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王 燕,程 梅
(濱州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33)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對照護水平要求的提高,男護士因身體素質好、心理承受力強等優勢逐漸被社會認可,社會需求量越來越大。然而現實中男護士職業現狀不容樂觀,離職率居高不下[1]。調查顯示[2],73%的患者認為男護士在細心、耐心程度以及操作熟練度方面不如女護士,一些特殊科室如婦科、產科、兒科的患者/患兒對于男護士的接受度幾乎為零。究其原因,可能與社會偏見使男護士不愿從事護理工作、職業認同感低、職業技能提高緩慢有關[3]。職業認同是在職業領域的自我認同,是人們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達成目標的心理基礎[4]。增強職業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離職率,增加職業成就感[5]。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可能降低男護生職業認同感,同時也可能影響男護生的自我和諧。自我和諧是指沒有自我沖突的心理現象,當自我和經驗發生沖突時就會表現出不和諧狀態,是羅森伯格人格理論重要概念之一[6]。男護生作為男護士的后備軍,面對學習、生活的壓力和遭受質疑時,會產生退縮和不自信,自我和諧程度下降,可能影響職業認同。“三二連讀”模式是我國現有的中高職銜接主要模式之一[7],學生在中職學習3年,其中臨床實習8個月,通過轉段考試,90%的學生進入高職學習2年。本研究調查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連讀”男護生的職業認同現狀、影響因素,并分析其與自我和諧的關系,以期為完善護理職業教育中男護生的培養方案提供思路。
選取某中職院校護理專業2012級至2016級“三二連讀”男護生243人進行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發放問卷243份,回收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0.9%。受訪者年齡15~23歲,平均(17.54±1.70)歲。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戶口、是否獨生子女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等19項。(2)職業認同量表:由郝玉芳編制,共17個條目,包括職業自我概念、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職業選擇的自主性和社會說服5個維度。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0.827,折半信度0.842[8]。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即“很不符合”到“很符合”賦1~5分,第12題為反向計分題,其余為正向計分,分值越高職業認同感越強。(3)自我和諧量表[9](SCCS):包括自我經驗不和諧、自我刻板性以及自我靈活性3個維度,共計35個條目,內部一致系數分別為0.850、0.810、0.640,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即“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賦1~5分,其中自我靈活性反向計分,總分越高提示自我和諧度越低。低于74為低分組,75~102分為中等,103分及以上為高分組[10-11]。
1.2.2 調查方法 除2014級正在實習外,其余年級均為在校生,委托數名檢查實習教師為調查員,由研究者對其進行培訓。研究者和調查員分別對在校和實習男護生進行問卷調查,運用統一指導語,解釋目的及方法,研究對象采用不記名方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統一回收。
1.2.3 統計學方法 將有效問卷分類編號,輸入SPSS 19.0軟件,以(±s)進行統計描述,采用Pearson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檢驗標準α=0.05。
男護生職業認同總分為(61.54±11.88)分,其中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維度平均分最高,為(3.83±0.94)分,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維度平均分最低,為(3.37±0.82)分,見表 1。
表1 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情況(±s,分)

表1 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情況(±s,分)
項目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職業自我概念社會說服職業選擇的自主性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職業認同總均分平均分3.8 3±0.9 4 3.6 8±0.8 9 3.6 1±0.9 2 3.5 2±1.6 0 3.3 7±0.8 2 3.6 2±0.7 0排序1 2 3 4 5-
以男護生一般資料的19個方面作為自變量,以職業認同總分作為因變量進行t檢驗或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年級、志向類型、班級學風、是否擔任職務、學校教師對護理專業的態度、學校教師對護生的態度、參加護理社會實踐、關注媒體醫療報道、學習情況和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對男護生職業認同有影響(P<0.05),見表 2。
男護生自我和諧總分為(94.37±14.05)分,其中低分者占7.7%,中等者占63.8%,高分者占28.5%。與大學生常模比較[8],本次調查男護生的自我經驗不和諧以及自我刻板性得分更高(P<0.01),自我靈活性得分略高于常模,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以男護生職業認同總分為因變量,以自我和諧總分及對職業認同有影響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男護生的自我和諧總分、志向類型、班級學風、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學校教師對護理專業的態度進入回歸方程,見表3。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護生自我和諧與職業認同及其5個維度呈負相關(P<0.05或P<0.01),自我經驗不和諧與職業自我概念、職業選擇的自主性、社會說服呈負相關(P<0.05或P<0.01),自我靈活性與職業認同及其4個維度呈正相關(P<0.05),自我刻板性與職業自我概念、職業選擇的自主性呈負相關(P<0.05或P<0.01),見表 4。
