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摘 要:大慶旅游業的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要求旅游人才具備高水平的英語能力。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大慶旅游業的發展對大慶旅游從業人員英語能力的需求,即對英語語言能力的需求與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以英語教學為依托,從培養目標、教學運作、教師素質提升三個方面提出建議與對策,以期為旅游人才英語能力的培養提供理論指導,使之適應大慶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英語能力 旅游人才 旅游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c)-0180-02
近幾年來,大慶市旅游業的發展欣欣向榮,呈良好態勢。在政府的大力倡導與正確引導下,全民積極參與,加快大慶旅游建設的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如何培養我市旅游人才的英語能力,使其能夠適應大慶的旅游業發展,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大慶旅游發展對旅游人才英語能力的需求
針對大慶市旅游業對旅游人才能力的需求做了調查研究。在調研過程中,選取了一些旅游管理部門、旅行社、酒店等用人單位為調查對象。調研方式主要采取了發放問卷的形式。其中,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17份。通過對調研結果的統計與分析,得出大慶市旅游業對英語能力的需求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英語語言能力的需求;二是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
對英語語言能力的需求主要是指聽、說、讀、寫、譯這五個方面的基本語言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種:(1)能夠采取恰當的交際策略實現交際目標,能夠應對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交際障礙,應對能力強;(2)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外語和外國文化,保持學習狀態;(3)能夠運用跨文化交際思維思考問題,尊重對方文化;(4)能理解外國人的一些非語言行為及心理狀態。
2 對策與建議
2.1 準確定位培養目標,提升旅游人才英語能力
想要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能力,使之適應大慶旅游業的發展,就要弄清楚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對其準確定位,以便能夠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的目標。
可以說,旅游業是一門應用型很強的行業,并且大慶市旅游業目前呈國際化發展趨勢,因此,我們所需要的是復合型的實用人才。落實到英語能力的培養上,就是指旅游從業人員不但要具備良好的旅游專業素質,同時還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這里所謂的較高的英語水平不但包括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應用技能,同時還要了解本土文化,外國文化,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技能、跨文化交際思維以及能夠協調好涉外旅游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提供良好的服務。
2.2 改革旅游人才的英語教學運作
(1)改革教學內容。第一,提高聽說能力。鼓勵學習者多開口、多練習,如在聽力課上,選取不同的內容主題作為聽力單元教學內容,可適當增加測試內容,讓學習者能夠及時掌握到自己的聽力水平,從而對自己的學習進行適當的調整。第二,提高翻譯能力。這包括語言的理解、短時記憶能力、翻譯能力、筆記技巧、專有名詞及特殊詞匯的翻譯技巧以及場景翻譯處理等。因此,建議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能夠配套開設聽說課、筆譯課,口譯課,使其構成一個整體,從而全面提升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第三,注重語言思維的培養。語言思維的養成即培養學生的語言直覺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幫助學習者克服母語在外語學習中的負面影響,讓學習者使用英語去思維,即多思多想多練,建立外語的概念系統。第四,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首先,可以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培養旅游人才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寬容性,從而能夠在旅游服務中避免文化沖突。其次,導入本土文化,如在英語學習中,加入大慶元素,打造具有大慶特色的旅游英語課程。最后,西方文化的導入,如開設涉外禮儀等課程可以掌握與不同國家的旅游者交往時的行為禮儀,減少失誤,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如利用多媒體教室、語音實驗室來開展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豐富學生的言語交際體驗。其次,可以進行模擬訓練。如景點講解、酒店服務、旅行社咨詢、旅游購物等情景都可以作為訓練任務,進行模擬訓練。再者,除了理論學習之外,也應適當安排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以檢驗其學習效果。如在旅游景區進行實習,讓學生切實的體會到真實的旅游工作環境,掌握工作第一線經驗,完善知識體系。
在課堂之外也應該多多開展英語活動,如英語演講、涉外導游實務比賽、西方文化講座,從而將語言與文化結合成為有機整體,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改進學習模式。首先,可以實行校企合作。出臺政策,與相關旅游部門合作辦學。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大力支持。這樣,一是可以為旅游從業人員提供實習基地,二是可以方便各院校與機構進行調研,及時調整課程體系的運作,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也可以聘請旅游企事業人員擔任教師,使教學更符合社會需求。同時,也可以為在職人員提供機會,回歸課堂,進行再培養,使其在業務素質上更上一個臺階。
其次,要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這是提高旅游人才英語能力,提升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采取專家學者互訪和互換留學生的方式,加強對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優秀教材、師資及教學管理模式,在國際化教學環境下,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對外國文化的的態度也得以培養起來,這對于培養旅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3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旅游業的發展要求旅游從業者們具有豐富的旅游專業知識,較高的英語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那么作為教師來講,首先需要具備這些能力。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其次,不論是各大院校與學習機構,還是政府部門,要有意識地給教師提供各類國內外的培訓與學習機會,使得教師能夠最大程度的接觸到最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與前沿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進步,并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習者幫助與指導。
3 結語
提高旅游人才的英語能力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旅游業作為一個綜合型產業,對復合型人才要求尤其高,因此提供相對自由的學習和實踐環境對于旅游人才英語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其次,注重學習的過程。無論是語言技能的學習,還是思維與文化底蘊的培養都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后,文化意識的交融。在文化的學習過程中引導正確價值觀的建立,促進其跨文化人格的形成,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瑩英.高校旅游人才培養研究——基于“智慧旅游”的視角[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4(4):78-80.
[2] 代禮勝.論語言思維與語言輸出能力發展[J].社會科學家,2012(11):154-157.
[3] 徐文.文化因素對旅游英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影響[J].學理論,2010(32):89-90.
[4] 張睿,張僑,金海龍.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內涵及特征研究[J].旅游經濟,2012(3):77-78.
[5] 郝春雷.旅游專業高端人才英語語言綜合能力培養模式研究——以旅游城市秦皇島為例[J].旅游經濟,2015(2):167-168.