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 浙江嘉興 314011)
評判一篇作文的標準常會含有常識和直覺成分,所以得到的評分結論有很大局限性 (文 秋芳、劉潤清,2006)。鄒申、陳煒于2010年撰文指出:1.評分標準要有科學理論作為基礎;2.評分標準要能夠盡可能全面地涵蓋和區(qū)別被試者的能力層面;3.評分標準要適應評卷環(huán)境的條件和要求。從2016年起,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制定的《2016年浙江省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中針對于書面表達的評價標準與以往發(fā)生了變化,筆者通過對2017年嘉興市某區(qū)第一次適應性練習中作文評分員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在新的書面表達評價標準的使用科學性以及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反撥作用進行了分析。
2015年以前實行的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英語學科中的書面表達評價標準體系實施了近10年左右,雖然評價描述有過增加、刪改等調整,但分檔與賦分的模式并沒有改變過。該評價標準對書面表達的評分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使閱卷老師們評分有據(jù)可循、有理可依,對寫作教學也起到了一定的規(guī)范和促進作用。評價標準表現(xiàn)為六個等級模式(表1):
描述第五檔(18~20分) 包含所有要點,完全完成了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有清晰的文本框架,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匯;有效地使用了詞句間的連接成分,是全文結構緊湊、行文連貫、表達清楚;語言基本無誤。第四檔(14~17分) 基本包含所有要點,遺漏少量次要點,較全面地完成了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有較清晰的文本框架,比較多樣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行文基本連貫,但不影響整體理解。第三檔(10~13分) 包含大多數(shù)要點,基本完成了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少許語句不通順,語言錯誤較多,但不影響整體理解。第二檔(6~9分) 只包含少數(shù)要點,未恰當完成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多數(shù)語句不完整,語法結構單調,詞匯項目有限,語言有較多錯誤,影響理解。第一檔(1~5分) 只包含個別要點,未完成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多數(shù)語句不完整或意思不明,內容不連貫,錯誤很多。0分 未能傳達給讀者任何信息;寫的內容均與所要求內容無關或所寫內容無法看清。檻值
在多年的實際評分操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一評分標準不夠具體,有些維度存有歧義。因此從2016年起《2016年浙江省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中的評價標準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新評價標準由四個維度組成:內容與思想、用詞與表達、結構與行文、規(guī)范與長度,每個維度有具體若干個方位和點構成,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較為科學的評價。(表2):
采分點 滿分可給分值1.內容充實,覆蓋要點(內容、要點) 7 6-7 描述所有信息,內容合理、豐富3-5 描述了大部分信息,內容比較合理1-2 描述了小部分信息,內容不合理0 沒有作答或描述內容與主題無關2.用詞適切,語法正確,句型多樣(詞匯、語法、句型) 7 6-7 用詞適切,句型變化多樣且有效,完全或基本沒有語言錯誤3-5 用詞基本適切,句型較為單一,有少量語言錯誤但不影響理解1-2 有較多語言錯誤,一定程度上影響理解0 有大量語言錯誤,影響了理解3. 結構緊湊,意思連貫(語意、連詞、指代) 4 3-4 行文連貫,連接詞使用恰當,指代清晰1-2 行文不夠連貫,連接詞使用不夠恰當,指代不夠清晰0 沒有連貫的意識4. 書寫規(guī)范,詞數(shù)適宜(標點符號、大小寫、詞數(shù)) 2 2 大小寫、標點正確,詞數(shù)達標,書寫規(guī)范整潔1 大小寫、標點有部分錯誤,詞數(shù)達標,書寫尚可辨認0 大小寫、標點錯誤較多,語言應用不規(guī)范,詞數(shù)嚴重不足,書寫難以辨認
筆者于2017年4月26日的嘉興市某區(qū)第一次適應性練習集中統(tǒng)一閱卷的休息時段下發(fā)了調查問卷,共回收到50份,全部有效。該問卷針對2016年起使用的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英語學科中的書面表達評價標準,設計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部:一是針對新評價標準的使用情況;二是新評價標準對寫作教學的反撥作用。
1 對目前的學業(yè)考試書面表達評價標準是否適應?很適應 比較適應 一般 不太適應 很不適應16% 52% 28% 4% 0%2 新評價標準四個維度設置是否合理? 很合理 比較合理 一般 不太合理 很不合理8% 60% 24% 12% 4%3 新評價標準在操作時是否方便? 很方便 比較方便 一般 不太方便 很不方便10% 58% 26% 6% 0%4 新評價標準四個維度描述是否清晰? 很清晰 比較清晰 一般 不太清晰 很不清晰12% 64% 20% 4% 0%5 對過去的六個等級評價標準和目前四個維度的評價標準,你更傾向于哪一個?六個等級評價標準 四個維度的評價標準 都可以 無所謂8% 68% 10% 14%
