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華
【摘 要】目的:食品的安全問題關乎民生,而近年來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的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目前食品安全問題中的主要原因是現行食品衛生監管體制中對于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的營養性的嚴重缺失和不足,甚至是沖突,最終使的食品的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為此,我們要關注食品安全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最終找出較為合理的解決措施,望給相關的從業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食品營養;食品衛生監管;雙重挑戰
【中圖分類號】R15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1
引言
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臨床醫療以及社會極為重視的內容,在絕大程度上關系著人們健康。而結合實際情況可以發現,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食品安全事件在社會中的發生率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居民健康。
1 食品安全概述
在我國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中很明確的解釋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涵蓋了食品的衛生安全和營養含量等方方面面,而食品的安全監管所起到的作用顯然不可忽視。習近平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基本遵循,包括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各項國家標準,對地方相關標準進行完善,建立最嚴謹的標準體系;實行最嚴監管,守好每一條防線、每一個環節、每一道關口;實施最嚴厲處罰,從而有效威懾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實行嚴肅問責,絕不縱容食品安全違法違規問題,就對食品安全監管作出了明確指示。
2 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監管現狀
2.1 食品營養監管現狀
食品營養符合相關標準,才能保證食品的質量。只有各種食品的營養價值達標,人們在選購、食用食品后,才能夠發揮食品的最大作用,如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強人們的免疫力和記憶力。所以,要嚴格控制食品的營養價值。但是,從實際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來看,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未按照食品的種類進行定位,沒有根據相關標準確定食品營養是否達標;部分食品沒有明確標明所添加的添加劑,監管部門也沒有予以高度的關注和嚴格的檢查;沒有設定相關的食品營養標準,沒有有效檢測各種原材料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增加食品的危險性,進而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2.2 食品安全監管現狀
法律法規體系健全。如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法》詳細提出了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各項規定,從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具體到了政府職責、部門職責、監管人員職責、行政相對人應履行的義務等等,實施了從田間地頭到入口食品的全鏈條監管。
3 改進措施
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的營養性兩者之間相互依存,并且相互統一,表現為食品的安全性中囊括了食品的營養行,食品的營養性也和食品的安全性息息相關,食品一旦不具有安全性,則食品的營養價值也相對較低,這時若只談食品的安全性也沒有價值。所以,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的營養性分居在一個食品天平的兩端,若在杠桿的任何一端出現嚴重的問題將會導致杠桿出現嚴重的偏失,此時食品所具備的屬性往往就不夠全面了。為了實現食品營養和食品安全監管并重,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利用法律進行合理的約束
食品的營養和食品的安全管理若想得到發展必須進行法律的約束和管理。在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條例中需對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規范要求再進一步明確細化,保障食品既可以滿足食品的營養性,也可以滿足食品的安全性。當進行食品的營養和安全的檢查時,也需要關注營養和安全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3.2 建立三維模式架構
首先,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前期的規范設置和合法生產經營。其次,注重過程控制,嚴把食品安全的每一道重要關口,在重點食品行業、重點食品企業推動建立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再次,相關人員需要主動加強與各部門和行業協會之間的溝通協調,確保部門間配合更緊密,確保整個食品安全監管鏈條不斷、銜接無縫。最后,充分研究食品安全監管各個控制點的特點和規律,積極鼓勵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統一制定相應的追溯編碼,讓每個食品都擁有相應的“身份標識”,切實讓人們了解到食品產生的全過程。
3.3 加大力度監測食品營養
要想確保營養和健康及安全的食品,相關部門就應加大力度監測食品營養,并按照食品營養和食品種類以及人群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對營養攝取量及營養標準進行規范,確保人們膳食均衡,可從食物中攝取自己所需的營養。此外,政府應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食品安全的相關法規法律,對涉及到食品營養的條例進行規范,確保更為合理且規范地開展食品營養工作,在各個環節得以落實。還有,應從食品的源頭上抓住食品安全,從田地到流通,從加工到餐桌,妥善處理食品鏈條的一系列問題,杜絕農藥殘留、非法添加農藥和膨大劑以及生長劑的食品流通到消費者餐桌上。
3.4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食品安全監管其實就是嚴格管控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或者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以及在進行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有可能會引發的一切生物、化學和物理三大方面的有害因素,從而保障在此過程中被生產出的食品對消費者的身體狀況不會有任何的損傷。政府應該采取有效的監管手段,解決食品安全過程中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有關部門應該深刻理解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并根據社會實際情況,對于上述問題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管理。一是加大安全標準以及相關法規的建設,做好細化我國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二是建設食品安全信用機制,做好改善信用環境,提高企業信用意識,規范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框架、制度和管理等。三是加大監管力度,落實各相關部門的責任,及時公布相關監管信息,嚴格落實“四個最嚴”。
結語
綜上所述,食品營養問題和食品衛生問題都是食品安全問題,人們需要充分認識相關問題的嚴重性。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不斷探索食品安全的長效保障機制,進而促進我國食品安全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張春旭.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并重應對食品安全“雙重挑戰”探討[J].醫藥衛生:文摘版,:00221-00221.
王偉嶺.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監管并重的應用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23(10):6269-6270.
刁英靈.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并重應對食品安全“雙重挑戰”[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