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影 ,蔣 倩 ,寧艷輝
(1.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護理實習是護生接受臨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護理學生轉變為職業護士的關鍵期。在此期間,護理學生如不能很好地適應臨床護理工作,不僅降低實習質量,甚至會影響職業規劃[1-2]。作為剛進入臨床的護理實習生,因對護理工作環境適應不良,易導致焦慮、抑郁等情緒,影響身心健康[3]。新疆是以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區,各個民族因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不同,在處理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方面有明顯差異,目前關于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適應能力的研究較少,故深入研究3個民族實習護生適應能力的情況,并為建立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特對新疆醫科大學3所附屬醫院共300名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進行調查,現將研究總結如下。
隨機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新疆醫科大學3所附屬醫院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生共300名為研究對象,年齡22~28歲,平均(23.21±3.122)歲;其中男62名,女238名;漢族130名,維吾爾族90名,哈薩克族80名;大專160名,本科140名;實習時間平均為(8.14±1.33)個月。納入標準:實習時間≥8個月;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實習過程中請假時間≥1個月;有精神疾病及認知障礙;實習期間發生應激事件(親人重病、離世等)的實習護生。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實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調查工具(1)實習護生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實習護生年齡、民族、性別、文化程度、是否第一志愿、是否獨生子女、是否核心家庭、家庭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在校成績、有無實習困難、對護士職業的滿意程度、對臨床帶教方式的滿意程度等。(2)實習護生臨床適應能力量表:為成熟量表,采用雷潔制訂的實習護生臨床適應能力量表[3],包括人際關系和社交(9個條目)、行為(9個條目)、職業認知及情緒(各5個條目)共4個維度28個條目,每個條目包括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5個等級,分別賦分 1~5分,總分 28~140 分,其中>94 分者為適應良好,78~94分為輕度適應不良,<78分為中重度適應不良。該量表已經被證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該量表由 Spielberger等人編制,包括狀態焦慮量表(SAI)和特質焦慮量表(TAI),分別評定某一時間段的焦慮水平及常有的情緒狀態,各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包括完全沒有到總是如此4個等級,分別賦分1~4分,總分40~160分,得分越高焦慮狀態越嚴重。1995年STAI量表由李文利、錢銘怡修訂和標準化,目前該量表已被廣泛用于臨床和科研,并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4)就業趨勢調查問卷:該問卷為自制問卷,包括實習護生擇業方向、擇業需求等10個條目,總分10~30分,得分越高說明從事本專業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將得分≥15分定為有較好的就業趨勢。預調查計算Cronbach′s系數為0.832,內部一致性得分為0.855,表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1.2.2 調查步驟 培訓調查員,考核合格后在2017年5月到7月向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由調查員采取面對面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現場發放現場回收,及時查看,有錯漏項及時糾正補充。本研究共發放調查表320份,有效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為93.75%。
采用SPSS 20.0中文軟件包對數據進行錄入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臨床適應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1 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臨床適應能力得分比較(±s,分)
?
結果顯示,臨床適應能力總分維吾爾族、漢族實習護生相同且高于哈薩克族(P<0.05)。3個民族的實習護生行為、職業認知、情緒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的行為、職業認知維度漢族得分最高,哈薩克族最低;而維吾爾族實習護生情緒維度得分最高,漢族最低。

表2 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STAI量表得分及就業趨勢不同得分人數分布比較
結果顯示,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特質焦慮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漢族焦慮程度最為嚴重,其次為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87.5%的哈薩克族實習護生就業趨勢評分≥15分,此比例明顯高于維吾爾族(80.0%)、漢族(68.5%)實習護生(P<0.05)。

表3 實習護生適應能力與STAI及就業趨勢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顯示,實習護生適應能力與特質焦慮呈負相關(P<0.01),實習護生的就業趨勢與特質焦慮呈負相關(P<0.05)。
適應能力指人為了生存而進行的生理上、心理上以及行為上的各種適應性改變,從而與周圍環境達到和諧狀態的一種能力。適應能力的高低也能從另一方面代表人的成熟度。適應能力強、成熟度高者能迅速適應周圍環境,學習和生活均能保持良好狀態,反之,即便通過很長時間來熟悉周圍環境,也經常會出現格格不入的局面[4]。作為一名即將走上護理工作崗位的護生,適應能力差極易造成臨床護理差錯,研究表明,50%的護理事故是由于護生適應不良造成的,更是造成護患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5-6]。
本研究結果顯示,漢族和維吾爾族實習護生臨床適應能力總分相同且高于哈薩克族(P<0.05),行為維度、職業認知維度漢族得分最高,哈薩克族最低,而維吾爾族實習護生情緒維度得分最高,漢族最低,3個民族護生的人際關系和社交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之間具有不同的臨床適應能力,維吾爾族、漢族實習護生在行為和職業認知方面表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更易融入周圍環境。筆者認為,維吾爾族和漢族大多生活在城鄉,而哈薩克族自古以來以游牧為主要生活方式,目前部分哈薩克族仍然生活在山區和草原,接觸新鮮事物和外界活動較維吾爾族、漢族少,因此哈薩克族實習護生適應能力略差于維吾爾族、漢族,這也是表2提示哈薩克族護生就業趨勢中從事本專業可能性高于維吾爾族、漢族的原因之一,因其適應能力差,若跨專業就業,有可能很難適應全新的工作,故多數哈薩克族實習護生將會選擇自己熟悉、已經逐漸適應的專業進行發展。調查結果還顯示,漢族護生焦慮程度顯著高于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護生(P<0.05),可能與漢族人口眾多,學習、生活競爭壓力大有關。國內研究顯示[7],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的焦慮、人際敏感、偏執因子、抑郁得分低于中國常模(P<0.05),說明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整體情緒較為穩定,身心健康水平較高,這與其開朗、樂觀、豪放的性格有關。
相關分析顯示,實習護生特質焦慮越嚴重,其適應能力和就業趨勢越差。孫瑞等[8]研究表明,護生焦慮檢出率為22.75%,適應能力不良者過半,存在焦慮的護生往往適應能力較差,反之,適應能力較差的護生又會誘發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該現象應引起高度關注,這既不利于實習護生長期的身心健康和職業發展,又有可能在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加劇醫患矛盾,甚至威脅患者健康和安全。因此,需重視不同民族護生臨床適應能力之間的差異,采取有效、科學的措施提高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實習護生的適應能力,減少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從而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9]。
[1]王瑩,許麗娟.延邊地區護理專業大學生就業焦慮與職業期望的相關性研究[J].吉林醫學,2016,37(5):1294-1295.
[2]盧蘭琴,王央燕,謝晶晶.我校助產專業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適應不良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9):1216-1220.
[3]Cheung T,Wong S Y,Wong K Y,et al.Depression,Anxiety and Symptoms of Stress among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in Hong Kong:A Cross-Section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Public Health,2016,13(8):779.
[4]Punja S,Shamseer L,Olson K,et al.Rhodiola rosea for mental and physical fatigue in nursing stud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los One,2014(9):416.
[5]楊妮.本科護生溝通與適應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護理,2016,16(5):20-22.
[6]Kiani F,Balouchi A,Shahsavani A.Investig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Verbal Communication Quality during Patients’Education in Zahedan Hospitals:Southeast of Iran[J].Glob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2016,8(9):331-334.
[7]庫木斯,黨海紅,鄒韶紅,等.維、哈、漢族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4):433-435.
[8]孫瑞,鄧文芳.護生臨床實習前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5(9):1098-1100.
[9]蔣穎,趙芳.護生社會適應能力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0):244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