從表3可以看出,對書面表達新評價標準覺得很適應和比較適應占了絕大多數(shù),近70%,不適應的僅為4%;認為新評價標準四個維度的設置很合理和比較合理占到近68%,認為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的為16%;認為新評價標準在閱卷操作的時候很方便和比較方便的為 68%,認為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的為6%;認為新評價標準四個維度表述很清晰和比較清晰的占76%,認為不太清晰和很不清晰的為 4%。在“過去的六個等級評價標準和現(xiàn)在的四個維度的評分標準,你更傾向于哪一個”的選項中,選擇四個維度評價標準的占到了68%,傾向六個等級評價標準的閱卷老師僅為 8%。
1 新評價標準最大的教學導向意義在于什么?能較為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訓練18% 62% 20%2 書面表達部分分值最大的應該是哪個部分? 思想內容 語言能力 篇章結構 寫作規(guī)范62% 24% 10% 4%3 新評價標準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是否有幫助? 幫助很大 有些幫助 沒有幫助16% 78% 6%4 今后您的寫作教學會從這四個維度來指導學生嗎? 肯定會 可能會 不太會38% 50% 12%能較好的評價學生的真實寫作能力能較為客觀公正地從四方面進行評價
在表4中顯示,認為新評價標準能較好評價學生真實寫作能力的閱卷老師只占18%,認為能較為客觀公正地從四方面進行評價的占到了62%,認為能較為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訓練的為 20%;62%的閱卷教師認為書面表達部分分值最大的應該是思想內容方面,24%認為在語言能力方面,篇章結構和寫作規(guī)范只占10%和 4%;認為新評價標準能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幫助占94%;認為今后作文教學中肯定會和一般會從這四個維度指導學生的占了88%,而認為不太會的僅占 12%。
關于新評價標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看法(表5)
1 考生作文的問題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可多選)?審題 觀點 篇章結構 語言 行文邏輯 規(guī)范72% 48% 36% 54% 48% 18%2 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多選)?多寫作 多閱讀 多批改 階段性寫作課開設 提高教師寫作課教學的質量 其他66% 56% 34% 34% 18% 10%
從表5中可以看出,閱卷教師認為在考生作文反映出來的問題中,考生審題問題比較大的為72%,觀點不清的為48%,篇章結構有問題為36%,語言錯誤多的為54%,行文邏輯有問題的為48%,規(guī)范不得體為18%;對于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66%的閱卷教師認為應該多寫,56%的認為應多讀,34%認為閱卷教師應該多批改,另外也有34%的閱卷教師認為寫作課應該階段性開展,僅有18%的閱卷教師認為應該提高教師寫作課教學質量,還有10%的閱卷教師認為還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從2017年4月嘉興市某區(qū)第一次適應性練習中作文評分員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中,筆者了解到教師們對新評價標準的評價是積極肯定的,認為該標準的效度比較高、容易操作,并且評分結果也比較有可信度。同時,參加評卷的老師們普遍認為新評價標準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反撥作用。
原先采用的書面表達評價標準是一種整體評分法(鄒申,1997)。評價標準分為六個等級,每個等級有多個分級指標:文章內容、文章結構、文章語言(詞匯、句法、語法)、語言使用和整體印象等。比如賦分14~17分的第四檔標準為“基本包含所有要點,遺漏少量次要點,較全面地完成了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有較清晰的文本框架,比較多樣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行文基本連貫,但不影響整體理解”。該評分標準對整體評分方面還是很有作用的。每個等級的考量指標看起來比較清楚,但是還不夠具體,實際操作感不強。在本次調查中,傾向于六個等級評分標準的評分員只占8%。鄒申、楊任明在2002年就指出:等級制的寫作評分標準“還須進一步細化,要做到既反映測試評估理論與原則,又反映實際閱卷行為模式。具體地說,就是要對評分員的閱卷行為方式作些較明確的規(guī)定和解釋,使他們在閱卷初期就有意識地形成符合整體評分法的閱卷方式”。新的評價標準在這些方面做了改進,獲得了英語教師的認可。
在問卷調查中,閱卷老師對新的書面表達評價標準基本認可 。覺得很適應和比較適應占近70%;認為操作方便的占近70%;認為新評價標準四個維度表述很清晰和比較清晰占76%。從訪談中了解到教師們普遍認可思想內容是作文的“靈魂”,故而作文內容是決定其檔次的最顯著因素(Freedman,1979)。但是,閱卷過程中在如何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困擾。通常閱卷老師將思想內容主要分為切題、基本切題、偏題三個方面,在訪談中一些資深教師提到了在操作時原先的六個等級評價標準并不是很好把握。新評價標準把思想內容和表達作為一個維度,該部分滿分為7分,描述為“描述所有信息,內容合理、豐富”,筆者認為剖析之下應該以下評分點(見表6),這樣的解釋和引導在操作中經過短期培訓可以較好地領會和把握尺度。
