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弋 王省予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區域經濟學與人類社會的聯系逐漸增強,它能加強中國的經濟實力、提供中國區域發展的動力。因此,本文分析了現代區域經濟學的主要流派,如新經濟地理學派、新制度學派、區域管理學派,并研究了區域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希望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些借鑒性建議,使區域經濟學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促進人類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 主要流派 中國發展
伴隨經濟的飛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區域應得到協調的發展,同時,對于區域經濟學而言,它在對不同地區宏觀與微觀趨勢進行研究的情況下,對區域發展提供一些理論性的建設意見。此外,此理論對世界各地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完成的基礎上,地區發展需要區域經濟化的理論來促進區域的發展。
一、區域經濟學概述
現代區域經濟學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論體系,理論體系的建立與三個方面具有深入的聯系。首先,在生產要素不斷進行流通的過程中,會產生流動成本,在此種情況下,地區人員需對資源發展情況具有充分的認識度。其次,生產要素間具有必然的聯系,在集中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生產要素間具有緊密的聯系。最后,產品、服務呈現緩慢的流動性。理論體系中包括區域發展理論、區域關系理論、區域政策理論。區域發展理論指在對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與社會條件進行深入分析的情況下,對區域深入發展的問題進行研究;區域關系理論指在對不同區域間的貿易發展情況進行參照的基礎上,對區域間進行合理的劃分,同時,對區域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行深入剖析;區域政策理論指在對區域間的發展趨勢與區域間的聯系進行參照的基礎上,總結出促進區域發展的可行性辦法。
二、區域經濟學的主要流派
1.新經濟地理學派
在區域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便形成了以克魯格曼為中心的新經濟地理學派,此學派希望區域經濟學與整體的經濟體系進行合理的融合,在具有此種想法的情況下,學派對區域發展中的現象進行理論模型的建構,并以經濟學做為理論發展的參考依據。首先,收益具有逐漸增長的發展趨勢,在生產規模不斷進行變化的情況下,或者在生產成本出現變化的情況下,區域間的發展會呈現不平衡的發展趨勢,從而收益會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其次,區域問的競爭模式具有較大的不完善性,在對區域經濟進行不斷分析的過程中,同時,在競爭模式不斷進行變化的情況下,在一個地區處于工業發展趨勢的情況下,另一個地區依然處于農業化的發展趨勢中,便加劇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最后,運輸成本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在成本進行不斷轉化的過程中,會使成本間處于不均衡的發展模式中。
2.新制度學派
在對新制度學派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此種學派將制度因素作為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在對政府發展情況進行了解的情況下,了解政府與區域發展間的關系,使區域處于協調一致的發展狀態中。在對區域問進行協調的過程中,使處理方法具有層次化的發展傾向。首先,在政府運用措施的情況下,使區域空間具有不斷轉化的趨勢,并對不同部門間進行協調,使地區間的競爭優勢處于增強的狀態中,并使貿易達到均衡的狀態。其次,相關產業部門會進行區域政策的規劃,同時,不斷推出援助政策,使區域具有長久發展的動力,使區域衰退的時間處于減緩的狀態中。最后,新制度學派希望地區間具有較少的差距,國家應不斷實施財政政策,使地區不均衡的發展趨勢得到減緩,同時,政策應具有靈活性的特點,適應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趨勢。
3.區域管理學派
在對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落后地區進行研究的情況下,發現人口具有較大的流動性,人們都聚居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中,而對于發達地區而言,一些部門卻無法與經濟落后地區的產業進行融合,從而產業結構不能進行優化與升級,地區發展受到較大程度的阻礙。區域管理學派對此問題具有高度的重視,政策僅能對區域發展規劃具有輔助性作用,而適當的管理方法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動力,如在對日本等國家的區域發展規劃方案進行了解的情況下,能拓寬人們管理的思路。首先,對區域經濟進行管理,使資源得到均衡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運行。其次,對人口進行管理,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區域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進人口的建設。最后,對環境進行管理,在對區域環境進行了解的基礎上,提出促進生態環境發展的產品管理方案。
三、區域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
在經濟模式不斷進行變化發展的情況下,同時,在不同國家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為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提出一些借鑒性建議。區域經濟是一個漫長性的發展過程,在對其進行不斷建設的情況下,會使區域經濟呈現嶄新的發展面貌,在1980年,中國研究人員對國外理論進行分析,以此來豐富中國的思想理論體系。同時,在中央政策進行調整的情況下,政府的責任意識處于不斷提高的狀態中,在進行各種管理決策的時候,不再被動的聽從安排,而具有主動的行為來促進區域經濟的合理化發展,并對項目進行合理規劃。最終,在對中國發展實際進行分析的情況下,形成具有特色的區域發展理論體系,加速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區域經濟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在對我國經濟政策進行了解的情況下,能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在對宏觀政策與微觀政策進行了解的情況下,將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使理論體系具有合理化的成分,區域經濟具有新的發展前景。并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會對經濟發展規模具有新的影響,在未來,區域經濟將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現實性意義,并使中國經濟效益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生延超,周玉姣,李紅燕.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演變與邏輯體系構建[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5,31(03):69-78.
[2]蔡之兵,張可云.區域的概念、區域經濟學研究范武與學科體系[J].區域經濟評論,2014,11(06):5-12.
[3]楊開忠.區域經濟學概念、分支與學派[J].經濟學動態,2013,12-(01):55-60.
[4]白永秀,任保平.區域經濟理論的演化及其發展趨勢[J].經濟評論,2013,09(01):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