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浩浩
“健美操”是一項新興健身健美的體育運動,它以健身為目的,以身體練習為主要內容,以藝術創造為主要手段,在音樂伴奏下運用各種不同的操化動作,融合音樂、舞蹈、體操為一體,既是健身美體、陶冶情操的大眾健身方式,又是競技運動的一個項目。[1]在競技健美操比賽中競賽項目主要設男子單人、女子單人、混合雙人、三人(性別不限)、集體五人操(性別不限)、有氧舞蹈、有氧踏板、啦啦操等八個項目。從大學生運動會競技健美操比賽的情況來說,依舊存在著不足。以2015年8月在隴東學院舉辦的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競技健美操比賽為依據,對此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甘肅省高校健美操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為甘肅省高校競技健美操的發展提供參考。
以參加2015年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競技健美操比賽的21個代表隊(甲組15個代表隊,乙組6個代表隊)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從知網中檢索相關論文十余篇,并進行歸納總結,相互對比分析,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論基礎。
2.2.2 專家訪談法
對參加2015年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競技健美操比賽的部分裁判員,教練員進行訪談,了解賽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2.2.3 現場觀察法
在2015年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競技健美操比賽現場觀看比賽,從比賽中找出甘肅省各高校競技健美操存在的不足。
2.2.4 數理統計法
對競技健美操比賽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參考。
四年一屆的甘肅省大學生運動會,是省教育局,體育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對四年以來全省大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成果的檢閱。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由省教育廳、省體育局主辦,隴東學院承辦。本次大學生運動會競技健美操比賽分甲、乙兩組,其中甲組院校15所,乙組院校6所;甲組是由甘肅省各地區院校的非體育專業的學生組成;乙組是由甘肅省各地區院校的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高水平運動員組成的。甲組參賽的運動員共185人,其中男子23人,女子162人;乙組參賽的運動員共55人,其中男子20人,女子35人。參與本次健美操比賽的裁判員來自甘肅省各高校及甘肅省體育局:仲裁3人,裁判長1人,副裁判長1人,裁判員12人。競賽設項與分組:甲組設6個項目,分別是競技男子單人操、競技女子單人操、規定有氧舞蹈、規定有氧踏板、自選有氧舞蹈、自選有氧踏板;乙組設為6個項目:競技男子單人、競技女子單人、競技混合雙人、競技三人操、集體五人操、自選有氧舞蹈。競賽辦法:甲、乙兩組比賽分預賽和決賽,甲組取前八名,乙組取前六名。競技健美操比賽執行世界健美操聯合會制定的《2013-2016年國際健美操競賽規則》。[2]獎勵辦法:將按照《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競賽規程》的規定執行。本次大運會競技健美操比賽從預賽開始統一安排抽簽,決賽則按名次最后一名推向預賽第一名進行決賽,表現此次大運會的公平,公正性,也體現了本次健美操比賽水平的又一次提高,極大地豐富了比賽的內容和觀賞性。為響應國家的基礎體育課程方案,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多中大學開設了健美操公選課,為學生在競技健美操發展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表1 甘肅省第三屆大運會競技健美操比賽甲組參賽學校

表2 甘肅省第三屆大運會競技健美操比賽乙組參賽學校
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甲組參賽隊較多,乙組參賽隊較少,這一現象可能與高校體育院校的存在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我國教育與體育的發展逐漸世界化、國際化,要不斷推進我省各高校健美操專業運動水平的發展,就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甘肅省各個高校,以整體的觀點開展競技健美操教學與訓練工作,處理好繼承與發展,學習與創新的關系,加強競技健美操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各高校競技健美操的教學與科學研究,保證必要的物質條件,加強各高校領導科學管理,統籌安排,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深入教學研究,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3]加強競技健美操的發展,促進競技健美操的推廣,應該將競技健美操納入到高考中,作為一個高考體育專業的項目,讓更多人去參與去訓練。要普及競技健美操的知識,就要從最基層抓起,促進甘肅省競技健美操不斷專業化。
3.3.1 對競賽規則的了解程度不同
隨著我國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競技體育與高校體育的逐步結合,競技體育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趨勢,特別像競技健美操深受廣大大學生喜愛。本次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健美操按照《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競賽規程》執行;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專業組、非專業組健美操比賽執行中國健美操協會制定的《2013~2016年國際健美操競賽規則》參與比賽,由于有一些高校不熟悉健美操現執行的比賽規則,做出違規動作導致最終排名靠后。
3.3.2 伴奏音樂過于生硬,音樂取材太局限
音樂伴奏作為競技健美操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動作和節律達到和諧統一,對提高運動員的藝術表現力,加強整體效果意義重大。本次比賽中,部分代表隊存在音樂過于生硬的現象,以至于最后得分偏低,所以健美操音樂的取材上要有個性,使音樂伴奏具有廣泛、獨特、健康、鮮明、清晰。
3.3.3 參賽隊伍較少,各高校發展水平不一
在高校競技健美操的普及程度、教學水平、學生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加強不同院校之間運動員技術水平;從表1表2的統計情況來看,甲組有14個代表隊,乙組有4個代表隊,參賽的隊伍明顯較少,尤其是體育專業的運動隊較為突出。
3.3.4 賽事較少,運動隊組建的臨時性強
由于經費缺乏、師資短缺、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等因素的限制,與其它省市的高校競技健美操比賽相比,甘肅省大學生比賽要少很多。高校沒有形成良好的組隊體系,再遇到賽事時,大部分高校都是臨時組隊,突擊訓練,以完成比賽為任務。隊員缺乏長期系統的專業訓練,運動水平自然難以撥高,教練員缺乏長期帶隊比賽經驗,在訓練方法、動作編排以及音樂選擇等方面,還是比較欠缺。