“三二連讀”男護生的職業認同處于中等偏高水平,得分高于張睿[12]、曹丹等[13]利用相同問卷測得本科生和大專生的職業認同得分。本研究職業認同的5個維度中,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評分最高,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最低,與曹丹等[13]的研究結果相同。原因可能是隨著醫療制度的不斷完善、護士地位和待遇的提高,男護生通過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逐漸認可這個專業,職業認同感得以提升。另外,由于男護生社會閱歷比較淺,很少接觸臨床,對今后從事護理行業的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不是很了解,因此得分最低。
3.2.1 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對男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王建萍等[14]針對專科男護生選擇護理專業的原因調查中,喜歡護理專業的僅占3.30%,主動選擇護理專業的僅占13.70%。本研究顯示,29.86%的男護生是因為喜歡而選擇護理專業,表明“三二連讀”男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可度比較高。這可能與大多數“三二連讀”男護生未考上高中而選擇中等職業學校,在眾多專業當中認為護理專業有理想的就業現狀和前景,心理落差會比大專、本科護生小有關[15]。本研究結果顯示,喜歡護理專業的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最高,提示增加男護生學醫的興趣可以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因父母意愿而選擇護理專業的男護生占47.06%,這部分男護生的職業認同得分較低。“三二連讀”男護生入學時剛初中畢業,年齡比較小,因此在志愿和專業選擇方面父母意愿占主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增加,他們如果意識到護理并非自己喜歡的專業,就會影響其專業思想的建立和穩定。
3.2.2 志向類型對男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志向高遠的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明顯高于安于現狀和悲觀失望的男護生(P<0.05)。原因可能是志向高遠的男護生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和既定的奮斗目標,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通過努力一定會實現人生目標,因此職業認同度高。較高的志向水平激發了男護生的進取心,相信每前進一步,就會離夢想近一步,故而勤奮好學,取得了較高的學業成就。提示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男護生的志向教育,選取典型人物進行勵志教育,邀請獲得成就的護理前輩做報告演講,尤其可以舉男性護理工作者成功的例子,這樣說服力更強,從而引導男護生樹立遠大理想,加強職業規劃,增強職業認同感,使之成為優秀的男護士。
3.2.3 班級學風對男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班級學風對于男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在同類研究中較少提及,本研究發現,所在班級學風好的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明顯更高(P<0.05)。男護生入校后對于護理專業處于懵懂狀態,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活動偏向于女生(比如禮儀課程和授帽儀式等),男護生在校期間多對枯燥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因此成績多不理想。職業院校與普通大學不同,管理較嚴格,男護生并沒有體會到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有的院校仍然采用初中時期的“管、罰、卡”教育制度[16],對于女護生來說能夠接受,但是對男護生卻是一種束縛,違反紀律成為“家常便飯”。成績的落后和經常受到批評會使男護生的職業認同度下降。在遠離父母、朋友較少的情況下,班級學風對男護生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班風使男護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正面的引導,對護理專業有積極的認識,會使男護生克服外在影響,努力成為一名好學生。較差的班級學風會使男護生更加自怨自艾,不去尋求積極的辦法,反而消極應對,從而“破罐子破摔”,形成惡性循環。決定一個班級學風的關鍵是班主任,這提示教育工作者應加強班主任工作建設,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行為作風影響著班級學風,班主任應加強責任心,對男護生因材施教、正面引導,積極的感召有助于提高男護生的職業認同水平。
3.2.4 學校教師對護理專業的態度對男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學校教師對護理專業的態度對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在其他類似研究中很少提到,本研究發現,學校教師對護理專業的態度
對男護生職業認同有較大影響。“三二連讀”的男護生正處于青春期,人生觀、價值觀尚未確立,良好的引導能幫助其樹立職業信念。教師對護理專業態度較積極,其所教的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明顯高于其他男護生(P<0.05)。護理學院的教師大多是醫學院校畢業,其中一些人選擇教師職業的原因可能是逃避臨床工作的辛苦和復雜的醫患溝通等,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率先垂范,若其自身對護理專業持有不積極態度,那么對于護生的職業認同就會產生負面影響。教師應多進行臨床實踐,可以通過假期進行臨床見習,除了可以學習先進的臨床技術,更需要不斷感悟護理的內涵,不斷修正自己對護理專業的態度,這也是一名教師的專業修養。教師不應該只在校園中埋頭教書,教書和育人同樣重要,應從內心熱愛護理專業,這對護生的職業認同有著積極的影響。

表2 不同人口學特征男護生職業認同得分比較(n=221)

