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隨著自由貿易的發展與經濟的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傳統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在世界貿易中的作用不斷減弱,在新的世界市場下新的貿易壁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國際貿易障礙,在這些新的壁壘中尤以技術性貿易壁壘最為顯著。中國加入WTO之后,在國際貿易中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問題最為突出。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 農產
1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陜西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1.1 積極影響
1.1.1 加快技術創新,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優勢
現今世界,各個國家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安全為名,制定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技術法律規范,以此來限制我國農產品的出口,例如,日本通過制定嚴苛食品衛生檢測標準,來制約陜西省農產品的進口。2006年,日本還以《肯定列表》作為依據,提高了檢驗檢疫程度,直接導致陜西省農產品進入日本市場的困難重重,同時給陜西省農產品出口帶來很大的壓力。然而,正因為有了這種壓力,使陜西省農產品出口公司開始規范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優化了產品結構,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投入,與此同時加快創新技術,提升商品的附加值,提高安全和環保標準,增強了陜西省農產品的對外競爭優勢。
1.1.2 農產品出口市場的多元化
由于每個國家對陜西省農產品進出口檢驗檢疫的標準不盡相同,出口型外貿企業在提升農產品質量的同時,還積極的地開拓新的世界貿易市場,以此形成國際貿易農產品交易的多元化,這也是企業為了避免因為某個國家市場對其關閉而造成企業損失的一種措施。陜西省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是日本,韓國,而且嚴重依賴這些傳統市場,很容易增加出口的風險,出口貿易受到波動。積極開拓具有潛力的貿易市場,快速發展非洲、中東等新興貿易市場,以緩解對日本、韓國等市場的依賴,更好的出口農產品,降低風險,穩定和保持陜西省農產品的出口。
1.2 消極影響
1.2.1 陜西省農產品出口難度的增加,削弱了農產品的價格優勢
很多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國家,制定了安全、衛生、環保等許多的技技術法規和標準。歐盟各國經濟實力都比較雄厚,科技發達,法律法規嚴苛,特別是對環保上的衡量標準,讓許多發展中國家無法達到,即使是美國的一些產品也難以達標。歐盟對肉食品的檢驗檢疫較為嚴格,陜西省的肉類食品出口受到壁壘阻礙,使其出口難度劇增。
1.2.2 加劇了與各國的貿易糾紛,貿易雙邊關系惡化
由于世界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雙方對技術法規、標準、程序、制度等理解不一致,進口國為了保護本國農業,貿易保護主義往往借機抬頭,導致雙方貿易產生摩擦。實施國認為具有合理性的,遭受貿易壁壘的國家都認為這是地方貿易保護手段的借口,從而在實施過程中就發生了爭議。雙邊貿易體制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中韓兩國農產品的貿易增長。
2 對于陜西省農產品出口問題的應對措施
2.1 宏觀方面——政府
2.1.1 建立TBT服務體系,完善應對技術壁壘的預警機制
政府應確定落實職能部門,建立健全國際技術貿易壁壘預警機制,密切關注主要貿易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搜集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的新聞,積極研究主要貿易國施行貿易保護措施對于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引導創新生產,進行宣傳,運用自身優勢突破限制。利用通報咨詢制度的渠道,及時掌握技術信息,為我國的農產品出口企業服務。同時,大規模開展技術貿易壁壘實例研究,借鑒國外技術壁壘政策的經驗與做法,盡快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2.1.2 建立并完善技術標準認證及檢測體系
現在國際農產品貿易的主流以綠色有機農產品為主,在這種形勢下,陜西省應加快建立健全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檢驗檢疫標準,迎合世界市場的需求。為了順應當前綠色消費的趨勢,陜西省應淘汰落后農產品,引進新品種進行培育,進行生態化規劃,優化產業結構。還要研發有益健康的綠色有機商品,提升科技水平,發展有機綠色農業。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企業產品更好的進入國際市場創造更好的條件。 2.2 微觀方面企業 2.2.1 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 首要內容是認真學習引進的技術,做到學以致用,還應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發展。其次要提高自身創新能力,不管是吸收先進成果,還是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加以創新,都需要一定的科研水平與能力作為保障,都需要依靠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最后要進行企業管理系統優化,有了領先的管理水平才能獲得國際信譽,進而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
2.2.2 強化對農產品生產源頭的控制,培育出口龍頭企業
對于生產源頭的控制首先要鼓勵企業施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與農戶合作,農戶要按合同進行標準化生產,否則給予違約處理。當二者聯系起來,各得其所,能更好的拓寬國際市場。然后要加強對于農業投放品的控制,因為這事影響農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嚴格規定農業化肥的使用,堅決制止假冒偽劣農藥在市場中流通,從源頭保證農產品質量。在控制生產源頭的同時,還應加大對出口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陜西省雖有7000多家出口企業,但出口營業額超過500萬的卻很少。只有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小企業資金和科技實力落后的局面。對于龍頭企業的培育,需要政府的資金與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出口,同時還要降低企業的信貸門檻,提升企業積極性。
3 結束語
在當今世界貿易條件下,各國為了自身利益實行各種保護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作為一種隱蔽性較強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際貿易的良好進行。文中通過對陜西省農產品出口現狀的分析,研究了針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應采取的措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陜西省未來應正確看清國際貿易形勢,采取積極地應對方法國際貿易壁壘。通過建立TBT服務體系,完善應對技術壁壘的預警機制和技術標準認證及檢測體系;同時還要加強農產品行業協會建設,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最后是強化對農產品生產源頭的控制,培育出口龍頭企業并加快農產品品牌建設。這些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陜西農產品的增長,也是陜西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陳銳.綠色貿易壁壘對陜西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D].陜西大學,2011.
[2]任玉娟.陜西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3]曹園媛.綠色貿易壁壘下陜西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