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清 郭樹行
摘 要:云計算服務在快速發展,但目前云服務市場上卻存在定價高、定價體系差異過大以及價格缺乏靈活性等問題。為了解決當前問題,本文考慮網絡外部性下,基于用戶不同服務質量要求的云服務定價方法與模型,用以指導云計算企業與服務運營商更好地實現云計算業務的降本增效,一方面避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為云服務提供商提供一種定價思路,增強競爭力,并進一步給出了模型的應用步驟與框架。
關鍵詞:云服務 定價 網絡外部性 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c)-0028-02
1 理論基礎
1.1 網絡外部性理論
1.1.1 網絡外部性概念
網絡外部性指連接到一個網絡的價值由除該用戶外其他已經連接到該網絡的用戶的數量決定。1974年,Rohlfs首先提出;1985年,Katz和Shapiro提出了其更為正式的定義。
1.1.2 網絡外部性分類
網絡外部性可以分為直接型和間接型。直接網絡外部性是指當消費某一產品或服務的用戶數量增加時,直接導致了網絡價值的增加。間接網絡外部性是指隨著某一產品使用人數的增加而通過其他方式間接產生的價值。
網絡外部性也可以分為正的和負的。普遍提及的是正網絡外部性,上段所述情況皆為正網絡外部性,但負網絡外部性實際上也是存在的。網絡擁塞便是負網絡外部性的典型例子。
1.2 云服務定價
1.2.1 固定定價策略
固定定價策略是指云服務價格的計算是固定不變的。該策略是一種簡單直觀、易于理解的定價策略,按使用量定價和認購定價是其主要的兩種定價方式。
1.2.2 動態定價策略
動態定價策略是指云服務價格是動態變化的。該策略的價格和需求的關系隨時間變化而發生變化,同時,用戶使用云服務所需費用也因此而變化。
2 定價建模
2.1 基于負網絡外部性的定價模型
假設云服務的計算資源成本的單位價格為:
P(R)=F(f1,f2,…,fn) (1)
其中,P(R)為計算資源成本R的單位價格;f1,f2,…,fn為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
引入吞吐量利用率來完成網絡資源帶寬約束下對云服務價格的動態調整。
(2)
式(2)中,r表示吞吐量利用率,THt表示t時刻被占用的吞吐量,THmax表示可供的最大吞吐量。
于是,定價模型最終為:
P=P(R)×(1+r) (3)
2.2 不同QoS要求下考慮負外部網絡性的定價模型
本文考慮市場上只有一家云服務提供商的情形,即云服務市場由一家壟斷。
2.2.1 模型建立
假設用戶的服務質量需求可以分為k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不同的QoS要求(k越小等級要求越高)。則t時刻,用戶的服務質量需求用bk表示。
假設共有n個用戶想要使用云服務,根據每個用戶對服務質量的需求,我們將其按等級順序排序(如果服務質量要求等級相同,則以時間先后排序),形成一個有序集合{b1,b2,…,bn}。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高,那么該用戶所需支付的費用也越高。假設設置一個權重wi(i=1,2,…,n),則,b1對應權重,bn對應的權重為此時,用戶每個人應該支付的價格為:
P=P(R)×(1+r)×(1+wi) (4)
該模型即為考慮負網絡外部性情況下,基于不同用戶的服務質量要求差異的云服務動態定價模型。
2.2.2 模型分析
本節實現的云服務定價模型考慮了網絡帶寬資源約束問題以及不同用戶對于服務質量的需求的差異性,采用擁擠定價策略思想和加權計算思想,實現了一種新的動態定價模型。當使用資源人數較多時,采用高的價格,避免更多的云服務請求;當使用該資源人數較少時,適時降低價格,以達到吸引更多的用戶目的。當用戶對服務質量要求高時,使用費用提高;當用戶對服務質量要求低時,使用費用降低。
3 應用策略
本文模型建立于云服務市場是壟斷的,云服務市場一家獨大,所有想使用云計算服務的用戶只能選擇該家公司。本文的模型充分綜合考慮網絡擁塞以及服務質量要求對云服務提供商定價的影響,有一定參考價值。雖然本文只考慮了壟斷市場的情況,但是對于競爭市場也是一樣適用的。云服務提供商動態定價既是滿足了獲利的要求,同時也讓用戶能夠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本文模型只是簡單綜合兩個影響因素而進行的建模,在實際情況中,對于權重的確定等變量因素可以也應該有更完善的機制。但是其基本思想是云服務提供商在進行定價時能夠參考的。
4 結語
云服務最終是由多方互相作用、互相影響而形成。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云服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運用好云服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模型在云計算服務定價方面有一定的可參考性,云服務提供商可以根據本文模型提供的策略進行云服務的動態定價。這樣,可以解決在網絡擁塞時系統可能出現的反應慢、崩潰等問題,也能通過已提高的定價彌補流失的利潤。同時,基于服務質量要求的差異,云服務提供商能解決對不同等級的人收費不同的問題,避免對要求高的用戶收費過低致使利益受損或對要求低的用戶收費過高致使用戶流失等情況。云服務提供商在定價時,若能綜合考慮這兩個因素,定價會變得更加科學合理,也能為自己帶來更大的收益,吸引更多的客戶。
參考文獻
[1] 徐露允.公共云服務定價建模與仿真研究[D].湖南大學,2014.
[2] 林曉偉,鄭麗娟.云服務定價機制探索研究[J].行業掃描,2014(8):110-112.
[3] 羅紅.基于服務質量保障的云計算服務最優定價模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
[4] 呂樸樸.一種云計算下能量受限的動態調度和動態定價方法[D].南京郵電大學,2016.
[5] 吳良剛,周賽軍.兩種常見的云計算服務定價機制的對比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6(1):122-125.
[6] 殷秀葉,王健,張宏.云服務定價模型與動態價格效應函數[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5):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