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巧玲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子宮廣泛切除術后尿潴留行護理干預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來我院的80例進行過子宮廣泛切除術的患者,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來進行比對分析。結果:實驗組40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排尿困難,3例發生尿潴留,發生率為 17.50%;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9例出現排尿困難,6例發生尿潴留,發生率為37.50%。結論:對行子宮廣泛切除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預防術后排尿困難、尿潴留發生,避免泌尿系統的感染,效果滿意。
【關鍵詞】子宮廣泛切除術;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2-0-01
目前,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宮頸癌,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僅次于乳房癌位居第2位。目前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子宮廣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中切除主韌帶及分離輸尿管時可能切斷或損傷支配膀胱的神經,導致患者術后膀胱輸尿管下端失去支持。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和改善因子宮廣泛切除引起的膀胱功能受損,減少尿路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針對80例行子宮廣泛切除術患者進行有效的尿潴留護理干預后,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回顧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80例進行子宮廣泛切除術的患者,對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實驗組年齡20~45歲,其中因子宮肌瘤而采用子宮廣泛切除術的有18例,因子宮癌而采用子宮廣泛切除術的有22例。廣泛切除術還分為廣泛切除與次廣泛切除,這40例患者中進行廣泛切除的有32例,進行次廣泛切除的有8例。對照組的年齡23~47歲,其中因子宮肌瘤而采用子宮廣泛切除術的有19例,因宮頸癌而手術的有21例;采用廣泛切除術的有30例,采用次廣泛切除的有10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其基礎上針對尿潴留的原因采取護理干預措施。
1.2 護理方法
1.2.1 盆底肌肉訓練
包括縮肛運動及排尿中斷訓練;縮肌運動:指導患者在不收縮下肢及臀部肌肉的情況下自主收縮恥骨、尾骨周圍的肌肉(即會陰及肛門括約肌),每次收縮維持6~10 s,做30~50次,共5 min。再快速一縮一舒200次,每天3~4次(早、中、晚及睡前各1次)。
1.2.2 排尿中斷訓練
每次排尿分幾段排盡,鍛煉膀胱內外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調能力;腹肌訓練:可行仰臥起坐及仰臥抬腿法,按患者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每日3-4次,每次5 min。以避免術后體弱使腹肌的力量減弱,腹壓變小,影響排尿。Valsalva屏氣法:患者采取坐位,身體前傾,腹部放松,再收縮腹肌,訓練患者收縮腹肌時腹壓的方向向膀胱及盆底用力,從而增加膀胱及盆底壓力,促使尿液排泄。
1.2.3 導尿管留置與護理
術后留置導尿管5-7d,在拔除導尿管前3d,定時開放導尿管,開放時按照前述訓練方法做用力排尿動作。妥善固定好導尿管,避免翻身時牽拉尿管導致的尿道粘膜損傷,同時避免尿管受壓,預防引流不暢導致的尿潴留。
1.2.4 尿潴留處理與護理
對自主排尿困難的患者進行以下護理:聽緩慢的流水聲,以條件反射刺激排尿;熱敷外陰與下腹,使膀胱逼尿肌松弛促進排尿:對下腹部進行按摩治療,如果還是不能排尿,進行穴位針灸治療。
1.2.5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為惡性腫瘤,因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同時擔心留置導尿管會帶來不適,部分患者不能積極配合膀胱功能訓練。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向其講解手術的可靠性,介紹術后尿潴留發生的的原因,講解膀胱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排尿困難:尿不易排出,費力,尿線細,射程短,尿線中斷或淋漓;殘余尿測定:膀胱充盈并排尿后,立即導尿或床邊B超檢查,測量記錄膀胱內殘余尿量,殘余尿100ml以下說明膀胱功能恢復好,否則恢復差,應再次留置導尿;尿潴留:尿液貯留在膀胱內且有尿意,膀胱處于充盈狀態,經誘導20min尿液仍不能排出,為尿潴留,經護理干預60min后仍不能排尿后行導尿術;尿道刺激癥: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尿常規及體溫變化:第1次排尿前后血壓改變。
1.4 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病例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護理,實驗組的尿潴留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40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排尿困難,3例發生尿潴留,發生率為17.50%;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9例出現排尿困難,6例發生尿潴留,發生率為37.5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251,P<0.05)。
3討論
排尿是膀胱及神經反射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復雜的生理過程,反射弧中任何障礙及膀胱周圍結構改變都將引起排尿困難和尿潴留發生。由于子宮廣泛切除術后,子宮底組織及陰道上端較前明顯薄弱,引起排尿困難、殘余尿增多及尿潴留,使患者留置導尿時間延長,反復重置導尿管,損傷尿道膀胱粘膜,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機率。患者留置導尿時間需要延長,或者因為需要反復重置導尿管導致尿道和膀胱粘膜出現損傷,這些都進一步增加了尿潴留發生的可能性。此外,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會陰無感染等均與術后尿潴留的發生有關。因此,確保子宮廣泛切除術后順利排尿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本試驗顯示,行子宮廣泛切除術的宮頸癌患者,采用系統膀胱功能訓練后,術后排尿困難、殘余尿、尿潴留、重置尿管次數等有明顯改善,表明系統膀胱功能訓練有助于緩解和改善因子宮廣泛切除引起的膀胱功能受損,減少尿路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前后加強腰部、腹部及盆底肌肉的鍛煉,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對術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復及尿潴留的預防起重要作用臨床上尿潴留發生率高多數都是由于患者對尿潴留發生的原理與預防措施做的不到位。
本研究組針對此因素,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術前預防性護理與術后膀胱肌功能鍛煉,并在心理護理的前提下,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提高鍛煉效果,降低尿潴留的發生率。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對行子宮廣泛切除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預防術后排尿困難、尿潴留發生,避免泌尿系統的感染,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746-1775
夏海鷗.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