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軍,陳旭華,江 玲
(高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ICU的患者身體素質差、免疫力低,常發生各種類型的感染,其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感染在ICU患者中較為常見[1]。據不完全統計,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病率最高可達28%,其死亡率高達80%[2]。因此,進一步明確ICU機械通氣患者VAP的各種致病原因,對于該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104例ICU呼吸機肺通氣時間大于48小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實驗室檢查和病歷資料完整、痰液細菌培養結果保存完好。所選研究對象不包括在ICU使用呼吸機48小時內發生的感染、撤機48~72小時內死亡以及自身患有免疫缺陷等重大疾病的患者。根據常規檢查、胸部X線片以及痰液細菌培養結果,將所有研究對象分成VAP組和非VAP組,其中VAP組54例,非VAP組50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s)

表1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s)
組別例數V A P組非V A P組5 4 5 0男性患者(例)2 9 2 7女性患者(例)2 5 2 3年齡(歲)4 4~7 9 4 5~7 8平均年齡(歲)6 0.7±5.3 6 0.9±2.9通氣時間(天)8~2 1 7~2 1平均通氣時間(天)9.3±1.2 9.4±1.3
1.2.1 臨床資料收集 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實驗室檢查資料和ICU監測資料。(1)實驗室檢查資料主要包括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和胃液pH值,其中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別取VAP組患者和非VAP組患者感染發生前的最低值和停止機械通氣48小時前的最低值;血糖水平分別取VAP組患者和非VAP組患者感染發生前的最高值和停止機械通氣48小時前的最高值;每日清晨通過20 ml注射器從留置胃管抽吸胃液樣本,置于10 ml滅菌采樣瓶,并測定胃液pH平均值。
1.2.2 痰培養標本采集及檢測 本實驗對所有患者進行痰液取樣,具體操作如下:專業操作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采用全封閉式一次性無菌吸痰管通過留置胃管吸取痰液,然后將樣本置于無菌容器內,并在30分鐘內送檢。若送檢樣品制片后在低倍顯微鏡下滿足視野中鱗狀上皮細胞小于10個且白細胞個數多于25個的要求,則將其放置于培養箱內培養48小時后定量分析,并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的VITEK AMS全自動分析儀和鑒定卡對其進行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6.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實驗室檢查資料、ICU監測資料以及痰液細菌培養的鑒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與比較,采用χ2檢驗和逐步回歸法對VAP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表2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抗生素連續使用天數和使用種類、使用H2受體拮抗劑時間、機械通氣時間、APACHEII評分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性別、年齡、使用利尿劑和糖皮質激素時間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以VAP是否發病為因變量進行二分類的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機械通氣時間、APACHE II評分、抗生素使用種類和連續使用天數是發生VAP的危險因素。
54例VAP患者的痰液共培養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和真菌分別為51株、28株和2株,所占比例分別為62.96%、34.57%和2.47%。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種病原菌(P<0.05)。
VAP屬于肺實質性感染,臨床上常伴有發熱、膿性呼吸道分泌物、濕性啰音和X線胸片肺部浸潤影等[3]。VAP的治愈率低,其中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死亡率高達80%[4]。有研究指出,VAP多是由多種致病菌及患者自身狀態等各種原因共同作用而引發的[5]。目前,人們對于該類疾病致病原因的研究不夠充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本研究發現,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機械通氣時間、APACHE II評分、抗生素使用種類和連續使用天數是發生VAP的危險因素,與曾燕萍[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血清白蛋白和血糖水平、胃液pH值和APACHE II評分均屬于患者自身身體因素的反應,體內低血清白蛋白、高血糖水平和胃液處于高pH值水平均表示患者處于非健康狀態,自身免疫力降低,適合細菌在體內的繁殖,易于該類疾病的發生[7]。美國胸科學會(ATS)及美國傳染病學會聯合發布的VAP診療指南指出,機械通氣時間與VAP發生正相關(P<0.05)。因此,在ICU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及早撤下呼吸機,減少機械通氣引起的風險。抗生素使用種類和抗生素連續使用天數均屬于醫源性因素,大范圍、長時間應用抗生素,極易誘發機體內菌群失調,從而引發機體感染。有研究指出,革蘭氏陰性菌是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8]。本研究發現,54例VAP患者的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種病原菌(P<0.05),與上述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增加ICU患者的營養,增強其自身抵抗力,在治療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這些對于有效預防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表3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1]甘文思,王笑青,夏優秀,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5):451-453.
[2]李福琴,楊陽,張夢華,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1):2497-2499.
[3]劉暢,張雨婷,李建國,等.霧化吸入抗菌藥物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理和影響因素[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7,29(3):281-283.
[4]符春花,周保嬌,李珍美,等.綜合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8):1528-1531.
[5]朱熠,潘穎穎,莊建文,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10):1050-1052.
[6]曾燕萍.ICU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和預后分析[D].杭州:浙江大學,2016.
[7]張德亭,余靜.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2):4622-4623.
[8]占大錢,陳娣,胡偉林,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痰液真菌陽性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6):3650-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