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琳 毛怡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經陰道和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聯合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選取2010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60例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分別應用經陰道、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與聯合應用的臨床效果。結果:相較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而言,經陰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與二者聯合應用臨床檢出率更高(P<0.05)。結論:經陰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可提高宮外孕檢出率,而聯合經腹部與經陰道超聲進行排查,其檢出率更高。
【關鍵詞】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宮外孕
【中圖分類號】R71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1-03--01
作為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宮外孕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主要因為近年來人工流產人數增多,從而使輸卵管粘連現象更為普遍[1]。其臨床主訴主要伴有腹痛、停經、不規則引導流血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妊娠囊破裂進而引發大出血,危及產婦生命健康[2]。在臨床診斷中,應注意甄別宮外孕與胃腸道疾病、盆腔炎與自然流產,從而提高其臨床確診率。本文將就經陰道和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聯合診斷宮外孕的臨床價值展開簡要實驗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0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60例進行對比分析。年齡20~43歲,平均年齡(31.2 8.34)歲;停經時間35~64天,平均停經時間(48.2 13.8)天;尿妊娠試驗顯示陽性52例,弱陽性6例,陰性2例;臨床主訴伴有下腹疼痛或下腹脹痛51例,另9例無脹痛;而伴有不規則陰道流血49例,另11例無出血表現。
1.2 治療方法:給予所有患者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于患者膀胱充盈時將探頭置于其腹部進行橫切面、縱切面與斜切面掃查;經排尿后再行經陰道彩色多普勒檢測,于空膀胱狀態下將探頭置入患者陰道中進行排查,采取推拉、傾斜、旋轉等方式檢查患者子宮、盆腔、附件。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將患者臀部墊高,并使用耦合劑涂抹探頭表面,套上一次性避孕套。
1.3 療效評定標準:對比分別采取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經陰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及二者聯合后關于附件區包塊、心管搏動、宮內假孕囊、胚芽與盆腔積液的檢出率,以此為基礎,將其對分對比術后病理結果,比較其符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0.0進行數據資料統計分析,用例數(n),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方法超聲所見對比
除附件區包塊外,經陰道超聲與二者聯合超聲檢測各項指標檢出率均明顯高于經腹部超聲組(P<0.05);同時,經陰道超聲與二者聯合組檢出率相較無明顯差異(P>0.05)。
2.2 不同方法超聲所見與術后病理結果對比
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經與術后病理結果對比,其符合率為65.0%(39/60);經陰部彩色多普勒超聲符合率為88.3%(53/60);二者聯合后其符合率則為95.0%(57/60)。經陰道超聲與二者聯合檢測符合率均明顯高于經腹部超聲組(P<0.05);同時,經陰道超聲與二者聯合組符合率相較無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當前,隨著輸卵管手術、宮內節育器使用、人工流產術的增多,宮外孕發生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經研究顯示,宮外孕多見于輸卵管妊娠,其發病率約達95%左右,而宮外孕致死率則達10%[3]。實踐表明,吸煙、助孕技術應用、避孕失敗、局部創傷史、輸卵管黏膜損傷及沙眼衣原體致使盆腔感染均可引發宮外孕,其主要通過改變患者體內輸卵管微環境,進而致使增加其孕卵游走阻力,從而增加宮外孕風險[4]。宮外孕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直至患者孕囊破裂時,方出現腹痛、腹脹及不規則陰道出血癥狀,嚴重者可致休克。因此,提高其早期診療率尤為關鍵。而相較經腹部超聲檢測而言,經陰道超聲檢測可更直觀清晰顯示近場,從而提高卵巢、子宮與患者腹部其他器官的探查質量。本次實驗中,除卻附件區包塊外,經陰道超聲檢測對心管搏動、宮內假孕囊、胚芽、盆腔積液的檢出率均優于經腹部超聲檢測結果(P<0.05),表明,經陰道超聲檢測由于能夠提高近場組織探測清晰度,因而其檢出率更高;與此同時,其與二者聯合后檢測結果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相較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而言,經陰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臨床檢出率更高,且能有效排查患者子宮瘢痕與子宮峽部,提高宮外孕臨床診斷率。當然,針對單一方式更言,聯合二者精確率更高,因此,于臨床實踐中,必要時應結合二者進行排查檢測。
參考文獻
程揚眉,王澤和,胡金花.經陰道超聲結合腹部加壓診斷未破裂型宮外孕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11):1092-1093.
盧琳.經腹和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應用診斷子宮穿孔的臨床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5,36(08):153-154.
趙建嫦.經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結合診斷宮外孕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3):120-121.
高婉儀,曾永威,袁嵐等.兩種超聲途徑聯合血清學指標診治宮外孕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08):1305-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