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2017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癥數據顯示:目前癌癥死亡率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接近50%的癌癥病人需要接受放療[1]。盡管放療技術在不斷提高,如三維適形調強放療(IMRT)的應用,但皮膚反應仍不可避免。有文獻報道,85%的放療病人會經歷從局部紅斑到濕性脫屑的皮膚反應,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住院費用,也導致放療中斷,從而影響治療效果[2]。臨床上皮膚反應預防用藥較多,但其管理往往依照個人意見或經驗,而不是循證實踐[3]。關于預防用藥更是缺乏有效的臨床實踐指南[4]。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放射性皮炎至關重要。比亞芬是三乙醇胺的獨特水包油性乳膏,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幫助自我修復,通過改變白細胞介素Ⅰ和白細胞介素VI之間的比例,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增加膠原的合成[5]。然而,研究表明,比亞芬并不能降低皮膚損害的發生率。另外,在預防放射性皮炎的效果上并無優越性,反而增加了病人的醫療費用[6-9]。到目前為止,尚無相關的系統評價報道。因此,本研究按照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優先報告條目(PRISMA)流程,運用RevMan 5.3軟件進行系統評價,從而為比亞芬用于放射性皮炎的臨床防治效果評價提供依據。
利用計算機檢索OVID醫學全文期刊數據庫、PubMed、Medline、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CBM)、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以及萬方數據庫,中文檢索詞以比亞芬/三乙醇胺/三乙醇乳膏、放射性皮炎和鼻咽癌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英文檢索詞以biafine/trolamine cream、radiodermatitis/radiothermiti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為關鍵詞檢索,并查詢了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17年12月。
①所有評價比亞芬防治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和臨床對照試驗(CCT)。②研究對象為接受放療的鼻咽癌病人。③干預手段為放療期間放射野涂抹比亞芬乳膏,對照組采用保持皮膚干燥,無任何藥物使用的基礎預防措施或其他外用藥物進行涂抹。④結局指標:比較兩組不同級別放射性皮炎的發生率(特別是Ⅱ級以上放射性皮炎發生率)及頸部皮膚放射性損傷出現時間(照射劑量)。
①非放療引起的放射性皮炎;②重復文獻。
根據研究目的與納入排除標準,由2名評價員對搜索的文獻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參照Cochrane系統評
價員手冊4.2.2版推薦的質量評價標準[10],并獨立對搜索的文獻進行標題與摘要的篩選,再根據選出的文獻進行全文閱讀并提取所需要的資料。
運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比較比亞芬防治放射性皮炎療效觀察通過計算相對危險度(RR)及相應的置信區間。若P≥0.1,且I2≤5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反之,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
初檢相關文獻共154篇,其中中文67篇,英文87篇,經過EndNote軟件去重后獲得文獻100篇,通過閱讀題目與摘要剔除與主題不相關文獻后獲得44篇,進行全文閱讀后發現干預手段、研究對象及結局指標不符合標準34篇,最終納入研究10篇[11-20],見圖1。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見表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納入研究研究類型研究對象資料收集時間 樣本量 試驗組對照組結局指標吳列2004[11]RCT鼻咽癌放療病人2003年3月—2003年11月2427①②陳衛東2011[12]CCT首次接受放療的鼻咽癌病人2008年1月—2011年4月3736①②王若崢2007[13]CCT病理確診為鼻咽癌低分化鱗癌初治病人2006年1月—2007年4月2526①②李春梅2009[14]CCT在本病區進行放療的鼻咽癌病人2006年1月—2008年12月5050①②張秀萍2008[15]RCT在本院確診鼻咽癌接受放療的病人2004年5月—2006年11月6462①②馬麗2016[16]CCT病理檢查確診為鼻咽癌初診病人2009年1月—2009年12月7170① 牛麗英2013[17]RCT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療的鼻咽癌病人2008年1月—2011年12月3132①②陳芳2010[20]CCT病理檢查確診為鼻咽癌初治病人2006年10月—2009年12月4040①②都新俊2011[18]CCT接受放療的鼻咽癌病人2008年3月—2010年12月5555① 宋瓊2016[19]CCT接受放療的鼻咽癌病人2014年3月—2014年12月4040①② 注:①為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發生率;②為頸部皮膚放射性損傷出現時間。
2名評價員通過JBI循證護理中心的文獻評價標準對納入文獻進行評價,詳見表2。

表2 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
2.3.1 比亞芬對放射性皮炎(Ⅱ級以上)發生率的影響
納入的10篇[11-20]文獻均將不同級別放射性皮炎的發生率作為結局指標,同質性檢驗P=0.20,I2=26%。應用固定效應模式進行Meta分析(見圖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8.05,P<0.001),OR=0.21,95%CI(0.14,0.30)。本研究表明放療期間涂抹比亞芬可以有效降低Ⅱ級以上放射性皮炎的發生率。

圖2 比亞芬對Ⅱ級以上放射性皮炎發生率影響的Meta分析
2.3.2 比亞芬對鼻咽癌放療病人頸部皮膚出現放射性皮炎時間的影響
因放射性皮炎常出現于常規照射劑量20 Gy~30 Gy時[21],因此在收集文獻資料時,選擇放射性皮炎出現照射劑量<20 Gy作為研究點,納入的文獻中有8篇[11-15,17-18,20]文獻將頸部皮膚放射性損傷出現時間(照射劑量)作為結局指標,有5項[13-15,17,20]研究符合數據分析要求,同質性檢驗P=0.40,I2=0%。應用固定效應模式進行Meta分析(見圖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3,P=0.001),OR=0.26,95%CI(0.12,0.58)。本研究表明,放療期間涂抹比亞芬可以有效縮短鼻咽癌放療病人頸部皮膚出現放射性皮炎的時間。

