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勤勤 谷名琴
【摘 要】目的:對綜合性醫院放射防護管理實施PDCA循環法,探究其實施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對放射防護管理應用PDCA循環法,作為此次試驗的試驗組;選擇本院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常規放射防護管理作為對照組,對比實施PDCA循環法與常規管理法的情況差異。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設備許可率(100%),設備建檔率(100%)和宣傳展板覆蓋率(79.3%)明顯升高。結論:放射防護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效果較為明顯,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值得在放射防護管理中推廣。
【關鍵詞】放射防護管理;PDCA循環法;效果
【中圖分類號】R1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2-03--01
PDCA(Plan-Do-Check-Action)管理法,由休哈特博士提出,是一套全面、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包括計劃(Plan,P)、實施(Do,D)、檢查(Check,C)、處理(Act,A)四個過程[1]。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我院放射防護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探討,引入PDCA循環法,制定有效的相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放射防護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收集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放射防護管理整改前的相關數據和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整改后的數據,作為此次試驗的對照組和試驗組,分析對比整改前后的放射設備許可率,設備建檔率和放射醫護人員參加培訓率以及防護用品配置的效果。
1.2 方法
1.2.1 擬定計劃(Plan)
2014年年底,我院對放射防護工作進行了梳理并統計,在此過程中發現在放射防護的常規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統計如下:(1)醫院各部門職責不清,存在相互推諉和責任重疊問題;(2)制度陳舊問題,本醫院依然采用常規放射防護管理,但隨著醫院醫療設施的更新,醫療人員以及護理人員的增加,常規的管理模式已有漏洞展現,造成防護工具利用率下降,醫療器械的閑置率增加等問題;(3)放射裝置統計不清,因為本院醫療裝置較多,登記人員及保管人員已變更,許多醫療器械未被統計或錯誤登記;(4)受檢者防護不到位,造成儀器有損失等。針對以上問題,我院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放射裝置安全防護條例》等相關法律,采用PDCA循環法規范化制度,對各環節,多方面涉及的問題進行正對性改進,整改放射防護管理問題,提高管理質量,初步擬定措施如下:(1)統計各環節問題,重新規范規章制度;(2)加強醫院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加強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加強閉環管理;(3)指定管理人員,重新完善臺賬信息,統計設備,加強信息登記簿的管理與交接;(4)登記每一屆管理設備檔案人員的信息并建立數據庫,以便后來人員查詢;(5)加強內外宣教力度,定期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2]。
1.2.2 實施計劃(Do)
所有醫務人員均按照相關的措施嚴格執行,落實各項措施,嚴格按照規定流程開展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能夠落實到位:(1)建立“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體系,即加強相關醫院領導,部門以及科室三者之間的聯系;(2)根據調查結果針對性重新制定規范相關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細化各部分分工;(3)加強醫院閉環管理,建立管理人員的數據信息庫,建立設備檔案并制定人員負責,定時整理檔案;(4)對每臺射線裝置及其他放射醫療器械進行統一管理,同時建立相關裝置檔案,統計具體信息;(5)關注個人劑量超標人員,查清劑量超標原因,合理安排每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是工作人員得到充分休息,保證良好的工作狀態;(6)定期舉辦放射防護知識宣傳,放射防護相關法律講座及培訓并安排定期考核,及時更新放射防護知識宣傳欄,調動工作人員吸收新知識的積極性;(7)制定放射防護相關應急方案,提前配備相關防護用品并做好統計[3]。
1.2.3 檢查分析(Check)
根據儀器登記記錄,匯總數據,統計設備許可情況,放射工作人員培訓的概率,實際防護用品的配備率以及防護宣傳欄的覆蓋率。放射防護主任定期進行檢查,并跟蹤改進的措施是否落實。同時,監督小組檢查落實情況,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不斷提高放射防護管理水平[4]。
1.2.4 整改修訂(Action)
每月開展一次總結的會議,根據匯總數據的統計結果以及督查時出現的問題,剖析產生原因,集體討論并制定整改措施及工作目標,并在下月實施,促進下一個PDCA循環的開展。
1.3 觀察指標
根據儀器登記記錄,匯總數據,統計設備許可情況,放射工作人員培訓的概率,實際防護用品的配備率以及防護宣傳欄的覆蓋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此次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設備及培訓宣教情況的對比
由表1可知,整改后的放射防護設備許可率(100%),設備建檔率(100%),放射防護知識宣傳展板覆蓋率(79.3%)相比整改前(82.2%,57.4%,48.9%)明顯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放射防護工作人員參加培訓的概率(99.6%)相比整改前(93.9%)也有上升。
2.2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防護用品配備的對比結果
對實施PDCA管理法前后的防護用品配備率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可知,整改后的防護用品配備率比整改前增加了80.0%,自整改后,我院未發生放射事故,數據詳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及管理人員的變更,醫院對放射防護的管理越加艱難,傳統的管理方法慢慢展現漏洞,如醫院各部門職責不清,防護工具利用率下降,醫療器械的閑置率增加,受檢者防護不到位等問題[5]。因此,針對上述的原因,應用PDCA循環管理方法,制定了相應的改進對策,以提高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率。本研究從完善放射防護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放射防護設備人員的信息數據庫、加強領導階層,相關部門和科室之間的溝通、加強各部門各工作人員的溝通等方面制定相關措施。結果表明,通過PDCA循環法的實施,我院的放射防護設備許可率(100%),設備建檔率(100%),放射防護知識宣傳展板覆蓋率(79.3%)相比整改前(82.2%,57.4%,48.9%)明顯上升(P<0.05);相關放射防護工作人員參加培訓的概率(99.6%)也有所上升,整改后的防護用品配備率比整改前增加了80.0%。綜上所述,放射防護管理中應用PDCA的管理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能夠提升放射防護管理的質量,促進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及制度化,全面提升醫療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王勤,徐錫武,潘琦,等. 基于PDCA循環下的綜合性醫院放射防護管理探索[J]. 中國病案. 2017, 18(2): 42-44.
金俏俏,李露潔,錢雙雙. PDCA循環法在放射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7,25(2): 106-107.
曾小紅. PDCA循環法在放射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 2017, 2(21): 162-163.
梁俊麗. 試析放射科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PDCA的有效性[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6,1(4): 14-15.
湯林峰. 如何運用PDCA循環法進行放射科“危急值”的管理[J]. 實用醫學影像雜志. 2014, 15(5): 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