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霞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以開放性、綜合性、及時性和高效性等優勢進入課堂,打破了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使教育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教育信息化的實現成為各個學校提升教育科研內涵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180-01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小學教學中,學生對教師唯命是從是極為常見的,學生對老師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崇敬和懼怕的雙重矛盾和恐懼。這種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不利于學生問問題,這對學生是不利的,顯然阻礙了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我們需要大大改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必須清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是幫助建立和諧的教室,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顯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民主平等關系為學生創造了思維空間和良好的氛圍,使他們有勇氣,有機會進行獨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將能夠打破傳統觀念,不再認為教師是無所不知的,是完全正確的,,以促進自己的獨立人格,培養獨特的思維方式。
2.課前充分的準備
學習數學對于自身數學基礎的要求很高,因為數學是極其嚴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它的思想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續性,如果之前的知識點沒有掌握牢靠,那么越之往后學習,知識網絡越加復雜,而所需要聯系的基礎知識越加繁多,因此經常在知識有漏洞后,數學的學習便更加陷入困境。因此,在上一節課之前,我們要進行充分的準備:首先,教師自己要熟悉教材,理解教學大納的要求,明確教學目的,理解教學的重、難點,針對這一教學內容需要采用哪些教學方法等,教師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數,并結合班上的實際情況,才能把教案寫好,寫得全面合理,這一過程需要反復研究,反復備課,寫好復備課;其次,教師要準備一些課堂上需要的一些圖片、實物,設計簡明、直觀、合理的課件等;再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狀況,把沒有掌握前一知識的學生進行輔導,讓他們自身能有學習這一學科內容的知識基礎,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科感興趣,充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產生學習數學的強烈欲望,讓學生產生主動性。
3.注重學習方式的改變和教學
自從夸美紐斯創造班級授課制以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一直成為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其表現形式就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情感的交流過程。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善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充滿好奇、渴望走向成熟,因此,要善于抓住積極因素,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探索,使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充滿喜悅,學習的需要才得以實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的權力,創設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即: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4.開展小組合作,在討論交流中開拓思考空間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因為它的優勢使學生相互補充,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的優勢性格,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這個方法。
合作的力量是無限的,這種學習方式尚未廣泛應用在小學課堂教學。由于個人的身心發展階段特點,在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更容易溝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表達他們的意見,通過語言和行動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在分歧討論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吸收同伴的意見,思考每個位置的優點和缺點同時,最終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使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優生的才能得到了發揮,中等生得到了鍛煉,學困生得到了幫助,學生不僅學習新知識和口頭表達能力,自學、思考、合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時積極參與,相互溝通,公平競爭,促進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課堂師生互動、合作與交流,可以構建一個平等對話的平臺,學生在自由的狀態積極,活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經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小組合作是一種開放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值得每一個小學數學老師的思考,借鑒。
5.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創造了圖文并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為教學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認知障礙,加速學習的進度,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一旦知識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濃縮信息,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有力的認知工具,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對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分階段地進行,并要隨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逐步提高對思維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獲取新知識和正確運用數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