表6
每次書面表達閱卷前都有對閱卷老師的短期培訓,旨在幫助他們熟悉和了解評價標準,從而能按照要求高質量地做好評分工作。以往的評價標準在培訓中解釋、討論后一般要1-2天才能比較好地去領悟標準和把握尺度,并且不少閱卷老師坦言在評分中帶有一定的個人色彩。如何去掉個人主觀色彩,進而更客觀地遵循標準進行打分呢? 訪談中,一位曾多次參與嘉興市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書面表達閱卷的教師說,相比較而言,新評價標準因為比較具體詳細,可以較好地引導閱卷老師更加客觀地打分,從而做到評分的相對公平與合理。
以“寫作規(guī)范”為例,一位資深閱卷老師說,“字寫得好看端正我就覺得規(guī)范,應該就是一位好同學的作文,那很有可能打出較高分數(shù)來”,現(xiàn)在把它作為一個維度,“大小寫、標點正確,詞數(shù)達標,書寫規(guī)范整潔”是該項滿分2分的描述,筆者認為該項應該包含五點規(guī)定:單詞拼寫正確、標點符號正確、大小寫正確、書面美觀和卷面整潔,這樣就比較容易客觀地去給作文較為規(guī)范地打分了。又如在語言運用這個維度上,對于滿分的要求描述為“用詞適切,句型變化多樣且有效,完全或基本沒有語言錯誤”,筆者認為應該具有以下評分點(見表7),根據(jù)這些細致規(guī)定,可以較為從容而客觀地進行打分。
表7
有學者指出,考試在教學內容、學習態(tài)度、方法、程度、深度等十五個方面會影響到教學,依據(jù)測試的重要程度起到不同的反撥作用(Alderson & Wall,1993)。調查問卷與訪談顯示書面表達評價標準的修改對寫作教學反撥作用也是較為明顯的。
(1)新評價標準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是否有幫助(見表4)
對于“新書面表達評價標準對寫作教學是否有幫助?”這一問題,從表4中我們可以看到新書面表達評價標準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幫助的高達94%,說明新評分標準的具化分列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訪談中,閱卷老師說模式明確且細化了評價標準,這也可以被解讀為明確和細化了寫作教學的關注點,可以引導初中英語教師在寫作課教學設計時從具體的點、面著手。比如對于“結構與行文”中要求“行文連貫,連接詞使用恰當,指代清晰”,在教學中可將要求細化為“每段有主題句,句子間銜接自然,段落間過渡自然,第一部分按照要求描述圖片或表格信息、最后一部分自然得出結論、段落排列符合邏輯關系”。這樣的要求在閱卷的時候不一定能全都顧及到,但是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加以強調,要求學生努力做到。
(2)今后您的寫作教學是否會從這四個維度來指導學生(見表4):
筆者看到一半以上的閱卷教師認為新評價標準能較方便地指導學生作文,近40%認為今后寫作教學中肯定會從評價標準的四個維度去指導學生寫作,還有50%認為將來可能會,而認為不太會采用新評價標準去指導學生寫作的只有6人。訪談中有教師坦言,從“內容與思想、用詞與表達、結構與行文、規(guī)范與長度”這四個維度來引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不多,但是新評價標準可以幫助基本吃透初中英語書面表達的要求,也增強了指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信心。比如在“思想內容”方面要求是“描述所有信息,內容充實合理、豐富,覆蓋要點”做到這些不容易,但是作為任何一種文體的寫作教學中內容切題是根本,觀點明確是必要的,因為寫作中需明確作者自己的觀點或態(tài)度,在語言表達上應表現(xiàn)一定的傾向性,同時也力圖讓讀者明確自己的立場與態(tài)度。提出“要求寫作中內容與思想兼具”符合對學生寫作要有自己思想的要求,因為“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一直存在著重語言能力訓練、輕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文秋芳、劉潤清,2006)。在筆者訪談中一位已有近15年初中英語教學經驗的閱卷老師也強調指出“細化的新評價標準要求可以幫助強化對這一點的認識和實踐指導”。
評價標準的制定是評分效度的基礎,做到如何科學、全面、便于操作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英語作文作為一種英語技能的測試方式,可以考察考生的寫作能力,能較如實地反映其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顏靜蘭,2012)。本調查分析表明,教學評價與教學本身互動緊密,新初中英語學業(yè)考試中書面表達的評價標準由于其實化、具化、細化的特點使其具有了較好的科學化屬性,從而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可以起到較好的正向反撥作用。
[1]文秋芳,劉潤清.從英語議論文分析大學生抽象思維特點[J]外國語,2006年第2期
[2]鄒申,陳煒.TEM4評分效度與計算機輔助評卷[J]外語電化教學,2010第1期
[3]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2016年浙江省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M]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2016年
[4]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M]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2017年
[5]鄒申.TEM考試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