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瓊珍 楊娟 張淼
【摘 要】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動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根據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報告情況,回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發生跌倒23例,通過現狀解析,制定品管圈活動對策,并應用品管圈活動對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和干預,并觀察其發生情況。結果: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由2015年的0.068‰ 降為2016年的0.0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正確運用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并且能提高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和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品管圈;住院患者;跌倒;質量改進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1-03--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指同一工作現場、工作性質相似的人員自發形成的品質管理小組,成員不分職務高低,為了共同目標而統一行動,這些小組是協同治理的重要推進力量,在全員參與、互動協作的原則下,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資源,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不斷維護和改善工作現場的品質。通過全員參與,豐富醫院治理的參與主體,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自主性,提高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使管理人員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進而形成醫院共同體,提高歸屬感。住院患者跌倒是醫院內患者不良事件之一 ,跌倒可能導致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跌倒發生率也是評價醫院安全管理工作現狀的主要指標;美國醫療機構聯合委員會把跌倒率作為評判醫院患者安全目標完成情況的主要參考依據,跌倒率直接反映醫院護理水平,是護理實踐中較為敏感的目標。如何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是當前醫療機構面臨的重要問題。我院從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實踐中,獲得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品管圈活動方式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發生跌倒總例數為23例,住院患者總床日數為336132,跌倒患者年齡均在65歲以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活動障礙的比例占100%,使用高跌倒風險的藥物13例,跌倒時無家屬在場16例;23:00-8:00(夜間)跌倒18例,病床旁發生跌倒14例,病室內衛生間也有發生,患者所患疾病多為心腦血管疾病、視力障礙等,多數患有2種或多種慢性病[1]。
1.2 品管圈的成立
2016年1月,我院開始推行品管圈,經過民主決策,將圈名定為“愛心圈”,圈內成員14人,通過公開競選,選出1名圈長,護理部主任為輔導員,全體圈員結合我院當前的實際情況,通過全面分析和評判,最終確定“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率”為本次活動主題。
1.3 分析現狀
總結分析2015年23例住院患者跌倒發生相關特征,從發生年齡,自理能力,跌倒時有無陪伴/家屬在場,發生地點,發生時間,發生原因中患者健康狀況、治療藥物麻醉反應、環境中的危險因子等,用柏拉圖收集數據并分析其所占比例與累計百分比。
1.4 分析原因
圈員對調查結果匯總后運用頭腦風暴法、魚骨圖分析法進行成因分析,從醫院管理、醫院環境、護士護理、患者自身4方面進行層層梳理,找出發生跌倒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針對性對策措施。①護士因素:缺乏主動服務意識,對患者/家屬進行安全教育不夠,高危患者未體現動態評估,高風險患者預防措施落實不到位;②管理因素:相關的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安全和應急培訓力度不足,防跌倒制度的貫徹落實及監管力度不足[2]。③環境因素:醫院基礎建設未從人文角度設計,床護欄配置不全,衛生間地面無防滑措施,缺乏防跌倒的宣傳引導。④患者因素:患者依從性不足。
1.5 設定目標
針對統計分析結果,并結合醫院當前實際情況,確立目標值,期望通過品管圈活動使我院病患跌倒率得到有效控制,具體目標為將跌倒發生率由0.068‰降低到0.047‰。
1.6 制訂對策并實施
圈員針對問題,進行成因分析,通過頭腦風暴進行對策研究,以品質圈為視角,制定符合醫院現實情況的行動策略。
1.6.1 組織院內院外培訓
①組織護理骨干人員去高級別醫院進行培訓學習或再教育,學習預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先進管理經驗,掌握風險防控辦法,回院后進行專項培訓。②專題知識講座:向老年患者或家屬講解防跌倒的技術措施,宣傳貫徹醫院的規章制度,增強患者的依從性;跌倒/墜床處置預案與流程;跌倒/墜床管理質量評價標準[3]。
1.6.2 完善防跌倒硬件設施
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設計時要以人為本,考慮到醫院的特殊性,做到病區床護欄配備齊全,病房和公共區域全部安裝LED燈光線充足,設置防跌倒警示標識(腕帶標識、床頭牌標識等),走廊、公共場所、病房內張貼防跌倒小知識,病區配備約束帶、輪椅、有護欄平車、陪伴床等,隨時處于備用狀態。
1.6.3 完善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對跌倒風險評估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使之適應醫院的發展需求,使之更加科學、簡化、易操作,責任護士采用跌倒/墜床風險評估工具認真評估,篩選高危病人,采取防范措施;護理三級管理給予督導,定期對各科室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檢查結果與績效掛鉤,為防跌倒制度的落地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1.6.4 健康宣教
