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璇
(甘肅省慶陽市第一中學 745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人們越來越關注當今的教學理念.“生成性教學”理念是當下十分火熱的一種教學理念,其教學理念可以簡單概括為:注重教學事件、注重具體的教學過程、注重互動性的教學方法等等.高中數學教學有自身的特點.教師應該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恰當合理地將“生成性教學”理念融入到數學教學的設計之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改善教育教學方式,達到教學各個環節有效、有序的推進的狀態,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何為生成性教學?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首先要知道“生成”的概念.“生成”,即“生長”和“建構”,依據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情況而產生的一種動態的活動的過程,其特性是豐富性、生成性.新課改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因此它是一個動態的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因素還是情景我們都無法預測,從而也就產生了生成性的問題.生成的分類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提前預定好的現象,另一類說我們不可控的,無法預設的現象.“動態生成”是新課改的明顯特征之一,他強調課堂的靈活性與生機性,主張創建動態的具有探究性的課堂教學,反對傳統課堂的刻板、單調、死板、僵化的教學模式.
在生成性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對于教學設計的策略分析.如何進行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設計呢?可以從以下方面探討.
1.實現開放性和彈性的統一.
關于衡量教學計劃的質量的問題,克拉夫基的研究指出教學實踐與計劃是否同步來衡量教學計劃的質量的不合理性,他認為在計劃的指導下,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否在科學合理地靈活運用,根據實際論證,并用自己的行為去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學習和自覺創造能力的提升.無論這些行為對于學生促進作用的大小,其價值也是存在的.因此,在“生成性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的教學設計更像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教師與學生實現“教”與“學”的統一,獲取新的教育資源,使師生緊密聯系起來,共同進步.為了實現教師與學生更好地互動和交流,我們可以借助平臺以各種問題的方式呈現.“生成性教學”可以保障教學的各個環節的順利銜接,使其更加科學合理.比如,學習“函數的單調性”,目標是實現學生提取知識與探究分析的能力,我們可以這樣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
問題1:我們在函數圖象中,是如何形象化描述圖象的變化趨勢的?(借助于“上升”“、下降”來形象化描述的)
問題2:通過此種形式的形象化表示,能夠準確表示“單調遞增、單調遞減”嗎?
設計意圖:利用問題1,我們可以快速地將學生的思維拉入學生所熟悉的知識點上,由此可以順利進入問題2.通過問題2,學生會自然地思考,可以嗎?可以的話,該如何描述?反之,不可以的話,如何用數學專有的語言描述數學函數的“單調遞增、單調遞減”此種規律呢?
通過此種數學教學設計,可以使問題具有一定的彈性以及開放性.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探討與交流,可以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形成愉快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與教師的感情.假如學生用簡單的上升與下降符號描述數學函數的變化會導致數學教學的不嚴謹,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數學語言更加符合數學的嚴禁性,生成嚴謹的數學語言,可以通過生成性教學設計,進而生成比較清晰的目標.
2.突出學習過程,側重對于思維的鍛煉培養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不僅只關注學生成績,更注重學習的全過程.特別是學生在審察問題→創建模型→解決問題的這些環節,能夠把握住學生思維的方向,了解學生考慮問題的欠缺.通過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考慮問題的周密性.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數學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恰當合理地將“生成性教學”理念融入到數學教學的設計之中,“生成性教學”理念即能夠幫助老師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與此同時,還促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改進其教育教學方式,使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序、有效的推進,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邵潔.“生成性教學”理念指導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7(15):62-63.
[2]楊瑞強.高中數學“生成性”教學設計策略探究[J]. 中小學數學:高中版,2015(Z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