3.3.5 專業裁判員匱乏
作為競技健美操比賽過程中裁判,必須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較強的專業知識能力。從訪談得知,競技健美操領域的裁判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競技健美操進行培訓和學習,但缺乏一定的實踐,裁判的人數相對緊缺,專業裁判團隊的組建上還有明顯的不足。
3.3.6 缺乏系統化訓練
由于大學生運動員的上課時間與訓練時間相沖突,導致訓練周期短。健美操訓練過程中操化動作的泛化階段到分化階段過程較快,一些錯誤的操化動作糾正不徹底,使鞏固階段易出現錯誤動作或無質量動作,最終在比賽時出現動作不統一和忘記動作的現象,這是導致部分代表隊得分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認真分析競技健美操比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全國大學生競技健美操運動發展的新動態和方向,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3.4.1 加強難度技術動作訓練
難度技術動作在競技健美操比賽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難度技術動作的完成質量是運動員取得好成績的關鍵之一,同時它也是運動員水平高低和體能的表現,并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所以在今后的訓練指導中,各高校教練員應多注重難度技術動作和技巧訓練,從而進一步提高健美操運動技術水平。[4]
3.4.2 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學習
此次大運會競技健美操比賽中少數學校由于師資力量雄厚,生源素質較高,在比賽中贏得了較好的聲譽,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與省外高校的技戰術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通過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學習,以促進高校競技建美操發展;另外,本次比賽中,甲組隊員表現活躍,部分甲組隊員受過舞蹈專業的訓練,在身體柔韌、協調、音樂、表現力等素質方面也比較突出。利用比賽的機會使不同特色的隊員同臺競技,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3.4.3 進一步提高教練員、裁判員的水平
進一步提高教練員的水平,教練員對競技水平的提高和發展起著核心與關鍵的作用,直接關系到科學的訓練和運動成績的提高。競技健美操健康有序地發展,教練員和指導教師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在高校相關教育教學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加強裁判員的專業水平,培育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業務水平,開拓創新思維和競爭理念應,始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執裁;在甘肅省競技健美操裁判隊伍中有國家一級裁判員,國家二級裁判員,這種情況有利于甘肅省健美操裁判水平的提高和開展,以少數帶動多數,不斷推進我甘肅省健美操發展。
3.4.4 應將競技健美操納入高考體育統考中
隨著我國教育與體育發展不斷國際化,甘肅省高考對體育的重視也在不斷探索,不斷改進與提高,競技健美操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比賽項目,要想更專業,更系統,更廣泛,還得考慮將競技健美操納入體育高考體系,成為體育項目中的一類進行考試;通過考試、學習、訓練來提高這一項目的發展。
4.1.1 通過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健美操比賽可以看出各高校領導的重視性很強。在各高校領導管理與帶領下圓滿完成了此次比賽,取得了理想成績,但部分高校領導的管理和帶領性較欠缺,還需重視健美操的發展和投入,轉變傳統觀念。
4.1.2 通過對本次比賽的參賽隊伍、組別設置、成績分布等具體情況的分析來看,各高校競技健美操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主要的原因是:部分高校有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的成績普遍較高;而沒有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的高校成績普遍較低,對競技健美操的認識也欠缺,學生的身體素質也相對較弱。
4.1.3 甘肅省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員訓練方法與手段比較單一,缺乏系統性,實踐較少,與國內外的訓練相比存在明顯的差異,知識理論與鑒賞角度還不夠完善,培訓學習與交流較少,缺乏一些比賽和訓練的經驗,影響了運動員訓練水平的發揮與提升。
4.2.1 建議各高校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制定詳細的、科學的教學與訓練計劃,提供教練員和運動員培訓學習機會,促進教練員、運動員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提高。還應適當加強學校健美操公選課,普及好健美操的基礎知識,領導應加強重視,科學安排教學與訓練工作。
4.2.2 建議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多參加大型比賽,正確對待基本功訓練,觀摩國內外競技水平,多與之交流,加強藝術表現力的練習,增加理論學習并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編排創新水平及多樣化,多元化,新穎化。
4.2.3 建議應將競技健美操納入高考體育統考中,成為體育項目中的一類進行考試,通過考試、學習、訓練來提高這一項目,使甘肅省高校的競技健美操更專業、更系統、更廣泛,從而促進甘肅省高校競技健美操的發展壯大。
[1] 黃寬柔.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8.
[2] FIG國際體操聯合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S].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中國健美操會.2012.
[3] 潘紹偉.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3-56.
[4] 張萍.對貴州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健美操比賽的思考.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09):13.
[5] 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6] 蘆曉偉.高等競技健美操發展現狀與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4(5).
[7] 毛永.云南省高校竟技健美操運動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紅河學院學報.2012.10(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