套產業發展、大力引進人才、資金、企業,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良性生態。為了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戰略,應為相關配套產業落戶臨空經濟區實施優惠的稅收政策、土地政策等。
參考文獻:
[1]李明芳.區域中心城市臨空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以杭州為例[D].浙江理工大學,2008(3).
[2]李明芳.臨空經濟研究進展[J].經濟論壇,2007(4).
[3]高冠軍.臨沂臨空經濟區發展路徑優化調查研究[J].經營者,2015(9).
[4]王科,夏斌.臨空經濟區的輻射效應分析——以廣州新白云機場為例[D].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8).
[5]王巧義.臨空產業集群實施路徑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4(02).
[6]王小曼.臨沂市物流產業布局現狀、問題及對策[J].經濟管理者,2009(23).
[7]曹維.促進天津航空物流發展的幾個想法[c].港口經濟,20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