表3 男護生職業認同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221)

表4 男護生自我和諧與職業認同的相關性(r值)
以往研究中對職業認同與自我和諧的關系鮮有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職業認同總分及其各維度與自我和諧均呈顯著負相關(P<0.05或P<0.01)。同時回歸分析顯示,自我和諧進入回歸方程,是男護生職業認同的有效預測變量。自我和諧是指自身的感知,可以理解為現實、理想、經驗的協調一致性。當自我和諧程度低時就會出現紛擾,表現為不和諧[17]。部分男護生選擇護理專業并非出自對專業的熱愛,而是由于父母意愿等因素,未經深刻考量進入護理行業會造成自我經驗不和諧,進而影響專業思想的穩定和專業素質的發展;在校期間男護生屬于少數群體,在教學和管理中容易被邊緣化,得不到重視,男護生對于理論學習不感興趣,成績沒有女護生好,男護生比較好動,不如女護生遵守紀律,因此男護生經常受到批評,得不到鼓勵,自信心下降,表現出自我不和諧,進而排斥學校、排斥護理專業。進入實習階段,醫院沒有根據男護生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帶教,只是做過多簡單重復的工作,不能提供多種臨床實踐機會[18]。男護生在一些特殊科室實習如婦產科、乳腺科等,不和諧的心理狀態尤為突出,難以很好地適應角色[19]。男生學習護理專業經常會有人提出質疑,本研究的調查顯示,78.28%的男護生面對質疑感到無所謂,15.84%的男護生感到難為情,5.88%的男護生感到反感和自卑。自身和社會的雙重沖突使男護生表現為自我不和諧,職業認同感下降。自我和諧程度高的男護生能夠較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及種種壓力,能夠調整自己以適應環境,而自我和諧程度低的男護生則有可能應對不當,遇到壓力和質疑時,不能正確面對,采用退縮和回避的方式,認為自己不適合學護理,從而造成職業認同感降低。自我和諧的男護生自我靈活度好、自我刻板性低,能夠很快適應環境,對事物抱有積極態度,有高遠的志向,能夠處理臨床上的突發事件,并持有樂觀的心態、堅定的態度,因此有利于增強職業認同感。
本研究顯示:中高職貫通培養“三二連讀”男護生的職業認同比較積極,自我和諧是職業認同的有效預測因子,自我和諧狀態好的男護生職業認同感強。因此,為了增強職業認同,提高男護生的整體素質,首先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男護生自我和諧、自我調節能力的培養,改革“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根據男護生個性特點采取持續性、整體性、可發展性的培養策略,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教學始終,使男護生了解護理專業的真正內涵及發展前景,激發其專業自豪感。其次積極開展專業思想教育,避免強制性灌輸培養,采取適合男護生心理特點的針對性措施。再次優化學校課程,開設發揮男護生優勢的專科護理課程,如急救護理、精神科護理等。最后開展專業實踐,尊重男護生的特性發展,選擇高職稱教師或優秀男護士帶教,參與醫生查房,提高興趣,促進自我和諧,從而增強職業認同感。
[1]魏麗君,黃惠根,胡亞妮,等.廣東省三級綜合醫院男護士離職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9):1079-1082.
[2]王佳璐.中國男護士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當代護士,2012(2):188-189.
[3]李佳,柳家賢.社會大眾對男護士的知曉及接受程度的現狀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1):60-63.
[4]邢爽.高職護生實習后期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5]Heung YY,Wong KY,Kwong WY,et al.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outbreak promotes a strong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 Today,2005,25(2):112-118.
[6]Rogers C R.A theory of therapy,personality,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In:Koch,S.(Ed.).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59.
[7]田慧琴.中高職三二連讀學生素質教育研究[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5(6):74-75.
[8]郝玉芳.提升護生職業認同、職業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
[9]王登峰.自我和諧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4,2(1):19-21.
[10]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11]宋專茂,丁霞.大學生心理健康測量與導向[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12]張睿.護理本科生職業認同與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D].新鄉:新鄉醫學院,2015.
[13]曹丹,彭薇薇,高峰,等.在校男護生自尊、壓力與職業認同感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2):430-433.
[14]王建萍,方錦花,王媛,等.153名男護生職業認同狀態的調查[J].全科護理,2011(2):33-35.
[15]羅濤,葉李莎,左婷婷.影響男護生職業心態因素調查及職業前景分析[J].江蘇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28(3):96-98.
[16]胡忠華.四川省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D].成都:四川大學,2007.
[17]王耀榮.實習護生自我和諧和心理彈性對其關愛行為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18):81-83.
[18]孫夢欣,顧子娟,汪瀟,等.男護生職業流失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6):716-717.
[19]王春艷,矯非桐,涂冬潔,等.臨床實習男護生心理干預效果[J].中國職業醫學,2017,44(2):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