圖3 比亞芬對鼻咽癌放療病人頸部皮膚出現放射性皮炎時間影響的Meta分析
放射性皮炎的發生與許多內在和外在因素相關,外在因素如放療技術、單次照射劑量、照射總劑量、放療持續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的處理等。放療的大多數病人會發生急性皮膚反應。雖然各種外用劑和敷貼被用來改善副作用,但很少有證據支持它們的使用。本研究納入的10篇[11-20]文獻,有9項[11-19]研究對比亞芬涂抹的時機與方法做了相應的描述,具體步驟如下:病人從放療第1天開始使用比亞芬乳膏,放療30 min后均勻涂抹在照射野皮膚并超出1 cm的范圍,輕輕按摩以促進藥物吸收,直至放療結束或放療結束后2周。每天2次~4次,放療前4 h停止使用。
關于比亞芬的研究多數限于放射性皮炎的預防階段,在治療方面,有文獻指出,一旦出現濕性皮炎,比亞芬聯合吹氧氣治療可以明顯縮短創面愈合時間,降低疼痛評分[22-23]。因此,比亞芬防治放射性皮炎的效果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在臨床中,因獲取方便、價格低廉,許多病人選擇蘆薈制品,然而一項國外的Ⅲ期臨床試驗顯示,蘆薈制品對急性放射性皮炎并無預防作用[24]。如何獲取有效、價格低廉的放射性皮炎防治用藥,仍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Chen W,Zheng R,Zhang S,et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in 2013:an analysis based on urbanization level[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7,29(1):1-10.
[2] Deborah G,Victoria H.Radiotherapy-induced skin reac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2014,23(4):S28.
[3] Kelly E,Nystedt,RTT,etal.The standardization of radiation skin care in British Columbia:a collaborative approach[J].Oncology Nursing Forum,2005,32(6):1199.
[4] Zhang YJ,Zhang SD,Shao XL.Topical agen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adiodermatitis:a meta-analysis[J].Support Care Cancer,2013,21:1025-1031.
[5] Szumacher E,Wig JA,Franssen E,etal.PhaseⅡstudy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iafine cream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ation induced acute skin toxicity to the breast in women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ith concomitant CMF chem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1,51(1):81-86.
[6] Fisher J,Scott C,Stevens R,etal.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best supportive care to biafine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ation-induced skin toxicity for women undergoing breast irradiation: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5):1307-1310.
[7] Pommier P,Gomez F,Sunyach M,etal.Phase Ⅲ randomized trial of calendula officinalis compared with trolam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dermatitis during irradiation for breast cancer[J].J Clin Oncol,2004,22(8):1447-1453.
[8] Elliott EA,Wright JR,Swann RS,etal.Phase III trial of an emulsion containing trolam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radiation dermatiti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results of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trial 99-13[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6,24(13):2092-2097.
[9] 支梅芬,徐慧,何文艷,等.百克瑞消毒噴霧劑與比亞芬預防放射性皮炎的護理與療效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59):11503-11507.
[10] Higgins JP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4.2.6[M].New York: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06:1.
[11] 吳列,朱遠.比亞芬治療鼻咽癌頸部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J].腫瘤防治雜志,2004,11(8):833.
[12] 陳衛東,皮國良.比亞芬在預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膚損傷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9):1722-1723.
[13] 王若崢,吾甫爾,王多明,等.比亞芬防治鼻咽癌同期調強放療和化療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2007,34(20):1181-1184.
[14] 李春梅,胡碧云,曾梅英.三乙醇胺乳膏預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50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1):55-56.
[15] 張秀萍,李健,張林德,等.三乙醇胺乳膏與親水性凝膠對急性放射性皮炎預防的比較[J].中國職業醫學,2008,35(3):232-233.
[16] 馬麗,酈娜.不同皮膚射線防護劑對鼻咽癌調強放療放射性皮炎的防護療效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6C):13-15.
[17] 牛麗英.比亞芬與美寶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療效對比[J].西部醫學,2013,25(11):1626-1627.
[18] 都新俊,王珍,徐寧,等.三乙醇乳膏預防鼻咽癌患者放療皮膚反應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8):3442-3443.
[19] 宋瓊,陳佩娟,劉倩,等.預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兩種方法的效果比較[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6,39(1):12-14.
[20] 陳芳,阮培剛,鄒彥,等.比亞芬預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膚損傷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0,3(12):1188-1191.
[21] 谷銑之,陰蔚伯,劉泰福,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2:691-693.
[22] 李崢,劉娜.不同換藥法聯合比亞芬加吹氧治療放射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21(31):1965-1967.
[23] 肖紅梅.三乙醇胺軟膏聯合吹氧治療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損傷的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209-211.
[24] Heggie S,Bryant GP,Tripcony L,etal.A phase Ⅲ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topical aloe vera gel on irradiated breast tissue[J].Cancer Nurs,2002,25(6):44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