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中學)
教育的基本義務是確保所有學生能夠獲得與他們在課堂里所花時間相對應的收獲,保證讓學生實現“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然,如果既能保證學生成績突出,又能保證他們全面發展,那就再理想不過了。本文著重讓教師更好地理解,如何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并獲得最大的收獲。
《變阻器》是蘇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四章第二節課的內容,本節課可以分成三個板塊:第一板塊,利用鉛筆芯調光電路的簡單設計;第二板塊,滑動變阻器的使用;第三板塊,變阻器的應用。本堂課我緊緊圍繞調光臺燈作為主線展開教學,從開始的臺燈電路的簡單設計到調光方案設計,再到連續調光設計以及最終完成臺燈實際電路的設計,都與調光臺燈緊密結合在一起,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了解臺燈內部結構的過程中掌握了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相關知識。
在第一板塊中,我結合學生生活中見過的可調速的風扇,可調音的收音機,可調亮度的臺燈引發共鳴。利用一盞臺燈講清滑動變阻器的制作思路,讓學生從本源了解滑動變阻器。課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臺燈,見過嗎?看臺燈,旋一下,燈亮了。
師:這種臺燈的電路是怎么樣的,里面有哪些電路元器件呢?我們用實驗器材來模擬一下。
師:真不錯,小燈也亮起來了。臺燈電路結構原來這么簡單。再看臺燈,它不僅亮起來,還能調節燈的亮度。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辦法,像臺燈一樣改變這小燈的亮度呢?
生:改變電池個數,接入電阻絲,接入鉛筆芯等。
師:這些方法的確都能改變燈泡的亮度,但小燈一會兒暗一會兒亮,是跳躍式的。你們有沒有發現臺燈燈光的亮度是連續變化的,可不可以改進剛才的方法,讓小燈的亮度也連續變化呢?
生:利用導線在接入鉛筆芯上滑動來達到連續調光的效果。
這一板塊中,老師有心的課堂設計,有層次的問題,利用臺燈可以發光到可以調光,再到可以連續調光,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這樣就很順利地讓學生學習到調節光的亮度也是有方法的。利用普通鉛筆芯也是一種方法,也可以初步實現連續調光的效果,并掌握利用調節電阻絲長短來調節電阻大小,從而改變電流大小是一種很方便有效的方法。
第二板塊,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我把它分成兩小塊內容,滑動變阻器的認識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課堂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法。第一環節為滑動變阻器的認識。我是通過學生嘗試改變電流的各種方法之后,在對變阻方式逐漸改進的過程當中,慢慢設計出滑動變阻器的雛形。從換電阻不能連續調光→鉛筆芯能連續調光但容易折斷→電阻絲不易折斷但太長→將電阻絲繞在絕緣物體上,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設計出滑動變阻器雛形。課例:

師:真的很棒啊,看來臺燈里真的有個可以改變電阻的元器件,是藏了鉛筆芯來調節亮度的,是嗎?
師:鉛筆芯在使用時容易發生什么呢?
生:折斷。
師:所以我們用更堅固的電阻絲來替換鉛筆芯(取出更長的電阻絲),可是這么長的電阻絲又長又占空間,還是不方便,怎么辦?
生:繞起來。
師:動手繞電阻絲,這個方法真不錯,我們可以把它繞在陶瓷管上,這樣電阻絲就能全部繞上去了。可是又有一個問題,相鄰的電阻絲接觸發生短路,怎么辦?
生:涂上絕緣漆。
師:真是了不起,想到涂上絕緣漆,取出繞好帶絕緣漆的電阻絲陶瓷管,這樣我們就做成了一個可以改變電阻大小的元器件。
生:電路中的鱷魚夾接入電阻絲線圈一端,另一個鱷魚夾接在電阻線圈上面。
師:這就能起到改變接入電阻的效果了,這樣改進后,我們制作成了一個簡單實用的變阻器了。
這樣處理,讓學生從變阻器設計師的角度體會到滑動變阻器的制作方法及原理,從可以改變電阻但容易折斷的鉛筆芯,改進成不容易斷但長度很長使用不便的電阻絲,最終到實驗室常見的滑動變阻器,印象深刻,很容易接受相應的書本知識。
在滑動變阻器使用環節:分成探究變阻器接入方式、變阻器使用方法初探和再探三個環節,層層遞進,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熟練掌握滑動變阻器的目的。
第三板塊,變阻器的應用中,利用學生一堂課來對臺燈的好奇拆開臺燈最終首尾呼應,讓學生利用電位器實現調光電路的真正模擬,揭開謎底,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愉悅,前后呼應,對其他變阻器有相應認識,達到了拓展知識面的效果。
師:哦,這個滑動變阻器能連續調節燈的亮暗,那這臺燈里一定是藏了一個滑動變阻器,是不是?
師:要知道臺燈里是不是有滑動變阻器,看來只有拆開才能見分曉,我們來看一下。
師:其實電位器就是我們設計的AB電阻絲彎曲后,加上劃片p制成的,能想明白嗎?怎么使用呢?
師:是的,旋鈕式變阻器一般都是電位器,如何使用呢?
學生實驗,改變燈的亮度,成功。
一堂好課應是一堂有意義的課。對學生來說,至少要學到東西,再進一步可鍛煉能力,進而發展到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多年的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一堂有意義的好課要想準備好,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案,更要備學生。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好的內容還需要好的設計,需要一條主線、一個主體來承載知識點,就像為學生鋪設一條學習的路徑,讓他在努力過后能獲得小小的成功,讓他順利到達知識的彼岸。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中多思考、多學習,如何能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能有根據的思考,有條理地思考,有感悟地思考。
優秀的教師會設計一些值得學生付諸努力的,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并且要求進階思考的學習活動,教師如果能長期堅持不懈地研究學生,改進教學理念,一定能成就學生,也成就自己。
賽瑞·迪恩,哈佛·彼得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9種教學方法[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注:此論文是江蘇省教育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區域推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項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