加強對患者/家屬安全意識教育,有針對性的反復指導防護設施的使用方法和告知防跌倒相關知識并記錄[4]。配合醫療減少因疾病因素增加跌倒的風險,根據患者的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評估對策,提供綜合素質高的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陪護。
1.6.5 統計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將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的基礎數據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動開展前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發生住院患者跌倒事件23例,跌倒發生率為0.068‰;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發生跌倒事件4例,跌倒發生率為0.01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無形成果
2.2.1 患者方面:
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參與防跌倒活動的主動性,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識。使患者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增進了醫患的溝通交流,提升了患者依從性。
2.2.2 護理人員方面
2.2.2.1 促進團隊合作能力及腦力爆發:圈員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給自己創造展現自我的平臺,提高了自身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對于問題的解決,每個人都進行發言,極大的提升了員工的主體意識。
2.2.2.2 提高了活動信心、責任榮譽、溝通協調能力:通過QCC活動,提高了員工參與醫院治理的主動性,體現了員工的主體性,提升了員工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品管圈活動提升了員工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加熟悉自身崗位技能,并更加充分的發揮了自身優勢,結合臨床實際,發覺各種問題并采取科學的對策,更好的為患者提供了優質量的護理服務[5]。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到日常的培訓學習中來,形成了良好的氛圍,逐步提升了員工的歸屬感,形成了醫院共同體。
3 小結
品管圈活動是推進質量提升的有效舉措,在醫院管理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實施,我院自推進品管圈活動以來,既提升了對患者的服務質量,又強化了員工的主體意識。跌倒是老年群體的重要安全隱患,現代醫院安全管理理念要求醫院對患者進行精細化管理,消除患者的安全隱患。通過品管圈活動,對跌倒的致因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策略,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引導患者主動加入活動中來,有效控制醫院跌倒率;此外,品管圈活動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展現自身優勢的平臺,讓每一位圈員獲得參與感,養成了主體意識,營造了醫院共同體的氛圍。品管圈是一種創新型的管理模式,它使醫院管理模式多元化,為全員參與組織治理提供了便捷的平臺,實現了每位護士都是推進醫院質量提升的管理員。
4 討論
“防范和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是中國醫院協會2008年病人十大安全目標之一。跌倒是老年患者的重大威脅因素,也是不良的護理事件,老年人群體由于生理機能減退,跌倒后將對身體造成重大危害,除了帶來病痛外,還影響了身體的痊愈,同時增加了醫療費用,也為醫院帶來不良的影響。品管圈活動不僅對患者具有積極意義,而且提高了成員的服務意識,加強了員工間的交流互動,同時使圈員的業務技能得到了極大提升。(1)品管圈活動凝聚了團隊力量。我院自活動推廣以來,積極的將品管圈模式應用于醫院護理的具體實踐中,使護理人員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齊頭并進,定期組織會議,針對突出問題共商對策。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本著將合適的人才運到合適的地方的原則組織實施活動。在對策擬定時邀請各個層級的工作人員參會,最大程度的使品管圈活動輻射范圍更廣,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將大家共同制定的對策應用于具體實踐中,顯著降低了我院住院患者跌倒的發生率。(2)品管圈活動提高護士綜合能力。通過品管圈活動,圈員們積極的發揮自身優勢,不斷要求自己學習和進步,向組織目標看齊,當組織目標實現時,極大的提高了圈員的職業滿足感和成就感,為進一步做好護理工作打下了基礎。
開展品管圈提高了護士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員工的交流互動,在品管圈活動開展過程中,護士梳理了醫院管理的整體思路,充分利用科學的方法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處理,用圖表表達有形成果,使成效可視化。但是,品管圈活動制定的措施仍需不斷完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品管圈活動中不斷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吳欣娟.護理管理工具與方法實用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7第一版(206-207)
護理敏感質量指標使用手冊(2016年版):(92)
邵翠穎,金鈺梅,朱勝春,品管圈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和成效分析.護理與康復,2012,11(4):381-382
張辛國,趙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醫院藥學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實用藥物與臨床,2009,12(4):233-235.
沈玲麗.馮素文,朱秀芳等.品管圈對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觀察。康復與護理,2012,11(6):558-559
祝志梅.牟寶華,陳林.以品管圈為載體創建優質護理病房的實踐與體會.護理與康復,2012,11(6):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